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红色经典不再“红” ♪

 大家闺秀1957 2020-10-31

月初。欣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蓉蓉莅港表演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心悦。扑Ticket。然,开演日俗务缠身,与之缘悭,将票转赠予友。友观罢。语气寂寥:“……到底不及当年了。人好少,只三分一。掌声聊落。尤在众人丁字脚,举手高呼‘毛主席,您是我的红太阳’时,我分明听到台下有冷笑和嘘声,好尴尬……”


    “到底不及当年了”,乍听此语,还以为王蓉蓉艺“退”。到底五十有六之龄,不及当年“勇”? 心正黯然。哦,原来不。非表演家之艺退,乃对象问题。所谓“歌者悠悠,听者藐藐”,是一种“心态”,不无讽刺。

不忿。上网观看。不不不,王蓉蓉艺技更臻纯青。举手投足机敏沉稳有韵致,唱腔尽显张派(张君秋)的浓郁甘醇京剧精华。尤以《智斗》一场的“西皮流水”最精采。可谓唱来九曲十回,珠玉纷围,华丽锦翠。


   《沙家浜》讲述抗日时期,中共江南新四军战争受伤,由指导员郭建江带领,投靠在沙家浜开茶馆作掩护的阿庆嫂处匿藏。阿庆嫂精明干练、机智泼辣、临危不乱;而代表日本汉奸和老蒋的大反派阴险、诡诈、残忍,正邪大斗法刺激紧张。故,全剧最精采经典一幕是《智斗》,充满张力:正邪相对,互相狷忌周旋,一步一惊心,为京剧少见。

王蓉蓉在该剧将阿庆嫂演活。查资料,从2005年始演该角色,到今年已有十一个年头,可谓“十年磨一剑,霜锋早已现”,无论智勇双并的阿庆嫂,还是温婉情深的崔莺莺,专攻青衣者如她,无辱其师派(张派)的京剧菁华,淋漓尽致的深刻演绎,四功五法,毋庸置疑,精湛技艺已超越了一般的傅统京剧。


    一部始创于上世红六十年代的现代京剧,历半世纪而不衰,仍屹立剧坛,姑勿论政权的兴替,也勿论某些人士有色眼镜视其为政治宣傅的“伎俩”,从戏剧角度来看,定有其艺术颜值及感人之处。

    然而,时代迒衍至今,红色经典不再“红”,尤以香港这丬“利”字当头,金钱挂帅的商业社会。此“红”(样板戏)不及彼“红”(千元港币的金牛大纸)。

    标准的港人心态。占中,反共,已窥出一点端倪。讲多无谓。

    突想起晏子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味则不同。

    故,然者何?

    不怕不怕,东家不打,打西家;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中国人特有的“应变”与“坚韧”。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人定胜天?已OUT。

    然否,一套恒亘五十三年的经典名剧,只会“沦落”到沙田大会堂,门票只售三分一。午夜梦回,会否叹喟: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今日把示君,徒有不平事。

     ……………………


    也许世上从无“经典”,经典只是一个代名词,一精致的概念。

    收笔之际,以一诗作结——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夭,

         何曾吹落北风中。

     ………………

     世情凉薄,莫过如此。

张欣欣/文


作者简介

张欣欣,古典文学专业学院研究生。“南国红豆”——粤剧(曲)发烧友。爱戏曲,爱文学,爱诗词,爱创作;爱狗(狗痴)。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学生(主修中国语文文学硕士学位深造课程),在读学生。

“威水史”:香港《都市日报》及《晴报》特约撰稿人。

原创投稿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