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酿酒有经,工匠无名

 elabman 2016-03-19

《搜神记》记载了一个名叫狄希的酿酒师传奇,他能酿造名唤千日之醉的美酒。有个叫刘玄石的酒徒,只讨饮了一杯未熟的酒喝,回家就醉死了,家人只好哭哭啼啼埋葬了事。

三年期满,狄希忽然想起刘某该醒了,便去寻访。到墓地,凿冢破棺后,刘玄石重见天日,睁开眼睛张口大呼:快哉快哉!醉死我了!到几点钟了?耽误了老子好几场麻将局。令大家悲喜交集,刘家儿子们的三年之孝算是白守了。

更夸张的是,墓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被刘玄石体内散发的酒气一熏,都醉了,各自在家昏睡了三个月。三个月睡在床上,不事生产不举火,这三个月,省了不少事。

好一个春风沉醉的季节!

这酒产在中山,后人都称之为中山之酒,只是世人听而未尝。

但有一种酒,能喝死人。此酒叫穄(读音祭)米酎(读音纣)酒。穄是不黏稠的黍类,又名糜子。

给大家补习一下酿酒基本知识。

宋以前的酿酒没掌握蒸馏法,酿造的都是低度粮食酒。

酿酒程序大致是:把含淀粉的原料蒸熟→冷却→拌入酒曲发酵→掺水浸酒→滤酒、捻酒→榨酒→收藏米酒。因为乙醇有杀菌作用,发酵中乙醇含量就不会超过十度。要想提高度数,就要多次重复投入原料,继续发酵,这样会得到更醇厚的酒。

所谓花到半开香正好,酒经重酿味逾醇

芬芳浓烈的酎酒就是这样酿造出来的。

原料是黍米类,按酎法酿造,正月作酒七月熟。一石米作酒,酿好时连十分之一的出酒量都没有,太少了。按常理,一公斤大米一般可产出两公斤黄酒,两三公斤高粱能产出一公斤五六十度的白酒。

酎酒产出这么少,那肯定是精华,不能贪杯。据《齐民要术》上讲,酒量好的人,只能饮一二分量,如超过三分量,就会大醉。超了三分量后如果不用生熟汤浇淋,必死无疑。

 生熟汤是这个东东:把水烧开,再用冷水调和。凡人大醉,酩酊无知,身体热得像火一样的,用这温水浇淋醉人物理降温,浇淋一会,醉人就辗转翻覆,大汗淋漓,一会儿就坐起来了。

喝酎酒一定要减量饮用,不然,味美而不能自控,是要死人的。据说十二三斤酒能醉倒二十人。所以得到这种酒的人,都以传饮亲朋好友为乐,其实就是想看醉酒的笑话。不过这也太危险了吧。

《齐民要术》中反复告诫,酿造酎酒,常宜谨慎:多,喜杀人;以饮少,不言醉死,正疑药杀,尤须节量,勿轻饮之。

但是,《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时期,根本不可能酿造出能醉死人的高度酒来。杜康造酒刘伶尝,一醉三天才反阳之说,就低度酒而言,那是绝对做不到的。所谓一醉三年的中山之酒,更是虚妄之说。所以,古人有些记载其实是荒诞不经,姑且听之。

 

古人动辄斗酒诗百篇,酒量添一斗。仿佛酒量很大,其实宋以前酒都是十度左右的低度发酵酒,以谷物酿造的甜酒做酒母,然后加水增曲再进行酿造,只相当于现在的黄酒。故有人嫌酒力不够大,说什么酒薄难将梦到家

晋时陶渊明葛巾漉酒之说,就是酒糟和酒仍混在一起,要用头巾过滤才行。唐朝时白居易诗中有绿蚁新醅酒,指的就是发酵不彻底的酒,米糟浮于酒面上,唐代人喻之为蚁,或喻为蛆,很形象。宋元青花酒瓶上有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之句,这种态度很颓废,天天都喝得醉醺醺的,本堂不太欣赏。

蒸馏法酿烧酒的出现,彻底颠覆了酒的概念,这种高度白酒流行后,再也没人喝酒敢以斗来量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有一段烧酒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这段文字是后世认为元代才出现蒸馏法的重要证据。持宋代就出现蒸馏法观点的专家就说了:苏东坡文中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这不是乙醇度数高的白酒吗?不过,通过文人笔记里东鳞西爪的记录去推测,这样得出的结论谁敢相信呢。


 

酿酒真有一部酒经,是北宋浙江湖州的一位进士写的。

但手艺这东西,是心手之用,不传文字。文笔再好也临摹形容不出来,精妙之处就在匠人们的心手之中。而工匠们一般没有文化,也没有话语权,文化人也很少关注记录这些百工之技。酿造技术基本上是靠匠人们师徒父子传承,这也带来某些绝活会失传的可能。

