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及理解研究

 叶老师YP 2016-03-19

本文由《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张立春、焦建利

 

摘要

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书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不同人群对电子书包褒贬不一,直接影响其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梳理与总结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从而找出电子书包应用和推广的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者对广东省佛山市197名高中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电子书包内涵有一致的理解并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认为自己适合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科是语文和英语;女生与电子书包使用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网龄长的学生对待网络管理方式更开放;男学生、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网龄长的学生对使用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对此笔者建议:持续跟踪电子书包一线教学的发展,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之间应该开展小组协作,共同完成教师的任务;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运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关键词:电子书包;态度;理解;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

 

电子书包一词于1999年诞生于新加坡,2001年底引入我国,最先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四个城市使用,由于其用户体验差、资源更新速度慢,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反对,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近几年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高速发展,移动设备价格逐渐下降,网络资费逐渐变低,这就为电子书包再次兴起奠定了基础(郁晓华,2014)。笔者在前期调查中发现不同人群对电子书包看法褒贬不一,而不同人群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直接影响电子书包的使用效果。那么这些利益相关者到底是怎么理解电子书包的?他们对电子书包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本研究重点关注电子书包利益相关者之一一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情况,以厘清现象与本质,引导他们更好地应用电子书包以促进学习。

 

二、文献综述

 

最近几年,电子书包研究的侧重点正从关注实体硬件设备逐渐转换到对虚拟应用服务层面以及教学法方面的关注(Holmes,2008;焦建利等,2014)。在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举办的“教育部电子书包试点项目资源推介会暨合作签约仪式”上,“虹口电子书包项目”推进小组正式提出对电子书包的理解:“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并强调指出,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是通过构建适合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终端,建设教育平台,促进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黎加厚,2011)。祝智庭(2011)认为电子书包是学生应用数字化学习终端来学习的电子书、电子课本。笔者综合了国内外电子书包的内涵及相关实践,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集成了支撑师生课上课下的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及相关辅导、评价的网络平台和硬件所组成的教学系统。电脑只不过是工具,合理的使用会使学习更容易、更有趣,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更有意义。朱克和海格(Zucker&Hug,2007)研究发现,学生喜欢掌控自己的电脑,很多学生认为使用电脑促进了自己的学习,但没有提到学生为何喜欢用自己的电脑。

 

随着图像化技术和移动电子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学习显得尤其重要(何秋琳等,2011)。视觉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电子书包学习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视觉化学习(汪晓东等,2011)。这些成果和认识也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研究基础。2004年,美国缅因州的一项研究发放了12000份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尤其侧重学生对电子书包学习的态度,包括学生对电子书包的喜好、价值观、电子书包对学习的影响等(Cengiz&Demirtas,2005)。本研究继承了其中的部分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电子书包的理解。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学生调查问卷开发

 

本研究以教育技术学、解释学、心理测量学等理论为基础,并通过与同行专家及教学一线杰出教师反复研讨,经试测形成了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1)学生对电子书包的理解维度参照浙江大学何晔等(2006)关于理解的维度基础上,同时结合电子书包的实际应用情况形成的(见表一)。

 

 

2)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维度参照了何清华(2008)对态度的维度分析和林秀兰(2008)关于计算机态度的研究形成的(见表二)。

 

 

(二)研究对象选取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随机选取广东省发达地区八所电子书包试点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抽样时选择了参加电子书包试点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1.数据收集

 

本调查数据收集采用的是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访谈法主要是面对面访谈,在班级里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用录音笔记录下访谈内容,并整理成文字。

 

2.数据分析过程

 

研究者采用SPSS21.0软件包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另外,本研究的自变量是学生的网龄、性别、电子书包经验和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并基于这四个自变量展开对比分析。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对象统计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197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达96.95%。回收问卷分别来自两所电子书包实验学校的两个班学生,其中一个班级使用电子书包的时间半年,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时间一年。对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态度和理解的分析基于上述四个自变量展开(见表三)。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对电子书包的理解

 

1)学生对电子书包内涵的理解

 

调查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内涵理解基本一致。51.31%的学生认为电子书包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及支持该资源的设备”,这说明多数学生对电子书包的内涵理解正确。经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电子书包经验的学生、不同网龄的学生、每日使用电子书包时间不同的学生之间对电子书包内涵的理解无显著差异(见表四)。

