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研究生的中医之路(一)

 中医二羊 2016-03-19
 

说起学中医,我一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中医的世界。也许这就是缘分,这就是命运。

因为专业的原因,联合培养。上大学,一入学报道,我便随整个班级到广州一所比较有名的西医院校学习西医,是纯西医。课程包括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以及西医基础课,整个过程两年时间。这两年的时间纯西医学习,虽说是中医专业,但起码大学最初的两年是没有接触到一丝点中医的。

凉茶结

这期间接触到跟中医有关的基本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个是刚到广州来来读书,由于水土不服,广州也太热了。要知道贵州老家那边,没说四季如春,但也四季分明,夏天最高温度也就30几度,也只是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早晚还是比较凉快的。广州太热,初到广州,一晚冲凉不知道多少次才熬到天亮,饭堂的菜太清淡了,一点味道都没有,真是吃不下,睡不着。
图片

九月还没过,我就瘦5斤,更痛苦的是由于气候炎热和睡不好,我的咽喉长期肿痛,听本地的同学说,这是上火的表现,可以吃凉茶。把火去掉就好了,于是根据同学的推荐去一个叫王振龙的凉茶铺买了瓶黑乎乎的凉茶,还记得名字叫癍痧。一口下去,几乎呕出来,特别苦,从小到大没怎么喝过中药,刚开始那几口真是难以下咽。这哪是茶啊?分明是中药嘛!

图片
日子久了才知道,这凉茶就是中药,由于岭南湿热,这里的先民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了用凉茶来清热祛暑、祛湿。 由于长期在这样的炎热酷热又湿重的环境下劳作,没有这凉茶还真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环境养一方饮食。凉茶的经验后来被总结扩大应用,又发明了很多新的配方,许多身体不适喝对症的凉茶可以解决问题了。渐渐的凉茶在粤语里面也成中药汤剂的代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医”。

诶,一喝了那个凉茶,那晚睡觉好多了,第二天咽喉痛好了一大半。由于这样的体验,后来省事,直接去药店买那种可以冲服的凉茶,什么夏桑菊啦、溪黄草啦等等。刚开始有效,我就直接不喝白水了,因为喝白水都会喉咙痛,直接用这样的凉茶来当水喝。再后来。。。再后来就没有用了,另外发现一喝这些凉茶就胃胀,经常拉肚子,并且咽喉痛并不会缓解。

喝上凉茶一段时间后,脾胃变得越来越差,本来就没什么胃口,吃一点东西还胃胀胀的。咽喉又经常肿痛,自己去买消炎药和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来吃,一吃就拉肚子。最后不行了,咽喉依然经常肿痛,讲话都沙哑了,早上起来干得厉害,感觉嗓子里面结痂了一样。

慢性咽喉炎

没办法,最后跑去旁边的附属医院看病。挂了一个教授级别的号,排了一早上的队,好不容易排到,走进诊室,那个戴眼镜的教授叫我张开口,伸一个小铁勺一样的东西进入咽喉看了看,问我有什么不舒服,我说经常咽喉痛,早上刷牙想呕。他说这个是慢性咽喉炎。我说可以治疗好吗,都快半年了这个症状。他说先治疗再说,要是加重你过来喷喉、还有可以用激光治疗。我再想问,他说可以了,哗啦啦开了张处方,叫我去拿药,把我赶出诊室,从头到尾不到两分钟。

图片
我去交费,现金不够,幸好带了银行卡,排队交了费,刷了我423块钱。去药方拿药,才发现他开了一堆药,什么头孢,清热散解丸、清热利咽口服液等一共五种药。那时候也相信那位教授,毕竟南方医院是广州排第二的西医院吧,人家又是权威。乖乖的吃了药,坚持吃了两个星期,药还没吃完,咽喉痛一点都没缓解,反而是拉肚子,胃口越来越差,胃胀更厉害了。第三个星期剩下的药没吃,后来也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不知道是适应了还是不吃那些药和凉茶了,咽喉痛的频率反而少了。因为吃了凉茶和消炎药,咽喉痛没有一点好转我就不吃了,因为吃了还肚子不舒服,还浪费钱。没几个星期,诶~!我发现咽喉痛好像有缓解的迹象。再后来咽喉时不时还会痛,但我坚持每天早上起来跑步锻炼,没喝那些凉茶。偶尔会痛,不去理会它,没过几天自己可以缓解。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了中医和西医的经历。从那次看病后,我就对西医没什么好感了,花了我400大洋,差不多一个月的生活费,病一点都没治好,关键是那个医生也没有跟我说这个病治不好。还开了那么多药给我,怪不得我问他可不可以根治的时候,他吞吞吐吐的敷衍我。你看不好直接告诉我啊,要知道我只是个穷学生。

从那个时候,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学好医学,至少自己会少受点罪。
一次上医学伦理课,说到医患关系。老师问“为什么要学医?
我毫不犹豫站起来,气愤愤的说:因为我不信医生,我才学医。那个老师一脸疑惑:“你那么不信任医生为什么还选医学呢?
我冷冷的补了一句:”就是因为不信医生,不愿意轻易把自己身体交给他们才要学医。“虽然当初报大学添自愿的时候没那么想,但此刻的我真是这样想的。
那个老师一下子哑口了,我想他是对我无语了吧。


刮痧
刚开始到广州读书,水土不服,现在想起来是湿气啊。那时候除了胃肠不好之外,身体长期有一个状态,经常头身困重,怎么睡都睡不够,一闭上眼睛就是各种梦。而且阴天或者下雨天会加重,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这样的症状,家里人会用刮痧的方法,长辈用古铜器做成的刮痧器,在后辈上涂点茶树油刮出痧来就好了。
图片
同学也不会,我就去超市买了把瓷的汤匙,沾水,对着镜子刮痧。虽然很费力,许多地方都刮不到,但是刮了总比没刮好。有时候严重没胃口,又恶心,就用手在脖子夹出几条红色的痧来。那个时候同学们都很好奇,用怪怪的眼光看着我,怀好意的会关心的问:你脖子怎么啦?我开玩笑的说”被鬼抓的“,在心里苦笑,那种苦他们是不知道的。

图片



如法炮制,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感冒发烧啦,湿困啦,腹泻拉肚子啦、、、这些病一在自己身上出现就赶紧给自己刮痧,去药店买中成药,就这样挺过去了。误打误撞,穷人家的孩子,不信医,自己给自己调理,挺过来了,也算跟中医有了一次次的亲密接触。

再后来,我发现刮痧再吃点藿香正气丸会好得更快。
学西医的两年,西医学了没怎么用着,倒是误打误撞,跟中医有了亲密的接触。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的好辛苦,那个时候要是懂中医就好了,要是懂一点经络穴位、懂一点汤药方剂,自己就不用受那么多苦了。可惜那个时候不懂,对中医没有任何概念。只是误打误撞,跟中医擦出一点点星星之火。
再后来自己给自己调理,用艾灸、中药、中成药把自己慢性咽喉炎调理好了,那是后话了。


未完,待续。。。。
养阳医斋 二羊出品 
微信公众号:yytcm100

中医@2羊

———–一只杏林的小菜鸟,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绝学。

中医学习交流、中医资料分享qq群: 392890374

原文载于:中医二羊 [http://535070013.qzone.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