酿酒史可据查的重要资料只有三条。南北朝时,后魏的高阳太守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载有做酒曲及酿酒法。北宋元佑三年(1088)进士朱肱著《北山酒经》,是古代唯一的一部酿酒著作。崇祯十六年(1643)时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的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做酒曲的工艺。

朱肱在《北山酒经》里感叹:酿酒之法一向是心手相传,不传文字。就是父与子用同一方法酿出来的酒,气味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人酿出来的酒,色泽也大不一样。其中奥妙,连善于酿酒的人也不知道。

是啊,发酵贮藏的过程,就同瓷器拉坯上釉进窑烧制一样,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谁都不清楚,谁都在期待。古人迷信,还要举行仪式,祭祀酒神。制曲时,还要念《祝曲文》,大致如下:

诸神在上,某年月日时,敬启东南西北中五方五土之神: 主人某甲,谨以诸七月上辰,造作麦曲千百餅。……酒、脯之荐,以相祈请,愿垂神力,勤鉴所领:使虫类绝踪,穴虫潜影;……芳越薰椒,味超和鼎。饮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静。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听之,福应自冥。人愿无违,希从毕永。急急如律令。

祝三遍,各再拜。

 

都说酒曲是中国酿酒史上伟大发明,不输于火药。

酒曲是为了酿酒供口腹之快,火药是为了制鞭炮供耳目之娱。富有享乐精神的中国人,发明火药之后只用来玩乐,才会被别人的大炮轰开国门。

为什么如此重视制曲呢?因为酒曲在酿变中起关键的作用。

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故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而后不负酿者。

酒曲是一种以固体培养物保存多种微生物的复合酶制剂,是糖化剂和发酵剂。市面上常见如鹌鹑蛋的酒曲,曲种有大曲、小曲、红曲三种。

古籍记载曲药中最常使用的是辣蓼草,还有中草药有桂皮、栀子、白芷、苍术、细辛、干姜、甘草、丁香、小茴香等。

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酿酒时必须要选当地善酿闻名人家做的酒曲,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酒曲不好可是会坏一缸酒的哦。

这个习俗现在还在广大农村保留,在一个区域内,都会有一家公认的制曲人家,这些制曲的手艺也大都是代代相传,秘不示人。秘制的酒曲也关系着十里八乡酿酒的成败,不能辜负酿酒人家的粮食,所以相当重要。

一般在立冬节之后酿制冬酒。农家在其女儿出生时,会珍藏女儿红酒,儿子出生时,也会埋存一些状元红酒,结婚时再取出用以飨客。

 

话说中国的酿酒虽然传承了几千年,但谈起善酿酒的职业人,多数人只知杜康这个祖师爷,余者廖廖,所以说匠人无名。这当然是历朝历代重文轻匠的陋习使然。

来八卦两位酿酒师,一位是被追封皇帝称号的牛人,一位是草根老人,这可是堂主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努力扒出来的。

东汉末年,那位写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是个酿酒好手。他的绝活来自家乡已故县令的秘法九酝春酒法(最早的补料发酵法)。曹操为表忠心,还写了个奏章,将酿酒方法献给汉献帝。说臣在家经常用这方法酿酒,无不美味,不仅酒水清醇,连下面沉滓也好喝,史称魏武帝上九酝法

唐代还有位姓纪的酿酒好手,可惜这位老酿酒师没留下名字。李白写过一首诗《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一位酿酒的师傅,担心这位姓纪的老人在九泉之下卖酒生意不好做,李白算有良心,但也尽瞎操心,酒好还怕巷子深吗?有个好手艺,还怕没人买。

至于买不起酒自学酿造的苏东坡,是个失败的酿酒师。他被贬到惠州后自叙:官酤又恶而贵,遂不免闭户自酝。曲既不佳,手诀亦疏谬,不甜而败,则苦硬不可向口。东坡公嫌官酒不好喝且卖的贵,俸银又少,遂自己关起门来酿酒,酒曲不好,酿酒手艺又差,酿出的酒苦酸不堪,客人捏着鼻子喝的直摇头。引得东坡公慨然而叹,知穷人之所为无一成者。唉,俺就知道,屌丝运气衰做啥都不成呀。

酒,依然还是一样的酒,可人与事俱往矣。

在酿酒工业化的今天,很多地方还传承着私家酿酒的习俗。

酿造,是时间的艺术。如果能有机会体验一下中国传统酿造的工艺过程,细细品味一杯醇厚的腊酒,那也是一种不错的感受吧。


2016.3.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