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家分享我对新高考的一点思考,以及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新高考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 大家知道,我们这么多年,孩子们要学什么考什么,其实都是被动的。
比如说某位同学物理成绩或者化学成绩很好,生物成绩一般,但是他的历史成绩又很好的话,如果用现有的考试模式,他的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把生物拿下。
很显然,新高考文理不分科,7选3(浙江模式),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其次,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高中3年,其中有2年,什么时候参加考试,考什么,学生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自己。这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尊重。
从学校来讲,有这几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1. 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
就学生而言,他要开始思考,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未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而学校也因此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做相关的指导,让他们了解大学的专业,社会的职业。
▲2. 由学什么考什么,到“一人一表(课表)”
这在曾经是一种奢望,但现在已成为现实。
我2000年到浙江杭州二中,那个时候杭州二中的选修课程已经非常多,到现在为止,杭州二中已经有近三百门选修课程。我曾经去过美国华盛顿的一所科技高中,看过他们的课程计划,这所只有几百人学校的校长,给了我一本厚厚的书,他告诉我,这所学校只有三百多个孩子,但是开了七百多门课程。
换句话说,他们至少每一个孩子可以有十多门课程。我那时候就在想,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有这样一种可能,让孩子有多选择性,并自主地、从容地学习。现在我们也逐渐在朝这个方向走了。
▲3. 分层、分类、分项,做好计划
分类。“选择”作为高考方案的基本逻辑点,倒逼着学生“小鬼当家”,通过走班选科找到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通道。
以前我们只有文科、理科两大类。现在我们7选3,有35种组合。
目前杭州二中根据学生的选择看下来,学校产生了27种组合。60%的学生选择了理化生组合,15%的学生选择政史地组合,学生们都各展其长。
我注意到有一个孩子的选择是这样的:物理,技术和政治。为什么他选择政治呢?后来我知道,因为他非常喜欢读报,比如参考消息等,家里也从小订阅了很多的报纸。
分层。对杭二中来说我们是这样分层的:第一层,大学先修课程。第二层,瞄准211大学的课程。第三层,就是瞄准重点大学的课程。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非常顶尖优秀的孩子有机会得到适合他们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大部分孩子也得到扎扎实实的成长。
让能飞的先飞起来,让会飞的飞得动,让还不会飞的在学校带领下走。
分项。就是要展现优势,多样发展。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玩”。玩创意,玩科技,玩社团。
杭州二中有几百个社团,比如我们的课本剧,通过大量的剧本学习和演练,再通过肢体表演,学生的学习非常深刻。
教育的理性就是抓住学生成长的规律。人的成长不是比赛。
我认为,校园中要有灵动的东西,因此我们非常鼓励和支持老师、学生创新创意的发展。 新高考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教师面临双重挑战 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有没有学生选你,教师面临着双重挑战。
自由选师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受欢迎?有没有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这对老师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成长。
目前,我们这么长时间观察下来,学生最喜欢以下几类老师:
第一类,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又特别爱护学生的。
第二类,充满青春的活力,有热情,颜值高的。
第三类,有自己独特人格和气质的。
而那些拼名气、拼高考和竞赛成绩,喋喋不休的老师,要赢得学生或许有困难。以前我们的老师,只需要把分数提上去,而现在的老师,要当学生的成长导师。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顺应这种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就学生而言,要“小鬼当家”,就老师而言,要赢得双重挑战,对学校而言,做好规划。 新高考带来的第三个变化:问题在所难免 当然,所有的变革都是伴随着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
首先,就是学生学业负担有所增大。以前学生能够玩两年,学一年。比如说我们的社团活动,高一同学们一进校,学生像燕子一样飞到他们想去的社团,社团参与率非常高。
在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现在他们在高二就必须要考虑考什么,选什么,两次考试对学生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我们发现很多社团现在报名率没以前高了。
其次,我们的学生家长,当然也包括部分学校,怂恿学生玩“田忌赛马”,部分学校还安排“卧底”去打听别的学校报考某门学科的人数,形成“错位竞争”——你不考的时候我去考,学生和家长去打探如何错位,这也是当初的政策设计者所没有想到的。
当然,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场地不够,教师编制不够等。但是我相信遇到问题,我们肯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也给所有校长们三个建议:
