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llm个人图书馆 2016-03-19

在《尘埃落定》之后,阿来又陆续推出了几本以藏族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小说。

《瞻对》就是其中一本。跟《尘埃落定》、《格萨尔王》不同,阿来的这本“小说”,减弱了想象力的成分,更像是历史的小说化书写。

瞻对是什么?瞻对是一个地名,今日的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

从乾隆9年开始,到光绪29年,清朝政府六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川藏双方为此地的归属权相互争夺;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

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宗教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这个地方,将此地搅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瞻对!

瞻对是康巴的地界儿,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

两百年来,内陆跟瞻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在《尘埃落定》里,我们已经熟悉“土司”这个词了。

从元代开始,就有了“土司”这个官职名。中央政府封一些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为“土司”,授予他们“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等权限。当然,人家本就有权势。但非得经过这么一次册封,有了印信,才名正言顺。

土司们像是一只风筝,非得挺高、挺远,但那根摇摇晃晃的线,始终在看不见的东方统治中心里握着。

不错,“瞻对”也是归土司管理的。为了不使土司一方坐大,清政府册封了两名土司,分别管辖上瞻对和下瞻对。

那,瞻对怎么跟清政府掐了起来呢?事情,要从一次抢劫开始说。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大清国如日中天。

就在这一年,川藏大道上,有36个人被瞻对藏人抢劫了。

瞻对人民风剽悍,抢劫成风,背后又有土司的公然支持。那个年代,客商遭遇抢劫是常态,官府也莫可奈何。然而,这次瞻对人抢错了——这是一众清兵,是清政府的维稳小支队。普通刑事案件,就这么上升为了反政府武装袭击。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这事儿一报上去,乾隆爷大怒,命令川陕总督庆复出兵剿灭首恶。

然而,当时的盛世大清,也有着不少隐患。体制的腐败,导致官僚无能、兵不能战。庆复领命了半年,大军居然还未抵达靠近前线的四川。

终于……清军浩浩荡荡地进入瞻对了。PS,一路上要钱要粮N次,让乾隆略有些崩溃。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上瞻对的土司肯朱,还是个襁褓中的小儿。一看大军压境,肯朱的叔叔和母亲就先投诚了。

下瞻对的土司班滚就没那么好对付,两边就打打打,一直打到了1746年。期间,庆复不时上报一些小胜利,但乾隆回复得不客气,你首恶没擒住,报这些有什么用?

到了六月,庆复上奏了:土司官寨被拿下了,反政府的班滚和他的一干亲眷六七百人,统统都被烧死在官寨里了!大胜!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此刻却觉得有点不对劲:啊,就这么结束了?就这么简单?但庆复和其他军官全都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烧死了,真就是烧死了。

于是,乾隆这才一一论功行赏,大摆庆功宴。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结了?图样图森破!

1747年,大金川又闹事儿了!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侵占了其他土司的地盘,又诱夺了小金土司的印信。刚在瞻对战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乾隆不想打,让还在四川的庆复和另一位官员纪山对大金川土司劝谕警告。

结果无效。为维护国家秩序、朝廷颜面,乾隆也只好兴师问罪了。

一边布置征剿大金川土司战事,一边乾隆听到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班滚还活着!

原来,当初官员们觉得班滚实在是难打,商量一通,谎报死讯,就当这事儿结了。可是逃了一命的班滚非但不销声匿迹,还派兵攻打曾协助清军的上瞻对土司肯朱。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此时,金川前线,足有三四万人的清朝大军面对只有几千丁壮的大金川土司一筹莫展。僵持了将近一年,最后,是保举过莎罗奔的名将岳钟琪率不多的亲兵进入土司官寨,说服莎罗奔在军前请降,大金川战事才告结束。

大金川土司这一投降,坦白从宽,被予以优待,班滚一看,咦居然投诚有好吃,也主动跑了出来。事情彻底露馅了,但为了维稳,乾隆还是宽恕了班滚。但关押在牢狱中的庆复就没那么幸运了:被赐自尽。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一转眼,嘉庆朝到了。

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瞻对这个名字,第三次出现在了大清奏折中。这次的主角,是中瞻对土司洛布七力。

这次跟上次相似,洛布七力跟章谷土司为抢夺领地,打起来了。清军派遣了一名低级军官邓启龙来调解,居然被洛布七力击伤。邓启龙官衔再低,也代表着朝廷,这一次,大清又被“啪啪”打脸了。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然后,历史一模一样地重演了:嘉庆派兵攻打瞻对,军队上奏说洛布七力被烧死了。但不久,又有奏折说,洛布七力还活着,而且等清军一走立马就杀了投诚的头人。

嘉庆下令彻查,结果,军队负责人、成都将军常明恰好病死了,军队中其他人一口咬定洛布七力就是烧死了。之后,洛布七力也没再出来蹦跶过。那就当他是被烧死了吧!

