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偏方(十)

 黄每文图书馆 2016-03-19

                       用药常识

        一、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
        1、经西医化验、透视拍片都无法诊断的疾病,如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四肢倦怠或心悸、失眠、健忘等。
        2、病后调理、体质虚弱、气血两亏的人。
        3、服西药有过敏反应及副作用者。
        4、长期服西药不见疗效的人,改服中药往往起见疗效,因中药极少有抗药性。
        5、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疗效较好,例如治疗痛经、闭经、不孕症、月经少、经期延长、乳房疾患等。

        二、煎中药要讲究方法
        中医处方一般都有好几种药物,煎药的方法应该按照药物性能、药质分别处理,不可简单划一地进行煎煮。常见的煎法是合药,就是把药物放入容器里混合,加清水到恰到药物淹没,浸泡30分钟,再添水高出药约3厘米,然后加热到沸点。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用煤火加热,约需30分钟,用煤气加热,只需15分钟左右。煎成后,倒出药汁,过滤,取汁150毫升(约1茶杯)就是头煎药。二煎药再次加水,高出药物1厘米。加热至沸点,加热过程中仍需搅拌。用煤火需煎煮20分钟,用煤气只需煎煮10分钟以内,将两次所煎煮的药汁混合均匀,每天1剂分2次或3次温服。至于煎药容器,可用砂锅、搪瓷锅或铝锅,而忌用铁制容器,铁器容易与药物化学成分起作用,使药汁变质。

        三、中药的冷服和热服
        中药煎好后,放至药汁不冷不热时服叫温服,一般病人釆用此法服药。但有些人需要冷服或热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属寒症者及外感风寒感冒时就需热服,即用旺火煎药,沸后5分钟取其汁,稍停,趁热服下。热服可助出汗,疏解风寒。患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肺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高热的病人,出现口干喜冷饮;舌红、口疮、便秘、尿赤等热性病症状,中医,往往使用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凉性中药。此类中药煎煮的时间应比治感冒的药长一些,而且必须冷一冷再服。这种中药服法是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而定的,也是中医治病用药的一个原则。注意中药的冷服与热服,不但可以提高药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哪些西药不能和中药同时吃
        中药和西药一般是可以同时吃的。但是,有些西药不能和中药同时吃,如治疗贫血用的硫酸亚铁片;治消化不良的酶制剂,如胃酶片、胶酶片;含有安替匹林、氨基比林等成分的解热镇痛药,如加当片、去痛片;还有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片等。因为这些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外,肝肾病人的肝肾功能均较差,如果同时服用多种中西药品,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造成危害。因此不宜长期同时服用多种中西药。

        五、中药材不宜存放在电冰箱内
        有些人习惯于把一些暂时未能用上的中药材存放在电冰箱里,认为这样可以长时间保存。其实,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因为把药材放进冰箱里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内,而且容易受潮,破坏药材的药性。
        对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如需长期保存,可用干净的铁锅,放入适量的糯米或黏米,慢火炒至焦黄。然后把药材放入一只清洁的密封度高的玻璃樽内,再放入变凉的炒米,将樽盖旋紧,然后把它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这就可以延长药材的贮藏时间了。

        六、中成药的服药方法
        中成药的服法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不同患者不同药常常有着特殊的服药方法。
        从病者的角度来看:病在身体上部,服药宜频频慢饮;病在身体下部者,应一口气顿服完。
        呕吐的病人或婴儿,宜少量多次。
        风寒外感表证所用的辛温发表药,应趁热服,高热口渴喜冷饮的热性病者所用清热药,则宜稍冷再服。
        病情特殊者应特殊处理,如热证反见厥逆的真热假寒证,必须寒药热服;寒证反见燥热的真寒假热证,又须热药冷服。解救药物中毒时,以冷服为宜。
        中成药的服法,通常用白开水送下,但为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的反应,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酒送服一一凡治疗气血虚弱、肌体虚寒、气滞迎淤、风湿痹证、中风手足不遂、步履艰难等疾病的中成药,用酒送服,疗效更佳。
        姜汤送服一一即用生姜煎汤送服药物。风治疗风寒表证、肺寒、脾胃虚寒、呃逆等证的皆可用姜汤送服。
        淡盐水送服一一凡治疗肾亏、肾虚及下焦疾病的中成药,从淡盐水送服为佳。
        米汤送服一一凡补气、健脾、养肠、利胆、止渴、利小便的中成药,都可用米汤送服。
        稀饭送服一一含贝壳等矿物质类药物难消化,最好选用稀饭送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七、服药的最佳时间
        用药时间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但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关专家指出,如驱虫药,要求必须空腹服,而且要在清晨。而一般来说,大部分药物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较好,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如消炎痛、抗生素等。
        助消化药物需在吃饭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等。保护胃粘膜壁的药物最好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如七味散、乳酶生等,止吐药、利胆药等也应在饭前服用。
        睡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应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最好,如安眠药等。
        补溢药宜在饭前服,因为补益药性味甘温,无刺激性,饭前服既无副作用,又有利于消化。

