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进顶级咨询行业?你是否真正了解咨询业的高薪和地位?

 云游看天下 2016-03-20


在金融业中,以投资银行业咨询行业为高薪的主要代表。


那么,那些因为咨询业的高薪、体面、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对咨询业产生向往的人们,你真的了解咨询业么


Part 1

咨询行业为何如此吸引人

咨询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如果上维基百科搜一下“consulting”,就会出现诸如Financial Consulting、IT Consulting、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Management Consulting、Public Relations Consulting等子条目。


总的来说,“咨询”就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其专属知识的有偿转移。


Consulting:非常吸引MBA、CFA和商学院毕业生的职业。


为什么这个造就了无数冷笑话的职业这么吸引人?一个冷笑话来开场:


换一个灯泡需要多少咨询顾问?


一个答案:没人知道,因为他们没法通过自己设计的可行性测试


另一个答案:三个,一个换灯泡,一个记录过程,最后一个指导他们如何按照程序来换灯泡或者做记录过程。


最经典的答案:六个,一个换灯泡,然后剩下的五个在旁边告诉他如何能换的更好。


咨询业是有最多MBA毕业生进入的行业。


虽然咨询业在制造上面的冷笑话方面无人能敌(当然,前提是要忘记律师这个行业),还是有最多比重的MBA毕业生加入它。


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是MBB:也就是McKinsey & Co.麦肯锡,Bain & Co. 贝恩和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顿咨询公司。


二线雇主包括:Deloitte德勤,Accenture埃森哲,Strategy& (原Booz博斯), A.T Kearney科尔尼, Oliver Wyman (奥纬) 等。


在凯洛格,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密西根,以及埃默里大学商学院毕业的MBA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进入了这个行业。在CFA持证人的全球职业分布调查中,有6%进入了这个行业。而欧洲头牌INSEAD商学院也为咨询业贡献了41%的学生。如果算上公司内部的咨询职位,这些数字只能更加惊人。


为什么咨询业如此吸引人?


咨询行业让人难以拒绝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无可比拟的多样性,使得新员工可以在短时期内接触不同行业的不同公司,在不同的职能和不同的地点工作。


这样广泛的曝光让咨询业成为了几乎所有职业的最理想备战平台,无论你是想创业还是进入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平均13.5万美元的起薪加上平均2.5万的签字费很难让新近的MBA毕业生拒绝成为咨询师。


和其他行业比较,加入咨询业的毕业生有4倍于快消行业,6倍于医疗行业,以及2倍于金融服务业的签字费比例。


除此之外,频繁旅行,接触高管及高等级的公司问题,以便建立超强的职业网络都是咨询业可以带来的优势。


咨询业成为很多MBA、CFA的首选因为它可以提供拖延做自己职业最终决定的机会,而且它可以让你用到从MBA、CFA课程当中学习到的宝贵知识和技能。


虽然很多人在申请的时候明确表示不想进入咨询行业,但是这并不是很理智的。


请这样设想:你学习MBA、CFA的目的就是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开更多的出炉,而咨询业正好可以帮你在获得MBA、CFA之后保有这样机会。


你不需要确定你的方向,但是又可以快速的提升你的技能,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未来自由进入自己认为更多更好的行业。


咨询公司广泛的网络给新近MBA毕业生带来的好处更加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很多业界最受推崇的工作也经常喜欢咨询背景的申请人。


从入职开始,所有咨询公司就会有专人指导你的职业发展。


最后咨询业本身的职业发展路线也是非常清晰的。


从分析员到咨询师,再到每年25万收入的经理,再到每年35-50万的高级经理,最后成为一名年收入在50-100万美元甚至更多的合伙人。


Part 2

什么样的人适合咨询行业

咨询业由于其具有的高挑战性与高薪等特点,是无数同学心目中理想的职业选择。


咨询生活虽然辛苦,可是付出之后能够享受到一种满满的成就感,这种发自内心的欣慰与感动只有经历过才能得以体会。


我们忍不住思考,人生几何,为什么不去体验一下咨询生活呢?


但是,绝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咨询业的行业要求;事实上,每年从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进入咨询业的幸运儿总是少之又少。


在做好重重选拔的准备之前,你是否了解,你适合做咨询吗?


带着这个问题,一同探究你们和咨询的“匹配度”!


