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藏| 历代名家画松集锦

 cxwjl 2016-03-19



  在中国“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如文同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画中运用,也有单独画松成幅的。竹是文同笔下的“常客”。梅的画法在杨无咎时创出后,后世画梅能手也层出不穷。到赵孟坚时才把松、竹、梅放在一起,创“岁寒三友”之格。宋以后,“岁寒三友”也常被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或是用石块、柏树代替梅或松树而组成岁寒三友图的。



宋代



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马远 岁寒三友图

宋 马麟 静听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李成 寒林平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郭熙 双松图



元代


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 吴镇 双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明代


戴进 墨松图 纸本水墨 纵29厘米 横294.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瞻基 万年松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 东林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徵明 古木寒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苍松片石图

明 戴进 长松五鹿图 台北故宫藏

明 唐寅 山路松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九夏松峰图



清代


清 郎世宁 花阴双鶴图 台北故宮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