        八、吃完药不要立即睡下
        医学专家临床发现,如果吃药时喝的水不够或吃完药马上睡觉,易导致食道溃疡的发生。因为这时的药物还附在食道上,来不及进入胃中,待药物溶解后,就会腐蚀食道粘膜,造成食道溃疡,情况较轻微的导致咽喉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发出血。

        九、服药中避免呕吐的有效方法
        有些患者在服药时,出现恶心不适,甚至发生呕吐现象,因此因噎废食,但为了治病,又需要继续服药,怎么办呢?根据中医临床经验,釆用如下的方法,可达到一定的止吐效果。
        1、在服药之前,可先用干草10克,先煎服,如果没有发生呕吐时,再服汤药。但如果汤药中,有大戟、芫花、海澡等中药时,是不可采用该法止吐的。
        2、灶心土50克,煎汤代水加入中药汤剂中一起服用。
        3、绿豆10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药后,立即饮用绿豆汤,也同样有止呕效果。
        4、鲜生姜适量,捣碎,榨取其汁加入汤液中。或服中药后,再饮生姜汤。
        5、热水湿毛巾一条,围于颈项部,这时再服中药。
        6、同时,还应指出的是,对于服药呕吐的人,尤要讲究方式方法。如药液宜温凉适口,呕吐之后再服药时,可先喝一小口,不吐时,再喝第二口,再不吐时,表示胃口己经适应,可继续慢慢饮服。

        十、选药酒别马虎
        1、气虚:症状有少气懒言、身倦乏力、频频自汗、食欲不振、肠鸣便糖等。宜选用以补气为主要功效的人参酒、刺五加酒、长寿药酒或周公百岁酒等。
        2、血虚:症状有面色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慌失眠、手足麻木、不耐疲乏等。宜选用以养血为主要功效的龙眼酒、桑椹酒等。
        3、阴虚:症状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消瘦盗汗、腰酸腿软、遗精早泄等。宜选用滋阴为主要功效的山药洒、黄精酒或天门冬酒。
        4、阳虚:症状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气短而喘、小便清长、夜尿频繁、阳痿水肿等。宜选用以温补为主要的鹿茸酒、海狗肾酒、肉桂酒、巴戟天酒等。
        此外,对于那些气血两亏、阴阳皆虚、病情较为复杂的老年人,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体质状况,依照处方配药来泡酒饮用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十一、怎样泡制药酒
        家庭泡制药酒,容器最好选用遮光的棕色阔口玻璃瓶或瓷瓶。泡制药酒一般用50度的米酒,不会喝酒的人可以用黄酒。酒与中药材的配比,鲜品2:1,干品为3-4:1,泡制约1个月即可饮用。有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虎骨、海马等,浸泡的酒喝完后,还可以加酒再泡1-2次,以便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
        下面介绍几种药酒的泡制方法:
        人参洒:将人参切成薄片浸泡在西内,使药物成分容易浸出。饮用叶可以加些蜂蜜。人参酒具有益气健胃、强壮保健的功能,适用于年老体虚,脾、胃功能减退,神疲肢倦等病症。
        枸杞酒:将枸杞子中腐坏的颗粒除去,洗净晾干,装入瓶内,然后加入适度的酒。枸杞酒具有益气健胃、补肾强精、消除疲劳的功能,适用于神疲肢倦、胃纳不佳、失眠、胃寒等病症。
        大蒜酒:将大蒜的皮和无用部分去掉,洗净晾干,浸泡在酒内,大蒜酒具有杀菌、止痛的功能,应用于关节炎、神经痛、失眠、慢性气管炎等疾病。
        金桔酒:采用新鲜金桔浸酒,其味芳香适口,作为冬季保健药酒,也可常服。金桔酒具有舒肝健脾、祛风止咳的功能,适用于咳嗽、感冒等症。

