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似乎是设计界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思量。3月12日在上海云艺术中心由设计中国和云艺术中心举办的名为“碰撞”的艺术展开幕。本次展览共集结了50多位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从文化到艺术、从艺术到生活,展现了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创作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回归。 福如东海·流香香台 曲成之福,福如东海 福如东海香台提炼自然山川之意象,回转错落,层迭起伏,营造出“山有尽而意无穷”的幽远意境。 底部支角被巧妙的处理成山峦的倒影,如山前有水,灵动高远。 山川流道的设计看似随机,其实经过反复的测试实验,使烟气的流淌产生快慢、疏密、刚柔的韵律之美。从上方观看,烟行其中如同运笔之气,勾勒出一个百转千回的“福”字。 高山流水·流香香台 以烟代水,以石代山 高山流水香台,呈现的是一种东方意境之美。以烟代水,以石代山。烟像水一层层往下流淌,腾挪在山水之间形成瀑布、河流,仿佛身临其境。体会这份宁静,方寸之间以小见大,感受山水气象。 小石头叫做知音石,它与山遥遥相望,融为一体彼此不可分割。高山流水觅知音,来自我国经典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是深厚友谊的见证。 荷塘月色·流香香台 一轮冷月,半亩荷烟 荷塘月色是中国美学中的经典意境,当香椎燃起,烟雾从莲蓬底部缓缓流出,好像河面的雾霭,又似水中飘晃的月影。 作品定格了夏末秋初的枯荷掉落在飘零的荷叶上的一瞬间,看似孤独寂寥,却隐藏着生命的内在之美。 江南 · 流香香台 江南,讲的是每个人心中的家乡。白墙黑瓦小木屋,青山绿水小梯田,小鸟在屋顶歌唱。当香椎点燃,烟就像溪水一样潺潺在梯田间流淌,又如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烟雨镇的朦胧美景。 此时此景的画面是那么熟悉而又亲切,总会让我们想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家乡,曾经在在梦里无数次梦到它。暗香悠远,那一刻,你就是整个江南。 涅盘?铁壶 上上大师系列·黑川雅之 黑川雅之为SANSA上上创作的'NIRVANA’铁器茶具系列 ,由日本世代相传的铁壶工艺世家制作。精致的铜煮色壶盖与粗旷的圆柱形铸铁壶身形成激烈的对比冲突,却又带来出人意料的宁静之感。正如创作者所说:“我所要表达的,是钢铁最根本的原始与野性。” 上山虎·茶杯 当下的智慧 一只老虎把猴子逼上了绝境,面前是深渊,身后是虎口。但就在老虎步步紧逼即将扑杀的那一刻,猴子既没有躲闪也没有反抗,而是抱起身边最近的一个果子大嚼起来!老虎被猴子的举动惊呆了,而猴子也趁机虎口脱险。猴子跑掉了,却把进退维谷的境地转交给了老虎——面前是万丈深渊,身后是漫漫来路。 这是一则禅宗公案,也是上山虎茶杯的设计来源。其实猴子留给老虎的不仅是两难的困境,更是“当下智慧”的启示。很多时候,当我们无从选择,不如就此放手宽心,享受当下、眼前最朴素幸福。正如困惑的弟子询问禅家如何悟道,禅家回答“吃茶去!” 器道 ”器道”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即方法、理念,器亦即器具、用品。“器以载道”是器与道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造物境界的追求,即将思想和理念融入器物之中,力求使器物设计符合造物的内在规律,并表达特定文化内涵,实现道法自然,器道合一。 WEIS“书香” 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汉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WEIS“书香”将华夏五千年的汉字文化镌刻于竹片之上。当点燃这卷香时,诗意的文字便幻化成一缕缕轻烟,袅袅而上,让你意会古时文人墨客的诗韵,获取嚣烦尘世中的片刻宁静。 烟雨西子 烟雨西子,提炼三潭印月之形态元素,配宜兴紫砂之材质再现了烟雨西子朦胧飘渺的意境。 薪水杯 铜钱亘古以来被誉为财富的象征。将铜钱的图案设计进日常生活的杯子中,取名“薪水杯”祝愿每个拥有这款杯子的人年年加薪,生活美满。这是设计品牌的心意,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来看看其他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