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皆約隨便宜。隨其世能,轉入出世故。緊那羅眾通其二義。 摩睺羅伽菴羅林摩睺生佛歡喜心十四、摩睺羅伽,多瞋毒故。 ? 羅伽王 人殊勝行十五、一座為人,人多行不善行。 ? 設行仁義,亦非勝故。故令起出 世勝行。 羅剎常奪精氣大發生悲湣心十六、一座為羅剎,則是非人,亦 ? 樹羅剎王治多殘害故。 疏:然其後三,多約對治,餘多為人,令其生善,隨世便宜,令出世故。出世見理, 皆第一義。
附表二:為十地及等覺說法 十地名稱所說法門澄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初地歡喜地一切佛願聚疏:初發心者,證發心也,發十大願故。 二地離垢地離垢輪鈔:二地,三聚圓滿故。 三地發光地寂靜莊嚴鈔:三地,修八禪故。 四地焰慧地生一切智境界鈔:四地,無行無生行慧光故。 疏:五地,妙華藏者,華謂十種平等淨心故。晉 五地難勝地妙華藏經云「淨心華藏」。華藏者,以真、俗雙修,於 難得勝為因含藏故。 六地現前地毘盧遮那藏鈔:六地,般若現前,遍照普得故。 鈔:七地,有中殊勝行,修習一切菩提分,故名 七地遠行地普莊嚴地 普莊嚴。 鈔:八地,得無生忍,於三世間皆悉自在,得忍 八地不動地遍法界境界身 如空,念念入法流故。 鈔:九地,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力度偏增,具足 九地善慧地無所得力莊嚴 辯才演一切法為莊嚴故。 十地法云地無礙輪鈔:十地,十障已摧,十度已滿,三祇已圓故。 疏:後一義當等覺,說金剛喻定,壞散塵習故。 金剛智那羅延 等覺位既為等覺而說,明此位非小。言迴向者,約寄位 莊嚴 耳。他皆倣此。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