分享

真相 | 发烧未必是坏事!

 昵称31780752 2016-03-19

早上起床时,突然感觉全身乏力、肌肉酸疼、头昏脑胀……一测体温,哎呀妈呀38.1℃,赶快去医院吧!「去医院挂哪个科呢?」打电话问问我的医生朋友吧。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发个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发烧是身体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信号……」。报报君有点糊涂了——那发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人为什么会发烧?


人的大脑中有个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断地协调产热和散热,把体温稳定在36.2-37.2℃的狭小范围内,以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当细菌和病毒进入身体后,引起身体内的多种细胞与细菌、病毒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这场激烈的斗争过程就是「发烧」。




发烧不一定是坏事


没有战斗就没有发烧!温度越高战争的程度也就越激烈。


正常的体温度应维持在37℃以下,而且人身体内要保持纯洁和干净,这一任务主要是由白血球来执行的。当外来的或内在的原因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时,白血球就要去清除,就如同军队和警察,双方就会发生冲突,有冲突就会有牺牲、有伤亡,不管是细菌还是白血球,只要死亡,其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就会破碎在血液里,身体就要发烧。


所以说身体发烧是白血球清除致病因子的一场战争的信号,也就是说发烧是一件好事,只要发烧温度不超过38.5℃,对身体是没有坏处的,通过发烧,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有助于输送更多的白血球去投入战斗,那样也就有助于身体战胜致病因子,身体也就会很快得好起来。


因此,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


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因此,只要发烧温度不超过38.5℃,最好不要用退烧药。因为,人体能够通过发烧而不借助外来药物的作用,就能把体内的病原菌清除掉。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发烧对人体也是有坏处的:虽然发烧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不能一直让身体处在发烧的状态,就像是兴奋剂打多了打久了也不行啊,消耗了大量的后勤补给,又产生了很多垃圾清除不掉。此时防御部队的作战能力就逐渐下降了。


高烧时间太久,大脑不但指挥不动部队,而且声嘶力竭了半天,自己也不行了,最终进入抑制昏迷状态。而小孩由于脑功能还不完善,甚至可以出现高热惊厥。这些情况都是十分危险的,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帮助。




发烧≠去医院?


有的人一发烧就去医院,其实发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去医院的,前面说过发烧一般是可以自愈的;但如果高烧(体温39℃以上)或持续低烧就应该立即就医了。一般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发烧包括:感冒发烧、积食发烧、食物中毒以及老年人肺部感染引起的发烧等。


这些原因引起的发烧将如何辨别?去医院该挂什么科呢?以下小编就一一为您介绍说明。

(点击图片可放大哦)



积食发热怎么办?


大家都有吃自助餐的经历吧,总感觉吃少了就亏本了,于是玩命吃,然后吃完饭出来再吹点凉风,这样做虽然表面感觉赚到了,可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不光肚子抗议,全身上下都跟着闹情绪——发烧,这就是医生常说的积食发热


积食发热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但多见于儿童。以下我们就以儿童积食发热为例,为大家介绍积食发热的处理方法。


如何辨别积食发热?


一般情况下,儿童积食会有下列典型症状,家长不妨做个参考。


①突起发热,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与感冒有明显区别,只是体温高,常在38-39℃之间。

②精神正常,个别高烧时会有萎靡不振现象。

③胃口不佳,看见食物无明显兴趣。大便干或两天无大便,腹胀鼓起,轻拍时有蹦蹦响声。

④手脚心发热,后背和腹部较热,舌苔较厚,口中有异味,呼出的气体较热,检查扁桃体可能会有发红。

如果宝宝具有以上症状,那十有八九就是积食了。积食引起的发烧,根源是要先化积通便,排出体热。


食积如何处理DISCOVERY


①首先要揉脐摩腹帮助孩子加快消化,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脐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孩子的腹部,动作轻柔地做圆周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孩子消化。

②让孩子节食,必须禁止孩子吃肉食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水果之类的食物,还要避免孩子吃油炸食品。

③饮食方面主要以流质食物为主。

④给孩子服用助消化药物,比如健胃消食片、小儿消食颗粒、肥儿丸等。



老年人发烧的常见原因


老年人自身的免疫抵抗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较差,因此也就容易生病,由于气温的突然变化,容易引起老年人感冒发烧。老年人发烧的病因很多,首先要了解病因,以便及早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般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发烧时,发烧可不明显或不发烧,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烧,则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烧,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老年人发烧是因为体内有炎症,而一直发烧不退应该是平时吃的药物过多,让身体对消炎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长时间不退烧,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让医生了解曾经吃过的药物情况。也有可能是身体有隐疾,这就需要做一个细致的检查了。


老年人发烧不退是什么原因?


①高烧考虑是感冒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建议到医院治疗,消炎后就不发烧了。

②持续烧应该是有炎症,一直吃消炎药不好,还有可能是以前服用过抗生素的成分,或是感染菌本身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③可能是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中耳炎,也可能是症状不明显的肺炎。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烧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烧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人;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


因此,老年人发烧尽快就医查明原因,及时正确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到医院该去哪科就诊呢?小编建议您去呼吸科或内科。



不容忽视的药物热


总有一些发热容易被人忽视——药物热。药物热是在治疗疾病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因药物导致的发热;在临床中,药物热并非罕见。


前段时间有一份报道:一位6岁的女孩感冒后,家长1个月里不断带她去输抗生素,她却一直发烧、出皮疹。后来医生发现,她的发烧等症状是药物引起的,停药后不久,烧就退了。那么,药物热和普通发热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如何能及早的做出判断呢?


①“延迟发热”,例如抗生素,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经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

②药物热患者体温上升后会逐渐下降。如果继续用药,体温会再次上升,且找不到其他病因,多表现为持续高热,常达39℃,甚至40℃以上。

③药物热患者一般精神状态较好。患者体温虽然高,但其他症状并不显著,精神状态、食欲等一般良好,用退烧药效果多不明显。

④药物热除发热表现外,还可能伴有皮疹、黄疸、胃肠道症状等其他过敏症状。停药后,发热会在1-2日内消退。


药物热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停药后48-72小时内发热一般可消退。补液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可适当补液促进药物排泄。


药物热的预防是极其重要的,首先不可盲目滥用药物;对某药物有过敏史,切不可重复使用,同时注意交叉过敏现象。


常见的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大多数药物能引起药物热,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其中抗生素类药物是引起药物热的常见药物,尤其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最为常见。



发烧的家庭处理方法

发烧,是每个家庭都焦虑的问题,发烧了暂时不方便去医院,在家该怎样处理呢?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作用迅速,安全,尤适用于高热。在做物理降温时应注意:每隔20-30分钟应量一次体温,同时注意呼吸、脉搏及皮肤颜色的变化。


①喝温开水:第一喝水补充体液,水的比热高,人体水分充足时对降温有一定效果。第二则是促进排汗,出汗可以帮助身体排热。当然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冲一杯感冒冲剂效果

也会很好。

②冷敷头部:其实头部降温对身体降温影响不大,主要是让人感觉更清醒一点。冰袋冷敷头部是常用的一种措施,如果冰袋过冷有的人也是不舒服的,可以在额头放一块毛巾再放

冰袋。

③酒精擦浴: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将小毛巾蘸湿后擦拭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切记擦拭中要避开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退热


宜选用退热缓和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复方阿司匹林等。剂量宜小,以免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引起虚脱。尤其是年老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病人,更应使用小剂量。婴儿高热易惊厥,可用15%-30%安乃近溶液1-3滴滴鼻。


文/郭又维

制图/朱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