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镐考古80年

 sqy369 2016-03-20

丰镐遗址考古是伴随着中国考古学共同成长的西周时期重要都城遗址,一直是夏商周考古的重要工作对象。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就先后在此开展考古调查工作,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长期持续在此开展工作。其间,西安市文物局也开展了一些文物征集和随工抢救性清理工作,并建立丰镐遗址保管所对遗址进行保护与管理工作。


屈指算来,丰镐遗址的考古工作已积80余年,前前后后发表了大量的发掘报告和研究文章。这些成果为我们初步全面认识丰镐遗址提供了可能。



几代丰镐考古人:闫松林、高仲科、徐良高、胡谦盈、
俞伟超、张长寿、徐锡台、

杨国忠、李志凯、师孝平(左—右)


2012~2013年,在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三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局丰镐遗址保管所三方合作开展了“丰镐西周都城遗址范围确认及地下遗存分布状况考古调查勘探”的科研项目,对丰镐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大面积钻探和重点遗存的试掘,同时系统地收集和梳理了几十年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丰镐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框架(ARCGIS)。项目的开展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本书正是在此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而成的。


编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全面反映丰镐遗址考古工作的历史,而且试图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来系统梳理出丰镐遗址80余年工作所得到的基本认识和主要成就,并据此探讨今后的科研文保方向。


第一,近年中国的田野考古学重点逐渐由点转向面,即由重在对个别重要遗存的发掘、对遗址的分期断代和性质的研究转向区域调查、对遗址布局和聚落群的探索与研究。近几年,丰镐遗址的考古工作也由过去的重在分期断代和对单个遗迹、墓地与墓葬的发掘与研究转向对遗址范围、地下遗存分布状况、布局等的勘探与研究。新理念指导下的考古工作不仅确定了遗址的精确边界,而且大致摸清了聚落布局框架和沣河流域的聚落群分布情况,全面梳理了过去发掘的重要遗存及其在整个遗址中的位置与价值,明确了过去田野工作的薄弱区域与环节。在过去认为不太重要因而开展考古工作较少的区域开展的较大规模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收获,如沣西曹寨北水面、曹寨至大原村人工河道遗存、沣东东侧河道等诸多重要发现。这些发现使我们对丰镐遗址的聚落布局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根据国家文物局新的指导精神,近年来,我们的所有考古发掘都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带着明确学术目的的考古发掘,重在弥补不足,填补空白,在过去工作较少或没有开展的区域进行工作。对重要线索的发掘也重在确定其年代与性质,所有考古勘探与发掘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丰镐遗址地下遗存的分布、保存状况,为保护规划的制定和遗址的整体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多学科手段和理论在考古学中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以便从考古资料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古代信息,扩展我们的学术视野,深化我们的研究。在丰镐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一直重视多学科的应用,如对陶器、玉器的分析研究,探讨西周时期的人地关系,如水系与遗址的关系,各类手工业工艺水平,手工业与聚落社会的关系,利用碳-14测年方法研究商周年代,等等。近年来,又引入遥感手段探测地下古代遗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初步建立了丰镐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框架,为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翔实的、可持续完善的信息资料库。


第四,根据国家文物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在丰镐遗址的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第五,公众考古学越来越成为学界共识,我们也一直秉持文化遗产为民所有、服务于民的原则。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开展了许多公众考古学活动,同时也希望本书不仅能全面反映权威的科研成果,而且是作为公众考古学活动的一部分,成为公众了解丰镐遗址的一本基本读物。


当然,在对以往工作的总结中,我们还发现诸多不足,有关丰镐遗址的大量问题还没有答案,许多谜团还有待于我们来解开,今后丰镐遗址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认为:


首先,科研是保护、利用的基础,科研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保护、利用的效果,以及向公众提供的历史信息数量与科学性的多少。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丰镐遗址聚落布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重点遗存现象的探索,如与周王室相关的遗存,比如王陵、宫殿的探索,铸铜、制玉等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寻找,手工业作坊与聚落关系的研究,与墓地对应的家族遗存,以及区域聚落与都城关系的研究,遗址与环境的关系,等等,都是作为都城性质的丰镐遗址今后应有的工作方向。


其次,丰镐遗址的保护规划必须尽快制定,并落实到具体措施上。科研、保护、利用规划要与当地环境、民生相结合,形成多赢局面。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本书对丰镐遗址的考古与文保工作真正能够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如此,也就不失其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不枉参与本书著述的所有人的辛勤劳动和一番苦心。



本文由孙莉、范雯静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周秦都城遗址保护管理中心编著《丰镐考古八十年》一书之前言内容略有改动。


978-7-03-046844-4


《丰镐考古八十年》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80余年来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包括考古工作简史,大遗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沣东与沣西遗址边界与范围的确定,水系与遗址关系的探讨,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的分期断代,重要遗存如各类建筑、墓葬、各种手工业作坊、青铜器窖藏等的发现、分布状况和相关研究成果,整个沣河流域聚落群和西周以外不同时期遗址的分布状况,以及丰镐遗址的保护、展示与规划成果,提出了今后考古和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的建议,是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丰镐遗址的基础资料,也是研究西周考古与历史的工具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