        十二、自制保健药枕
        1、五叶枕:取竹叶、桑叶、柳叶、荷叶、和棉叶适量,晒干,将5种叶拌匀装入枕即成。可治头晕头痛、眼赤模糊、耳咽肿痛和高血压等症。
        2、茶叶枕:将泡饮过的剩茶叶晒干,再掺以少量茉莉花茶叶,搅匀装入枕即成。具有降火、降压、清热、解毒、明目、消暑之功效。
        3、明日枕:耳煮绿豆汤剩下的绿豆皮晒干,与干菊花、决明子共做药枕,有清心、解毒、退翳等功效。
        4、磁石枕:将磁石镶嵌到木枕上,使磁石面居中以利与头颈部接触,其效用与磁疗相同。可治高血压性头痛、视物不清和神经衰弱等症。

        十三、眼药水要躺着滴
        使用眼药水应该躺着滴。眼药水使用过后,要用手指压往鼻子上部与眼睛内角处2分钟。滴眼药后还要数度张合眼睛,使眼药水流到身体某些器官并可能造成危害之前,流入较易吸收的鼻部。另外,用于降低眼压的眼药水葛罗柯米可能引起心跳加速和哮喘,而其他药水有可能使血压升高。

        十四、药品的有效率与治愈率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药物治疗疾病的转归一般为四类,即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所谓痊愈是指病人用药后完全康复,也就是治愈。而有效是指用药后并未治愈,仅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检查体征或化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有效率不等于治愈率,有效是仅仅于无效的一种治疗归属。
        药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痊愈还是有效(亦称好转),或是无效,医学上有严格的规定,它们之间的判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药品治疗疾病的"有效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它取决于"总观察病例数"和"有效病例数"。在"有效病例数"中,包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三部分。比如用某种药品治疗某疾病,经100例临床试验,结果"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80例,那么它的"有效率"便是(8+11+80)?100=90%。显然,这种药品的"有效率"虽然
高达99%,但"治愈率"却只有8%也就是说该药品对某种疾病治愈的概率是很低的。因此,面对形形色色的药品广告,千万不要被"有效率"所迷惑,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欲试某种新药,最好请教医生,以免上当受骗,危及健康。

        十五、补药与营养药的区别
        人们常把补药和营养药两者混为一谈,认为补药就是营养药,营养药即是补药。实际上补药和营养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补药"是一个中医药学术语,与现代学中的营养药完全不同。
        中药学把能补益正气、扶正虚弱,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补益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后正气受损,以改善虚弱症状,促进机体健康的恢复。二是用于正气已损的虚实夹杂证,配合祛邪药以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药扶正的效果,主要是通过调整与增强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各种机能保持相对平衡与稳定来实现。
        而营养药是指能起到补充人体营养物质作用的药物。众所周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当由于疾病、饮食摄入不足、或机体消耗过大等原因造成体内上述物质缺乏时,就需通过饮食营养的手段或用药的途径来及时补充上述营养物质,以维持人体营养新陈代谢的进行。平常医生给病人所注射的葡萄糖液、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剂,所用的各类维生素、铁剂、钙剂等都属于营养药物。
        由此可见,补药和营养药是两类概念、性质和作用完全不同的药物。补药属于中医学范畴,补药是通过药物对人体脏腑功能的调节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补药一定要经过中医辨证论治,才能下药,切不可自己随便乱服,否则,反而有害于健康。营养药的应用也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能盲目乱补。能通过饮食途径补充的营养物质者就尽量不要营养药。正常人体只要保持均衡的饮食,不会造成营养缺乏的情况,所以没有必要补充营养药物。

        十六、怎样购用非处方药
        其要点可归纳为"四步九要点"。
        第一步是确定自己没有器质性疾病。仅是转微的功能失调,或是仅需补充某些保健的维生素,或是仅购买已知慢性病的维持用药。否侧应去医院。
        第二步是挑选。药店要有"绿十字"标志的,以保证质量。药品要参考《非处方药手册》选对症的,不一定要昂贵的。不轻信"人家说"介绍,剂型要选合适的,尤其要区分内服与外用、成人与儿童使用的药物。
        第三步是购药时的三看。一看包装上药品审批号、厂名及地址齐全,并在有效期内。二看药品外观无霉变、沉淀、变色、潮解等异样。三看说明书列出的使用范围,使用者不在禁用之列。
        第四步是用药时的三要。一要按时按量用药,勿擅自加大剂量以免过量中毒。二要用一种药,勿擅自联合用药,以免配伍不当。三要观察内应,如不见效,甚至病情加重或出现皮疹、瘙痒等杰敏现象要立即停药去医院诊治。

        十七、如何判断药物不良反应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可以说几乎所有药物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还相当严重。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1、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喉头发紧墒闷心慌、脸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用药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皮肤出现固定性红斑,呈紫红色圆型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水疱,兼有发热等。
        3、用药后半小时或2小时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周-2周发生多形红斑。有些药物还会引起剥脱性皮炎,开始像湿疹、麻疹等经疹,继而脱下大量的片状鳞屑,乃至毛发、指甲,可持续一个月左右。还有一些药物停花后半年甚至一年后才会有反应。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

