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技术:兔黄尿病

 我心飞扬695 2016-03-19



    几乎每个兔场都发生过仔兔黄尿病,养殖户被动地治疗患病仔兔,而不知“防重于治”的道理,结果造成成千上万只仔兔死亡。曾因产仔箱的垫草不清洁,导致仔兔先后感染了黄尿病。


    在医治该病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


1、病因仔兔黄尿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并且在健康仔兔与患病兔的高度接触时也会引起发病。如,生产中出于保温的考虑,常把产仔箱叠起来,上面排泄物常会流入下面的产仔箱。如果某个产仔箱的仔兔患黄尿病,则下面的几个产仔箱就极易会被感染,导致其他仔兔发病。这种途径传染发病的仔兔,其母兔并没有患乳房炎。因而并不像许多人简单认为的,仔兔黄尿病和葡萄球菌感染母兔引起的乳房炎,仔兔吸食了患乳房炎的奶汁后发病。本病的诱因主要有:产仔箱、垫草不卫生;母兔饲料营养太高,奶水过浓,仔兔吃了消化不良;仔兔吸吮了患有乳房炎的乳汁等等。


2、临床症状3-15日龄的仔兔最易患黄尿病,常常全窝发生。仔兔患病后粪尿为黄色,肛门和后腿粘污淡黄色腥臭稀便,产仔箱潮湿。病兔昏睡,虚弱无力,有的肛门阻塞。不医治死亡率很高,可达100%。认真治疗,措施得当,治愈率可达50%以上。


3、病原本病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成阳性,常不规则排列为葡萄串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