▲把课程理顺——我们经验是,把必修与选修打通,把国内与国外对接,把线上与线下互动。比如我主张用必修带选修,用大学先修课程带动学生学科课程。
▲把平台理顺——重点即为四个“+”:互联网+、自创体+、俱乐部+、大数据+。
▲把教师队伍理顺——这一点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考虑做法。
最后,分享三句话给大家。
第一句话:能够多学,尽量多学。
第二句话:能够不放弃尽量不放弃。
第三句话:能够坚持到最后,就坚持到最后。 (本文选自新学校研究院-校长会推荐)
叶翠微,1959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获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领导学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曾先后出任湖北省沙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中学校长。2000年应聘到杭州,全国十大人气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生物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育学硕士导师。现任杭州二中校长。 延伸阅读: 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犀利观点解读“新高考” 文|何桂锦 在2014年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第27次学术年会上,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为与会的135所中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带来了题为《新高考制度下的应对策略》的报告。针对将在2017年实施的新高考方案这一背景,叶校长在报告中分别从“浙江新高考方案是什么”、“新的制度引发了哪些新的挑战”、“如何面对新挑战”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陈述与阐释,为与会代表们提供了详实的新高考制度信息,并对由此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应对观念和实施办法。 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的教育顶层设计 叶翠微校长表示此次基于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规划,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最全面、最系统、最重要、最复杂的顶层设计。浙江省新高考招生制度基本特征表现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统一高校招生,相较于以前的变化是不再分文理科,“语、数、外”三门设为必考科目,另外还有七门学水平考试科目可以任选三门,且与外语科目一样可以考两次;第二种是高职提前招生,第三种是单独招生,这两种模式都是针对职高的学生;第四种是三位一体模式,即高考成绩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学业水平成绩占百分之十,再加上考生所报考大学(211及以上)笔试面试成绩,目前已有浙大、复旦等大学明确表示会参与进来。这四种模式让原本“精英优先”的高考遴选方式转变为“各有其法”的多种可能性,由“统一配菜”变为学生“自己选择”,由“成人主打”变为“同学主导”。 学校“一校一面,价值重塑” 教师双岗双职还需深度学习 同时,报告提到这些变化也给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带来了各方面的新挑战。首先,学校需要由“千校一面”向“一校一面”主动转型,如学生产出瞄准211及以上高校的“卓越型”,限于办学历史、生源师资力量而应学生需求而开设课程的“综合型”,以及主要解决学生稳稳当当走进高职院校的“应用型”。随后,以杭州二中为例,叶校长分享了一名高二女生发起的舞蹈专场引来七百余人围观以及30多名高三学生历时7个月26天准备一出电影音乐剧的案例,还有中科大少年班人才产出因素分析中对“德”的重视,从“学生终身兴趣培养”、“学生卓越研究能力培养”、“对美的向往”、“德有多高,行有多远”四个逻辑点论证阐发了“卓越型”学校的核心观念即“价值重塑”。 其次,教师则面临学生择师抢课的考验,并扮演双岗双职的角色即学科老师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老师,在杭州二中从高一开始每一位老师至少指导15名学生。此外,完成高考学业要求的同时,老师还要回归学术,进行深度学习,为与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做好衔接工作。 学生自主独立早作生涯规划 家长目光放远关注报考专业 对于学生而言,拥有了自主独立选择的机会。一个学生一张课表,在同质化的学习中走向差异化发展。并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以报考专业为导向,根据兴趣、职业愿景、自身比较优势尽早做出生涯规划。当学生发现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后,应将强项实现最大化,以长扬长,积极应对,及早准备,如通过参加必要的学科竞赛,提升学科能力,提前实现保送、预录取,或选择三位一体的考试模式,或选择自主招生的途径赢得高校入场券。 对于家长而言,叶校长提出了应将“眼光放远”,虽然水平考试是在七门中选择三门计入总成绩,但不应放弃余下的四门科目,否则将会“hold不住”高考之后大学中的研究型学习,应“尽量多学,尽量不放弃,尽量做到两个兼顾”,“现在的放弃意味着永远的放弃”,要同时考虑“拿到大学入场券与走进大学后高水平学习”,更加理性地对待新的高考模式。同时,家长还应与学生形成认知共同性,把自己也置入其中,关注在我国高校开设的506个专业中孩子所要学习的专业,及其开设院校和教育、就业状况。 报告的最后,叶校长特别为学校迎接挑战指出,应该做好的三件事:“课程引导力应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管理再造成为学校常态”,“数字支撑平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课程体系成为了“有头(办学定位)、有脑(育人目标)、有骨架(选修、必修)、肌肉(生命课)、血管(课程资源)、皮肤(课程特色)的生命体”,并会有质量监控保证,同时还能实现教学资源充分共享。 (本文选自腾讯大成网·教育频道) 延伸阅读:
学物理一定能够要学会去总结方法和技巧,意识,意识,意识!!! 打仗不能玩儿楞的,学习也不能使蛮劲儿!!!! 物理本身就是一个规律性特别强的学科。 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作为学生的你来讲,你也要有意识地去总结方法、规律和技巧。 作为 我们为什么要学物理知识呢? 有这样几个方面: 1、通过学知识可以增加我们的眼界,开阔我们的视野; 2、通过学知识来锻炼我们对知识的认知、捕捉、吸收以及运用的的能力,上升一点说就是学习力; 3、通过学知识来训练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 4、今天学的知识可能是将来生活中的必备。如果将来大学的专业学建筑、设计、工程、医疗都会用的到。 诸多好处很多很多。但是不论如何今天在你学习初高中物理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总结:方法、规律、技巧。注意我强调的是意识层面。 我举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有个题型叫步骤型实验题,5-7分,在实验题的最后一道考察,属于中等偏难,需要学生写的字比较多,几百字不等,很多同学都不喜欢这道题,答完了像小短文一样。很多孩子都没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其实这里边也是有规律的,只不过大家都在忙于做题,写作业,没有去总结。一方面这样的题目时候考察目的性的,另一方面答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有流程。 之前有一个同学,最近的,学校老师留了20多页的步骤型实验题,上边有题,有答案,让会孩子回家自己看。回家看字肯定是认识的,但是做题千道不如一招在手啊!做再多的题目如果不总结,在做新题还是得现思考,每个长的都不太一样。孩子也问,在碰见新题如何答? 其实大家都有这个顾虑,如果靠题海战术,你平时做了那么多的题目,但是中考高考的那道真题你肯定做不到。很多人说:我能押到题呀!其实也就是押个类似的就不错了。 然后我给学生讲了解步骤型实验题的五大步骤,结果讲完之后孩子就会了,可以说茅塞顿开。 其实想说明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就是任何题目都是有规律的,都可以找到方法和对应的解题技巧。比如步骤型实验题,我可以给你讲五大步骤,你就会了。 我告诉大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知不知道,规律就摆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比如,我们的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学,高中还要学 这个牛老头折磨我们好几年,让我们觉得很痛苦,围绕这 这里的所说的客观性,我们初高中物理的题目中也是一样的,方法技巧是客观存在的,你可以去总结。 越是难的题目越是有方法规律和技巧。关键问题是你总部总结,你有没有总结的意识。这个很重要,你不知道不等于不存在,今天说的重点是你要开始有这个意识,意识,意识!!! 比如遇到常考的题型而且是难题,你就得想:这道那题里面有什么样的方法技巧,有什么样的规律可寻呢?有总结的意识,可能你总结的方法和技巧不是那么太好,这个没有关系。 我们现在的手机系统,比如苹果的都已经是9.0以上的版本了,但也是从刚开始1.0的版本开始的!!!道理就是你得有一个雏形,方法技巧的雏形。 我作为物理老师来讲有很多的方法技巧,比如:解电综的4个大步骤,解电路变化的两句话,解杠杆问题4句话,解步骤型实验题的5个步骤等等,都是我总计的方法和技巧啊!但你好知道我今年已经工作9年了,当我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什么方法和技巧,但是我有意识去总结,我知道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得靠人去发现它。 刚开始总结的方法就是个雏形,跟现在的大不一样,但是每一年我可以升级更新它。去强化它,塑造精炼。 今天某个同学再上我的课都是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方法和技巧,学了绝对管用啊。比如初二力学固体压强部分有个题型叫层叠问题,把A叠在B的上边,然后再反过来,让求压强之比,这样的题目稍难,很多同学做一个题都很费劲,每做一个都现思考。其实这些题目都是一样的,我给学生讲了4个步骤,轻松搞定。每个题目都是一样的规律。这4个步骤就是这个题的解题规律。 我在课上给孩子讲难题我都会明确两个目的:1、这道那题原来你不会,但是考试重点考,讲完之后首先证明你是能会的,你有这个能力,很多孩子都没自信,遇见难题没底气,那我就证明给你看,你是能会的;2、难题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我亲自演示给你看。目的就是让我所教的学生除了学到知识,也要学会如何学习。琢磨一下学习本身这个事儿。 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技巧、知识都是暂时的,从长久的意义上来讲,培养我的学生来上升到学习能力这个层面上。 如果你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初中学会总结,高中就会收益,大学,乃至一生都会收益匪浅。总结归纳的好习惯机会伴随你的一生。无论是将来的工作、学习、甚至爱好,哪怕是游泳、跑步都是有技巧的。 物理就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从满规律的, 那么有了这些定律干嘛呢?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改造我们的世界。你要知道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能违反的,利用规律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样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而创造的前提之一就是你得有一个总结的意识。如果没有何谈创造?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规律。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砸在了你的脑袋是,你觉得好疼啊;或者说今天我正好渴了,真好有苹果落下啦,咖吃咬了一口,好甜呀!你觉得自己真幸运,仔细一看,里面有一根虫子,你立马觉得很倒霉。再仔细看,发现里面的虫子只剩半只了! 同样的事情被 总结,有意识地去总结,希望你已经开始总结了,因为学习真的不能使蛮劲,玩儿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