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 日本酝酿侵华主张 19世纪中叶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统治阶级由此觉醒,开始推行史称「明治维新」的现代化改革。 20世纪初为了对外掠夺资源,日本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军事方针,击败了大清帝国和沙俄, 20世纪2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国内矛盾越发尖锐,为了转移矛盾,日本开始谋求大规模对外侵略。 1933 德国建立法西斯体制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使战败国德国面临重重枷锁,同时大萧条也使德国雪上加霜,内外交困导致国民极度不满。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短时间内德国国力大幅上升,希特勒借机推行「法西斯主义」,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贝尼托·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 1936 德意日轴心国形成 意大利成立的法西斯政党在经济危机期间也将殖民扩张视为缓解国民压力的手段,相同的政策使德、意、日迅速抱团,「轴心国」建立。 20世纪30年代,英法为了维系一时的和平态势,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向纳粹德国妥协。与此同时,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得以专心实施侵略计划。 战争爆发 Break Out>>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驻军,并积极酝酿大规模入侵中国的计划,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陆续侵占东北三省。 七七事变 1937年,日本制定了全面侵华策略,「七七事变」之后的一个月内,京津相继陷落,日军大举南下,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海军为先导闪击波兰,苏联与德国同流合污从东线进军波兰,一个月后,波兰全境沦陷。 与此同时,苏联进军芬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获得了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战略缓冲地带,一时得利使得苏联放松了对德国的戒备。 波兰战役 战争高潮 法西斯笼罩欧洲 1940年4月9日 攻占丹麦和挪威。 1940年5月10日 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 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 1940年6月22日 法国投降。 1940年9月 德国入侵英国计划受挫。 到1941年上旬 法西斯已经笼罩在欧洲大部分地域之上。 1941年9月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军队猝不及防大片领土沦陷。 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 1938-1941年,侵华战争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彻底的破产,陷入了消耗战,战线变长,战争资源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的企图,使英美等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开始以非战争手段制裁日本支援中国。 1941年12月7日 日本为了夺取亚太地区制海权,突袭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日军之后快速占领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庆大轰炸、胜利的转折 1942年1月1日 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同盟国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1942年6月 日本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截获了情报,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重创日本海军。 1942年7月 德国集中大量兵力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拼死抵抗,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这两次战役是在战略上对轴心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至此,整个二战开始发生转折。 1943年7月 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6日 280万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1944年8月 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1945年4月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猛攻柏林。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 1945年3月 美国对日本发动饥饿战役,以水雷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致使日本国民生产濒临停顿,并加大了对日本的轰炸力度。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投放两枚原子弹,当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代表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作为一个投资者,要善于学习,不要急着操作,要想从投资中赚到钱,这就需要投资者养成稳健的投资心态。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投资只为赚钱,别的都是虚的,赚钱才是王道。 关注微信号(42474798),定期推送名人励志故事、名人名言,以及安全无风险的理财产品,手把手教你赚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