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隆合:玉器.收藏.艺术——植根文化生命力。
资深的老玉粉应该还对这尊叫《大爱如天歌》的羊脂玉观音印象深刻吧:↓ 喏,↑,就是这尊26观音山,重达25.5公斤,史诗般恢弘唯美的26位观音出行图,仙境佛国,大美无疆,令人震撼。 这是细节,琼脂凝光,光蕴婉藏 它的市场标价为:5亿元。当时是2012年,坐标武汉。 作品取名为《大爱》,耗时3年多才完成,几千万上亿的和田玉有人见过,近100公斤的顶级羊脂玉籽料也有人见过,但这座观音山竟然敢喊出“5亿”的天价... 所有的条件注定了《大爱》从一出世就要面对舆论的攻击。 “这无疑是噱头,是炒作,从来没见过这么贵的玉料...”这尊天价观音山被围的水泄不通,质疑的声音同样无处不在。 坐拥这块天价观音山的何先生表示既然面世,不标价不合适,“圈里的朋友说值好几亿,标5亿元不算高...没想卖,在武汉这是有价无市...” 何先生在和田发现这块璞玉的时候是80年代,老农开口就要20多万,这让当时每月只有40元工资的他悻悻却步;2006年他在新疆再次“邂逅”这块良玉,但价格已然飙到1000万,中间易主不知多少...回武汉,关金铺,这一次,老何豁出去了,毅然决然,抱得美玉归。 朝隆合注意到,这块天价料引发口水战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它是山流水料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羊脂玉籽料。 它告诉我们,羊脂玉山流水的惊艳存在,也再一次撼动和田玉籽料的地位 来看看作品的玉雕师怎么形容它:“整块玉料洁白无瑕,这么完整、完美的原料,真是非常罕见...和田玉的原料产于昆仑山雪线以上的区域,超过四指宽的玉石带就已经少见,这块玉料属上乘大玉料。它的玉质特别好,细腻程度和油度都非常适合雕刻,但产量非常少...茫茫昆仑山脉上千公里,它出无定处,只能靠机缘相逢。” 我们想,敢这样狮子大开口的,绝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资源稀缺”。 差不多在2012年左右,新增青玉出个20吨,而白玉只有2到3吨,而这其中又仅有10%能达到羊脂玉级别...和田玉价格一路飞涨导致白玉河被严重破坏,政府明令限制采挖让流入市场的和田玉原料将会更加稀少。 满目苍夷的白玉河 近些年来,民间热钱资本投到收藏品市场越来越多,顶级的好东西总是有限,被架高炒热炒高价似乎是必然趋势,优质和田玉料稀缺高位我们说的已然太多,“土壕”何先生显然深谙这一点。 但光凭“高稀缺”这一点就叫价5亿,未免太简单。 毫无疑问,“工”的重要性,在《大爱》身上创下了新高。 作品的玉雕大师是袁嘉琪,也是一个蛮“神”的人。有多神? 在《大爱》被一片口水包裹时,他的作品《观猎》标价一亿五千万,已有武汉买家出价... 《观猎》 “光画草图就不知道画了多少张,3年多的时间,磨了很久...”袁嘉琪本人更是直言:“《大爱》真要有人给5亿,也不一定出...” 2015年的“天工奖”金奖作品《大雪满弓刀》,就是出自他之手,貌似也是山流水(看来大师蛮偏爱山流水种,重玉质而非产地,管它长在山上还是河里,玉质好就拿过来雕,然后卖天价气坏你们这些籽料“骨灰粉”...):↓ 工艺火候如何,你们自己看,多说一句都嫌多:↓ 大师的亲工按照现在是要排队预约的,袁大师这种级别的,据何先生说每克在几万的级别...具体多少我们不知道,能确定的是:袁嘉琪的亲工,价格呵呵... 爱玉的人,手上有好玉的都想找好工,新疆河南的工相对便宜一些,最贵的苏州、上海工动辄上十万几十万的工钱,即便是这样,现在要找苏州、上海的工也要排队... 苏州工 海派工 ----------------------------------------------------------------
|
|
来自: 老刘tdrhg > 《4、瓷器/玉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