        十八、服用抗生素六忌
        "重磅炸弹"用药法:有人把用药的量与打架的用力相比,认为用药量越大,作用就越大,对治病越有利。于是在服抗生素时,不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自行加倍服药,直到出向题。
        抗生素发生疗效是有一定的剂量范围的,并不会因为盲目增加剂量而提高疗效,相反,剂量过大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
        小病用"大"药,大病没办法:许多人觉得价钱越高,药就肯定越管用,于是盲目地选用高价位的新型抗生素。从心理上来说,用药理作用比较强的抗生素好像总比用价格低的药品好一些,花了钱就肯定能治好病,这是患者用药的一个心理误区。
        "见好就收":疗程未完就自行停药,导致体内一部分比较顽固的病菌会在停药后重新活跃。并且,残留的病菌重新生长后,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忘服漏服:有些病人用药不按时按量,忘服、漏服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规范用药,使血液中抗生素浓度忽高忽低,在药物水平低时,细菌便有机会继续繁衍,产生耐药性。
        自诊不明,东施效颦:有的病人自诊不明确,见"炎"就随意应用抗生素,有的错误地把抗生素当作退热药,见"热"就不分青红皂白服用抗生素,龙其普遍的是治感冒应用抗生素。众所周知,感冒几乎均由病毒感染所致,对此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是不能奏效的。
        多药并用:一部分病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采取多药并用,认为可达到防治兼顾的目的。然而,事实上前目地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结果,或减低药物疗效,或增加毒副反应,有时甚至会产生并发症使病情加重,有时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还有的人治病心切,今天服一种药,效果没能立即出现,第二天又换一种药,这样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却"培训"出多种耐药菌。急于求成反使病情复杂化,给治疗带来困难。

        十九、药物的慎用、禁用和忌用
        "慎用"是指谨慎应用的意思,并不是绝对不能用。通常需要慎用的是指小孩、老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和病理上的原因,这些人体内解毒功能低下,使用某些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故不宜轻易使用。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和肾脏都有损害作用,若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出现眩晕、耳鸣、耳聋、尿蛋白,故老人、婴幼儿、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若因病情急需,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情况。
        "禁用"是指禁止应用的意思。因病人服用某种药物后,常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如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整个过程中禁用激素。否则,由于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会致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防御能力削弱,病情加重,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忌用"是指尽量避免应用的意思。有些药物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但因个体差异又不能一概而论。如婴儿反复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因其能与新形成的骨、牙中所沉积的钙结合从而影响牙齿发育,并易致龋齿,故婴儿患者要忌用。又如外用药,不能口服,若口服可对消化道及脏器有腐蚀作用,故应忌用。若因病情急需,可选用药理作用相似,不良反应比较小的其他药物代替,也可合用其他药物对抗其副作用。但一定要在医生严密指导下应用。

        二十、细菌耐药性是怎么回事
        生活在自然的每一物种,谁也不愿自己的家庭灭亡,细菌也不例外。在面临一代又一代新型抗生素的杀灭的情况下,为了使种属得以生存繁衍,逐渐练出一套套适应生存的本领:一些细菌乘人不备死里逃生,学会了制造一种分解抗生素的霉,它能帮助细菌在抗生素的不断围剿中逐渐壮大起来,便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低,引起耐药菌普遍发生和传播。
        细菌对一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病人如果下次患同类病时再吃这种抗菌药,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细菌还会继续在体内繁殖。

        二十一、人体免疫力与抗生素
        人体内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除了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外,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还是有益处的,它们在人体内会起到"警察"的作用,及时消灭有害细菌。健康人的体内,正常生理菌群占绝大多数,有害菌极少,形成了微生态的平衡。过量的抗生素就像一名滥杀无辜的杀手一样,虽然严厉打击了敏感的坏菌,同时也杀死了那些作"警察"的有益的微生物,于是人体的治安无人管,耐药菌疯狂滋长,形成二重感染。这种病往往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反复如此,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人病情加重甚至罹点新的疾病。
        其实,健康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可使很多疾病不治自愈。比如,轻度水样腹泻、低烧感冒、咳嗽等轻度感染症,只要多喝些热米汤、热菜汤或白开水,休息好,睡眠足,不吃药也可以痊愈。


        资料来源巜中国名老中医偏方大全》    (王品、查波、刘江明、刘晓晶、张桂香、谢晓圆、米勇一一一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