 

 

研究还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功能的理解,整体上倾向认为其功能包含“课外学习”“课本学习”“查询课程表、成绩、作业等信息”。此外,学生更倾向在游戏中学习。因此电子书包应重视这三个要素,并增加一定的娱乐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持续满足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经卡方检验,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电子书包经验的学生、不同网龄的学生、每日使用电子书包时间不同的学生之间对电子书包功能的理解无显著差异(见表五)。

 

 

2)学生对电子书包应用的理解

 

学生对电子书包适用学科的理解


调查发现,学生整体上觉得电子书包更适合英语和语文,而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的选择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不同的学生在电子书包适应学科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见表六)。

 

 

不同经验的学生在理解电子书包适用学科上存在较大差异(见表七),显著性概率值p小于0.05。电子书包经验多的学生认为电子书包更适用于英语和语文,而电子书包经验较少的学生认为电子书包更适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网龄在5年以上的学生认为电子书包也比较适合在化学中应用。其他学生对电子书包适用学科的理解无显著差异。

 

学生对电子书包网络管理方式的理解


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课上限制使用其他网络,课下自由上网”,占51.31%(见表七),有较好的一致性。这表明学生希望在课上专心学习,在课下能够灵活使用电子书包,促进个性化学习。

 

 

不同学生对电子书包网络管理方式的理解存在差异,电子书包经验多的学生更倾向于“课上限制使用其他网络,课下自由上网”,而经验少的学生更倾向于“任何时候限制访问其他网络”。访谈发现,学生更愿意上课时认真听讲,课下则自主学习,同时也发现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自控力差,宁愿在课上被阻止登陆其他网络,以专心用电子书包学习。而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对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倾向于自由上网。此外,不同网龄的学生对电子书包网络管理方式理解上存在差异,网龄5年以下的学生认可“课上自由上网,课下限制使用其他网络”,而网龄5年以上的学生更倾向于“任何时候都自由访问其他网络”(见图1和图2)。

 

 

3)学生对电子书包价值的理解


调查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价值认可的均值是2.72(见图3)。这表明学生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其中,在“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电子书包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价值理解”三方面,男生的平均分均低于女生;但在“电子书包的劣势”上平均分高于女生,这反应了男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而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因此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书包价值认可无显著性差异(见表八)。

 

 

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见图4),尤其倾向于认为“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和“电子书包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同时也更了解“电子书包的劣势”。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对电子书包体验更深刻,而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所以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书书包价值认可无显著差异(见表九)。

 

 

网龄长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见图5),尤其倾向于“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和“电子书包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同时也不认可“电子书包的劣势”。经访谈发现,学生越早接触电脑,思想越先进,越能认识到电脑的益处。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见表十),由此可见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书书包价值认可无显著差异。

 

 

使用电子书包时间长的学生相对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见图6)。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长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和“电子书包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同时也不认可“电子书包的劣势”(见表十一)。这表明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长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而显著性概率值p在“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电子书包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价值理解”三个方面均小于0.05,可见性别不同的学生对电子书包价值认可差异显著。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越长的学生越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即愿意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

 

 

2.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均值是2.79,呈现积极的态度(见图3),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期望均值是2.40;对电子书包的感觉均值是2.88;对电子书包积极的情绪均值是2.91;对使用电子书包的信心均值是2.94;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均值是3.15,这些表明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期望最积极,而在使用电子书包时采取的行动整体上是消极的,其他四个维度则是积极的。

 

1)不同性别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


不同性别学生在“对电子书包的感觉”“对电子书包的情绪”“对使用电子书包的信心”“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态度的均值”等的显著性概率值p均小于0.05(见图3)。这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差异显著。其中,男生比女生在对待电子书包态度上更积极。林秀兰(2007)对澳门中学生计算机态度与学习成绩之相关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林秀兰,2007)。男女生对电子书包期望以及使用电子书包的情绪上差异不显著。

 

2)不同经验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


在不同经验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期望”“对电子书包的感觉”“对电子书包积极的情绪”“对使用电子书包的信心”“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态度的均值”六方面的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见图4),表明电子书包经验多少不影响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而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在总体上显示更消极的态度,尤其在电子书包行为上更明显。经访谈发现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老师经过了电子书包实践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心理,如工作压力大、电子书包体验不好、领导支持力度不够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教师继续使用电子书包的动力。

