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该如何思考问题

 可遇不可求的 2016-03-19
  如果单纯谈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能讲出一些好的观点来。我们这里还是从传统《内业.》道的知识来说明人该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内业与养生》一讲里面,我们讲到过 “敬守勿失”,就是遇到问题要抓紧了,不要让问题跑掉了。通常来讲,人一天要遇到很多问题。可是有多少是自己认真的处理分析的呢! 往往都是问题在自己这匆匆而过。就是抓不住。 要想不让问题跑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守住问题不放,怎么守的住呢! 就是要恭敬,对待自己遇到的事情要恭敬。

  所以,思考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问题抓住看明白,怎么抓住,就要守住,怎么守住,就要做到恭敬!为什么恭敬就能守住呢! 因为恭敬可以使得人神气稳定不散,所以能守得住。如果还想知道为什么“恭敬可以使得人神气稳定不散”,在这里暂且不要去探讨了,知道这么回事就好。还是回到今天要说明的问题上来就是“人该如何思考问题”。

  接下来,问题抓住了,要做的是要把问题往好的方向去处理,现实的说法就是立场问题。这个立场要符合一个原则就是“善”,内业上的说法“守善勿舍”。善这个概念,和现实中理解的善还是有区别的,内业里面的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在里面。不象通常说的“哎呦,你真是个大善人哦~!”,内业里面的善,大致意思是积极的,上进的,发展的。等等!首先有个善念,就可以引导自己把问题往积极的方向去处理。总不能让事情往消极的方面去发展吧。所以“人该如何思考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守善勿舍”。

  现在问题在手,又想积极的去处理。怎么看待问题呢!内业上有句话“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就是讲,人,是由精神和形体结合而成的。其实人遇到的事物都是有外形,有原理的。比如说。用的电脑出问题了。就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去找问题。这个硬件就是形式,软件就是精神。如果在企业生产上有问题了。如果作业方法和机器状态和人没问题,那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了。作业方法和机器状态可以理解是形式,管理就是精神境界的事情了,所以,精和形在现实中先分析清楚。所以,“人该如何思考问题”的第三步,就是分清楚问题是出在硬件上,还是出在软件上。

  不论问题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怎么来处理呢!内业上讲到,精和形要做到“和”才可以生存。什么叫和!内业上讲“其精不现,其征不丑”。精是精神类的东西,征是形式的特征。丑是类似的意思。就是讲,遇到问题,不要用以前的精神状态来考察现在的问题,不要以别的类似的形式的东西,来判断要处理的问题。就是说不要以过去的经验办事。此是此,彼是彼。当然“其精不现,其征不丑”还有更深的意义,暂且就不去探讨。我们还是回到今天要说明的问题上来就是“人该如何思考问题”。

  打个比方说,如果面前提供了一桌子的好菜,怎么来吃呢! 有的人是这样的。看到有几个菜,是以前品尝过的,很好吃,他总是去吃那几个菜。别的菜的味道他就吃不出来。这是没做到精不现; 有的人这么吃,看到有个菜以前都是蒸着吃的,这次是煮的。结果就 没吃这个煮出来的菜,他就没尝到这个煮菜的味道。这是没做到征不丑。现在让这两个人来评价这桌菜的好坏,他们能做的公正吗!当然不能了。所以,“人该如何思考问题”的第四步,就是不要凭借经验做事情。要做到和。

  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不受任何情绪干扰的来处理问题了,做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可是事情总有难有易的,那遇到真正的难题怎么办呢! 一方面非得解决,一方面又解决不了。这个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就是不要抓住问题不放,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守住一个难题不放松的时候,外面就因为感到无法解决而觉得空虚,心里呢,也会被问题困住不得解脱,原文“内困外薄”这样下来会没有生气。按照内业的做法,是停一会,内业上说的叫“止”,总结一下,接下来再做,原文“思之重思之”,这么做,不仅不会没生气,反而底气会更充足。思考问题的效果也很好,内业上说“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精气之极也”。就是讲,这么来思考问题,就象有神仙帮助一样,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所以,“人该如何思考问题”的第五步,就是为了防止伤害到身体,思索问题的时候要思之重思之。

  这样下来,问题分析的有结果了。有结果之后也要注意,不要以为分析完成了就了事了。还有重要的一步要去做,就是分析结果出来后,要回到开始遇到的问题上面想想。是这么个问题发生了这样许多的事情。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步呢!内业上有个“反”的概念。反的简单解释是问题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更深的意义。在这里暂且不要去探讨了,还是回到今天要说明的问题上来。就是“人该如何思考问题”。从今天讲解的问题来说明为什么要反。 这里的要思考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形”。思考的过程理解为精气的运动。上面说到, 精和形做到和才可以形成新的形体。所以想的结果要回到思考的问题上来。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如果不回到思考的问题上,就是精和形不合。给人分散的印象。

  如果还想知道止和反在作用,也不用另外举例子说明了,可以看看我今天的讲解过程,上面几次说道“在这里暂且不要去探讨了,还是回到今天要说明的问题上来”。就是一止一反的做法。这样给今天的主题说明的很精密。不会有分散的感觉。就是做到精和形的统一。

  这次我们从内业的角度,探讨了“人该如何思考问题”这个主题,首先要有问题去想,有问题提供去思考是上天在关照你,不要以为是麻烦,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自己的境界就提高了。怎么抓住问题来想,就要做到恭敬; 要想把事情往积极的方向去思考,提倡守善;为了正当的不受任何干扰的去分析问题,就要做到和 ;事情都是精形的结合,所以分析问题也要从精和形两个方面去考察;为了防止思考问题给自己带来损害,要求做到止;还有最后一步,反。是为了精和形的结合。

  现在人们的文化程度都很高,在接触到古典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会有疑问,为什么要那样去做?内业里面都是讲道理的,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个欲望。我们敬守德育培训班,会逐步的介绍古典传统文化的原理。如果有机会再和儒佛道的思想结合起来想想,意味更是无穷无尽。了解了这些道理后,对当代的社会文明建设会有更好的辅助,欢迎对此感兴趣的个人团体一起探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