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老刘tdrhg 2016-03-20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新闻117记者周白石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一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人书曾经能值20万元,某本限量版的小人书曾卖到数万元……虽一些网站的收藏栏目中,小人书还标着“天价”,但新闻117记者调查发现,受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小人书的收藏热开始降温,特别是本市的小人书收藏市场,价格已经回归理性。

淘金

每逢周六,北辰红桥两区交接处的“旧货市场”就会热闹起来,快速路辅路几乎被各种小摊、自行车电动车以及汽车所占据。这里不仅有各种小商品,也有不少二手旧件,特别是上个世纪的二手货随处可见。

以前,“小老虎”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在这个被他戏称为“破烂市”的旧货市场逛,“淘”他中意的小人书。不过,随着小人书收藏市场的萎缩,加之网络发达,他已很少愿意拿出时间去逛。

“小老虎”出生于1981年,和那个时代出生的男孩一样,他儿时的玩具和娱乐,也多是小人书、布质玩具等,其中一个小老虎的玩具是他最中意的,陪伴他30多年,这也是他给自己在业内取“小老虎”这个名字的原因。他儿时的梦想是学会画画,因此很快迷上了看小人书。很快,父母买来的小人书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那个时候家里又没有更多的零花钱让他买书,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那个年代的地摊。

他说,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人做小人书收购、二手销售、收藏的生意,因为他还是小毛孩子,又经常逛地摊,所以大人们交易的时候,几乎不会避讳他,他也因此“偷偷”学到了一些门道。初中时代,他发现手中的小人书价格有变动,有些别看是旧书,可价格反而比发行价甚至他淘来的时候涨了一些,于是他开始打起“小算盘”。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只有区区几十元,也是那个时候赚得的,这位他后来专职收藏小人书及其他藏品增加了信心。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小老虎”在地摊上淘书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别的同学都在忙着念书,闲暇之余或是玩耍或是打游戏,这些他几乎都不感冒,而是一门心思扎进各种地摊,或是到处通过圈里的熟人淘货。

受那个时代经济环境和生产力的影响,有些小人书的发行,并不是全国同步,也不是全国投放,发行量也不固定,比如说一套《水浒传》40集,前10集可能在天津发行1万本,后10集可能只发行1000本,而在其他城市发行较多,所以凑齐一套小人书,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要跑遍全市所有地摊,甚至有时候还要跑外地。

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按说在他毕业的时代,计算机专业还是很“吃香”的,不过他并没有选择打工,而是继续用“以藏养藏”的方式经营生意,虽早已涉足邮票、纪念币等业务,但他最钟情的依然是小人书的收藏。他说,儿时曾经为了淘一本小人书凑齐一套,好几天不好好吃饭,省钱去淘货。与书画、纪念币、邮票等藏品特点不同的是,一本本小人书,不仅画出了有趣的故事,更是70后、80后甜美的回忆。因此,遇到优质且成套的小人书,他都会细心包装好收藏起来,轻易不会转让。

从业这些年以来,他始终保持着到地摊淘货,或是找地摊主淘货的习惯,他认为,地摊是小人书藏品的“金矿”,偶然间能用几元或数十元“淘”到的藏品,收益率非常高。

炒作

他说,和其他藏品不大一样的是,真正的“虫子”对于小人书的追求非常之高,比如上世纪的《聊斋》,不同的出版社都曾经出过、也聘请不同的画师手绘,他们最钟情的是出版最早、印刷最少、品相最好、画工最佳的,缺其一,即使费心收集成套,也总觉得不完美。这些年,他已经不知多少次为了凑齐藏品,不得不远赴数百公里乃至千余公里外的城市去鉴定、收购。

如今,小人书收藏市场已在国内各地形成,上世纪小人书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很多出版社意识到收藏和销售的商机后,开始再版印刷,一套百余元、数百元的价格,让那个年代“看不起”、“看不全”小人书的70后、80后有了找寻回忆的机会。新书不仅成套、且印刷工艺、包装工艺更加精美,这些“优点”,反而令其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这也间接推动了真正“藏品”的价格——因为很多入门收藏爱好者收集的并不仅仅是书,而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举例来说,上世纪末一版《聊斋》,当年的发行价格极低,藏家各地收购、收集成套的成本,也只有千余元,转手就是几倍甚至更高的利润。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资料图片)

在多数人看来,上述因素加之几年前经济环境较好,使得小人书藏品市场价格在过去几年曾一路飙升,但这其中少不了庄家游资的炒作因素,庄家惯用的炒作的手段通常是通过拍卖行拍卖藏品,网络新闻报道,大肆宣传藏品收益等等,这样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释放一种收藏热的信号,引得业内外人士投资,一套小人书拍出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天价,而真正的小人书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并非愿意看到如此。很多人看到小人书的投资价值后,盲目跟风买入,多半新手根本不懂藏品的价值,只知道这个东西能炒起来,能赚钱,他们就会投资买入,这时那些炒作的庄家便借机出货,让散户接盘,造成那些本想入门小人书收藏的散户损失重大,最后对收藏大失信心。

理性

受经济增速的影响,从两三年前开始,各类收藏品价格普遍回落,原先一套标价数万元或者上万元的小人书,现在基本已降至原先标价的4-6成,甚至有些只有上千元。在一些藏家看来,这反而是小人书市场最理性的时候。

炒上天的小人书,还有那么值钱吗?

(某拍卖网站上,小人书标价并不高)

如前文所说,由于其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经藏家收集成套或修缮过的小人书,其价格和品相,已能让大多数入门级收藏爱好者接受。

小人书的修缮,与古书略有不同,这其中虽有一定概率的“造假”成分,但大多数都是精心修缮的。举例来说,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三国演义》小人书,某一本的外皮严重破损但内页完好,藏家可能在淘货时,为此再“淘”一本印刷年代相同、出版社相同的,若“淘”的货品相不好,但外皮完好,就可以将原先那本的外皮换掉。或者某一本的内页缺、损、污,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修缮。虽整本书的完整性被破坏,但文化价值也因此得到保留。

小老虎说,决定小人书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受品相、出品年代、当年发行数量、出版社、画工、历史价值、是否修缮等多方面影响,和其他藏品略有不同的是,真正喜欢收藏小人书的爱好者,通常看中的是文化价值和回忆,因此没有了场外游资的影响,双方商议收藏价格时,也就更加理性。

诱惑

藏品作为市场经济商品的一员,如今也开始进入电子平台交易,使交易行为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如今邮票、纪念币等已像股票一样,经成为电子交易平台的一种。如果有一天,小人书藏品也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是否会受到藏家欢迎呢?

新闻117采访了本市多位小人书收藏爱好者,他们普遍的态度是“期待,但不看好”。

在他们看来,“老书”才有收藏价值,但“老书”的品相、材质、发行方等多重因素,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法拿到电子交易平台去成交。若其想进入电子交易平台,只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让出版社用上世纪的印版再次印刷、发行,并像邮票、纪念币一样封存,使得一些成套的小人书重新进入市场,但这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商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无法判断。

与此同时,收藏爱好者对于小人书进入电子交易平台的未来也略有期待,他们认为从长远角度去看,藏品能够市场化,有益于促进行业标准、藏品保存,还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小人书藏品特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属于那个年代的回忆”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