 

3)不同网龄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


不同网龄的学生在“对电子书包的期望”“对电子书包的感觉”“对使用电子书包的信心”“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态度的均值”五方面显著性概率值P均大于0.05(见图5),表明不同网龄的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网龄长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而“学生使用电子书包时的情绪”显著性概率值P为0.031,小于0.05,差异显著,表明网龄长的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的情绪上更积极。访谈时,我们发现网龄长的学生在应用电子产品方面更顺手,经验更丰富,因此态度也更积极。

 

4)每日使用时间不同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


每日使用电子书包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时的情绪”“对使用电子书包的感觉”“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态度的均值”四方面的显著性概率值p均小于0.05(见图6),表明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不同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差异显著。每天使用时间长的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更积极。访谈结果表明,每天使用时间长的学生对电子书包兴趣更浓,他们认为电子书包比传统教学材料灵活性大,搜索资料速度快,因此对电子书包的使用更积极。然而在“对电子书包的期望”“对使用电子书包的信心”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对电子书包的理解

 

学生对电子书包本质的理解整体比较一致。在电子书包应用上,学生更倾向于“课上限制使用其他网络,课下自由上网”;在电子书包功能上,学生倾向于电子书包有“课外学习”“课本学习”“查询课程表、成绩、作业等信息”三方面的功能;在电子书包适用学科方面,多数学生倾向于电子书包适用英语和语文;在电子书包价值理解上,多数学生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

 

男生比女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男生动手能力强,能更快地用好电子书包,因此也更容易接受,多数研究者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认为它适合理科,而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认为它更适合文科,电子书包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对教师与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初期,由于使用电子书包时理科资源储备相对多,尤其是物理、化学实验方面的资源较多,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

 

网龄长的学生对待网络管理方式更开放,认为电子书包应能自由上网,且对电子书包价值更认可;这类群体对电子产品比较熟悉,基本形成了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因此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同时也希望能自由支配电子产品;网龄短的学生对电子产品不熟悉,更愿意在老师指引下使用。

 

2.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

 

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整体上是积极的。在态度维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时的行为”上,学生整体上持消极态度,在期望均值、感觉、积极情绪、信心方面是积极的。男生比女生对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

 

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态度更积极。在电子书包使用初期由于存在新鲜感,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积极。较长时间使用电子书包后,电子书包后续更新速度慢限制了学生使用的积极性,经验少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

 

网龄长的学生对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网龄长的学生对网络及电子产品更熟悉,更愿意使用电子产品优化自己的学习。

 

(二)研究建议

 

1.对电子书包开发者的建议

 

1)电子书包开发者应重点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理科优质资源。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认为电子书包适用文科,这是因为理科优质资源后续更新不足。理科资源开发难度偏大,现有资源少,因此电子书包资源开发商尤其要重视理科资源的开发。

 

2)强化师生及时交互功能。调查发现,师生交互时存在一定延时性,操作界面也不够美观,同时理科符号输入的便捷性以及手绘画图等功能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是电子书包开发未来的发展方向。

 

3)密切关注电子书包教学发展,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电子书包作为新兴的教学辅助工具,师生在应用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调查发现,使用电子书包时间长的学生的态度不积极,经访谈发现,这是电子书包开发者未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导致的。如果电子书包开发者能及时地解决师生提出的问题,会提高使用效果。

 

2.对学生的建议

 

1)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任务。不同学生对电子书包使用的熟练程度不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协作方式更有利于电子书包促进学生的学习。

 

2)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电子书包的最大特点是支持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充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对管理者的建议

 

教师及管理者应信任学生并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自由运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调查发现,每天使用电子书包时间长的学生更喜欢用电子书包,网龄长的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更积极,对电子书包的情绪也较稳定。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多使用电子书包,让学生有更大空间控掘电子书包的价值。目前信息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包围了我们的生活,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适应,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路上学得更顺畅。

 

本研究仅是对电子书包利益相关者之一一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后续研究包括调查领导者、家长和电子书包开发商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改革项目“MOOC背景下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研究”(2014-JSJYYB-037);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 “MOOC背景下信息技术推动河南省教育公平的研究” (SKL-2014-1822)。

作者简介:张立春,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zhanglichun888888@163.com);焦建利,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转载自:《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4月第21卷第2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