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渔业生产队 2016-03-19

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是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最大个体达35千克以上,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有养殖。但在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极易暴发性地发生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100%。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霉病,又称覆棉病、水棉病或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以早春和初冬水温13~18℃、水清瘦、鱼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病较多。水霉菌感染鱼体没有严格的选择性,从幼鱼到成鱼均能被感染,且极易发生传染并迅速蔓延,造成大量鱼死亡,危害特别严重。

    早期感染的斑点叉尾鮰急躁不安,常与池壁或其它固体摩擦,体表分泌大量粘液,但又无明显症状,仅在病变部位呈圆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从伤口侵入,并向外长出,其身体的尾部、头部吻端、躯干及鳍条病灶处均会长出或小或大簇生的黄色或白色棉花状菌丝体,上面附着污泥和藻类,形成棉絮状的覆盖物,俗称'生毛',进而表皮肿胀、溃烂、坏死或脱落,食欲减退,鱼体瘦弱,游动无力,最后衰弱而死亡。

    对病变部位做压片处理,以显微镜检查时,可观察到水霉菌细长而分枝的菌丝,只有少数种类的菌丝不分枝,菌丝的长度可达3厘米,柔软,成簇生长,有的在菌丝的末端还能够看到孢子囊等。如要对霉菌种类做进一步的判断要进行菌丝培育后进行鉴定。

    二、病因分析

    水霉病是由于真菌感染所致,其种类较多,有水霉、霜霉、水节霉等,以水霉最为常见。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淡水、半咸水或潮湿土壤中,腐生于腐败的有机质上,于13~18℃时最适宜生长、繁殖,其有两种生殖方式,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在水体中进行,而有性繁殖则在鱼体感染后于鱼体体表进行。

    斑点叉尾鮰体表无鳞,在拉网、运输、装卸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工具毛糙,极易造成斑点叉尾鮰皮肤擦伤,在体表组织形成病灶;斑点叉尾鮰具有硬棘,在抢食或繁殖季节为争偶易相互刺伤形成病灶;同时由于斑点叉尾鮰体表无鳞,极易被鱼波豆虫、毛管虫、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寄生于鳃部或体表,破坏鳃部或体表的组织形成病灶。在这种情况下,水霉菌游离在水中的游离孢子就会从病灶侵入感染鱼体。

    水霉病的发生大部分是因为这种紧迫造成的二次感染,水体中的水霉菌游离孢子伺机附着于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菌丝吸取斑点叉尾鮰皮肤内的营养萌发,迅速生长。菌丝的一端象树根一样着生于鱼的皮肤上和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露在体表外面。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在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水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对机体产生刺激分泌粘液,粘连在'白毛'上,并粘附着水体中的一些悬浮物、藻类及淤泥等,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

    鱼体寄生了水霉以后,由于菌丝吸取鱼皮肤和皮肤组织内的营养,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鱼体质很快瘦弱。且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甚至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并于末端成熟形成孢子囊,放出游离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造成其他鱼类的感染,形成暴发性的鱼病。

    三、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治水霉病的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1.鱼种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淤泥过深的池塘应清除淤泥,使淤泥深度在10~20厘米。如果淤泥过深而受条件限制无法清除,可以施入生石灰150千克/亩,再用旋耕机将生石灰旋入淤泥中,以彻底消灭水体中的水霉菌菌丝和游离孢子。

    2.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亲鱼的引进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前鱼种可用30~50克/升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消毒;成鱼可用四烷基季胺盐络合碘消毒。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2~3天,每天1次。

    3.调节和改善水质。池塘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水体的溶氧在4.5毫克/升以上,pH值为6.8~8.5,透明度为35~40厘米。每15天换水1次,换水量约为池水总量的1/3,保持池塘水色为茶褐色。抑制水霉菌滋生,达到预防效果。特别是针对越冬池塘,要尽量提高水位,以防止鱼体皮肤冻伤。

    4.加强饲料投喂,增强斑点叉尾鮰抗病力。斑点叉尾鮰蛋白质含量要求必须达到34%~36%,一般水温在10~36℃的情况下均可投喂。特别是在越冬前要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同时每千克鱼用维生素E0.3~0.6克(每天2次,3天一疗程),必须将饲料投匀、投足、投好,保证斑点叉尾鮰有较强体质,增强其抗病性。

    5.定期泼洒药物预防。选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鱼药,外泼内服相结合。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每次用量为15~25毫克/升;每半月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剂,使池水药物浓度为0.3~0.5毫克/升,抑制水体中的霉菌生长;内服药物有土霉素、嗯喹酸、磺胺嘧啶,也可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抗生素,提高斑点叉尾鮰的抗病能力等。

    6.药物治疗。对于受水霉菌感染的鱼类,个体较大的可直接在伤口上涂抹高浓度的龙胆紫或高锰酸钾;也可用1%磺胺药物软膏涂抹病灶处,1~2分钟后放入清水中漂洗去多余药物,再投入暂养池中,3~4天后再重复用药1次:同时配合口服土霉素,剂量为80毫克/千克,5天1个疗程,效果更好。捞出受感染的鱼后,要及时地对池塘其它鱼做全池泼洒消毒,避免其它鱼类感染。

    7.减少机械损伤。拉网、运输、装卸斑点叉尾鮰时,动作要轻、快,工具光滑不毛糙。鱼种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紧迫及体表受伤。运输时减少运输的密度,且要加强增氧和选择平坦的道路,减少鱼体皮肤受损伤的程度,减少感染水霉菌的机会。避免18℃以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

    8.加强日常管理。特别是鱼种的健康状况,关键是要检查鳃、鳍、体表等部位是否有寄生虫(主要有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或是否已被水霉菌所感染。发现病鱼及时处理,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送岸边深埋。

    四、讨论

    斑点叉尾鮰是现今养殖较广的名特优经济鱼类,3年就可长到3千克左右,市场价格较高,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养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达到水霉病等易感染疾病防治的目的。
    

2008-7-11  来源:《科学养鱼》  作者:-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