几十年后,道光朝到了。关于瞻对的奏折,又摆到了皇帝面前。可以想象,道光帝的内心是崩溃的……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这次的主角,是洛布七力的儿子贡布郎加。

这个贡布郎加一出生,就被藏传佛教的高僧视为恶魔转世。他打小就率领着一帮熊孩子,打架斗殴,偷盗抢掠。洛布七力被杀后,贡布郎加迅速扩充自己的领域,一手联姻,一手大棒,兼并了不少土司的地盘和百姓,势力越来越大。

主要是,贡布郎加的手段太魔性了:一旦攻入对手境内,便抢劫财物、奸污妇女,把败阵的土司们要么扔进河里要么推下悬崖,连其祖先尸骨也一并销毁。这么一来,幸存的土司头人们惊惧不已,纷纷给清廷上书,寻求保护。

1849年,道光皇帝命令四川总督琦善出兵“剿灭野番”。跟以前一样,瞻对山险水恶不好打,两边陷入胶着状态,这还是客气点的说法。琦善打算谈判,送去了土司印信、号纸、官服、顶戴,不料这些东西被贡布郎加一并抛入江中——他的野心极大,不仅要跟清朝干,还要灭掉周边所有土司,一统康巴。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短短两三年,贡布郎加统一了瞻对全境,清廷所封的上、下瞻对土司都被其消灭。

这时,道光皇帝已经去世。坐龙椅的咸丰皇帝拿他没辙,也没下令出兵。

一转眼,贡布郎加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他野心越发地大,放出狂言,要攻打拉萨,把大昭寺的“觉沃佛”抢到瞻对来,同时率兵打下了同为康巴属地的“里塘”(今理塘县),跟着进攻巴塘。巴塘如果被拿下,西藏的噶厦政府就危险了。

于是,噶厦政府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了书。藏兵跟清军一起,开始联合围剿贡布郎加。据说,西藏那边还让一些寺院做了法事,祈祷攻打能够大胜。不知是法事起了作用,还是习惯高原反应的藏兵们更为骁勇,贡布郎加节节败退。

最后,官寨被藏兵点燃,贡布郎加的妻儿都被烧死,而明明也在寨子中的贡布郎加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离奇地消失了。

传说他逃到了青海,至今,青海仍有他的后裔。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1889年,清廷已经进入摇摇欲坠的尾声。

这一年秋天,因派驻瞻对的藏官青饶策批无比贪婪,对百姓残暴异常,铁匠撒拉雍珠和本地僧人巴宗喇嘛等领导的反抗藏官的暴动全面爆发。

在拿下藏官后,撒拉雍珠拥立一个牧羊人为王——这位叫贡布确邛的牧羊人,是贡布郎加的孙子(怎么又是你!!!)。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其实,这次的暴动只是反对贪官苛政,和此前几次反抗朝廷统治性质大不相同,但清廷却不顾瞻对方面的一再申诉,谕令成都将军歧元、总督刘秉璋派兵镇压。

撒拉雍珠在造反之前,就曾号令手下人不得抢劫衙门、伤害百姓,“以待汉官”。他没想到,自己满心期待着的“清大人”来是来了,却不是帮百姓做主的,而是来杀他们的。最终,他被已投清的亲侄子杀死,贡布确邛也在战乱中被杀。

这是清廷对瞻对的第五次攻打,也是最轻松的一次攻打。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六年后,瞻对地面又有事情发生了。

这是1895年,噶厦政府派来的藏官对堆多吉率领藏兵,越界吞并明正土司领地。四川总督鹿传霖将此视为对中国领土的侵犯,率兵征讨。战事倒是十分顺利,不久,叛乱的“番官”呈缴大炮五尊,放出羁押明正、革什咱、德格、霍尔五土司和他们的部众,“三瞻地面一律肃清。”

然而,当时的大清已进入衰朽末期,对瞻对的善后,力不从心:鹿传霖提出“改土归流”的设想,结果遭到去职;凤全想继续改革,又命丧理塘;赵尔丰胸怀“治边六策”,与西藏张荫棠、联豫励精图治,“使得藏地一改上千年的沉闷,局面焕然一新”,然而又碰上辛亥革命,最终丧命于军阀刀下。

2分钟get大清和康巴200年相爱相杀史 快读阿来《瞻对》

民国来了。一时间军阀割据、战火频发,“五族共和”的美好口号下,是边局的糜烂——已改名为“瞻化县”的瞻对,仍然战火不断。

但在红军长征经过瞻化时,奇迹发生了:当地豪强也试图抵抗,但几乎没有过一场像样的战事,都是稍一接触就败下阵来。又过了十四年,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仅派出一个排,未经战斗就解放了瞻化县城。

至此,这个历史上极其“生顽的铁疙瘩终于完全熔化”。

———————————我是剧终的分割线————————————————————

阿来在《瞻对》这本书中,留下了很多疑问:清朝官员为何会自上而下地腐败?清朝军队为何会战斗力如此之弱?为何清末出现对川藏治理颇有建树的官员,最终却都没落得个好下场?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双方都有悲壮的浴血奋战,但这理念是否值得?……

这些历史的隐忧,最终落地的还是当代。如何治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如何整饬一支真正有战斗力和坚定信念的军队?这些,大概都可以借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