1曾经的求职者如是说


1、不是每个人都适合Consulting的。一个刚从悉尼Transfer来的同事说,我们公司在全球都有着相差无几的Staff。“A bunch of sharp smart, but everyone is a little weird.” 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有什么地方不对,而是,你没有找到一个Culture Fit的公司。(对所有公司,甚至是四大)特别是Consulting Industry,Team实在是很重要,彼此间的Trust常常是和时间在赛跑,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浪费了他自己的时间,就是整个Team 浪费了时间。


记得那一次,我在整理材料的时候,我的一个Case Manager对我说,如果你不是这样一个Down to Earth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要你。


我觉得很奇怪,有很多人想进Consulting,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考虑问题


Am I strategic thinking?


Am I down to earth?


Am I systematic enough to fit the career?


却光想着几年之后可去外国读MBA,几年之后可以赚几万美金。


我认识的那些“成功的年轻人”,都是超人聪明而有超人扎实的。


2、在我看来任何选择咨询的人都会不可避免的询问自己以下这7个问题。


Question 1: Do I Love Solving Problems ?


解决问题,这就是咨询的本质。


在生活中你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是一避了之,请专家代劳;还是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津津有味得想方设法将问题从大化小,各各击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并乐于此道不能自拔?


如果你倾向于找专家代劳,那你跟适合做企业的CEO而不是咨询顾问。


咨询顾问的天职就是迎向各行各业最棘手的问题,并不断学习,视其为生活的乐趣。


这就是所有咨询公司都要求的两点:Problem Solving Skill & Intellectual Curiosity.


Question 2: Do I Think in Logic?


逻辑思维,这就是传说中的Case Interview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咨询这份职业需要咨询员无论思考任何问题都能以严密的逻辑层层推进。


遇到宽泛的问题,你喜欢直接跳向结果和可能的答案,还是耐心寻找合适的approach,并将问题break down到几个小块,分清主次,一个一个得解决,知道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个习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都能培养。


Question 3: Am I Keen to Numbers?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每天面对数据的海洋,你还能津津乐道,为“数”而狂吗?


Question 4: Can I Work Better Under Pressure?


压力是咨询的家常便饭。在极大压力下你还能保证你思维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吗? 你能在一两天内从一个行业的门外汉成为略有精通的”业内人士吗”?


Question 5: Do I Love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咨询打交道最多的除了数据就是人了。


客户,同事,业内专家。


如果交流对你不是一种享受,那咨询业对你无疑就是噩梦。


Question 6: Do I Have the Maturity?


你能够自信满满得在大公司的CEO和上层管理人员面前侃侃而谈,做讲演,汇报你的方案吗?成熟无疑是让你变得pro的重要条件。


Question 7: Is Helping Client the Best Way for Me to Achieve My Value?


这点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不同。


有些人喜欢资产的累积,有些人喜欢实业的建立。而这些都不是咨询的Vision。


咨询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价值。


如果这不符合你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那咨询就不应该是你的选择。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都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而且确定无疑的话,那咨询无疑就是你的选择了。


2咨询业资深专家的看法


受访人:Jason,咨询业十八年从业经验


做咨询基本上有两种职业选择:要么做专才咨询,要么做通才咨询。


专才咨询,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专门的知识来分析现实机构中的现实问题。这种咨询能为许多机构带来明显的价值,所以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毫无疑问,今天咨询业最热门的领域是信息技术咨询,正是这些技术增强了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还将进一步成长的原因。


通才咨询,又称管理咨询,主要为企业能够如何更快、更好、更低成本且更高效率地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在美国,现在有30万人专职从事咨询工作,每年创造超过300亿美元的收入。大约超过一半的咨询人员来自美国,另有四分之一来自欧洲。目前咨询业发展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


咨询公司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创造新思想的激情。


咨询公司生产的并非有形产品,它不能吃、不能穿。它的产品是一个主义、一条建议、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咨询公司说到底就是一个纯粹的人力资源库。这意味着他们最重要的资产是通过精确思考和认真研究产生的有用思想。


因此,咨询公司喜欢商学院那些最优秀、天资最佳的学生。


在咨询业能否做好,智力因素显而易见是十分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咨询人员必定是一名具有激情的优秀思想者,必须喜欢创造新思想,必须喜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学历和证书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成功。正因如此,MBA学位、CFA证书本身不是必备的。


许多公司也聘用有其他学历背景的人。文凭只是文凭,许多大学本科生也能进入咨询领域。


第二,为客户服务的激情。


由于现在咨询公司的薪水很高,许多人是为了挣钱而进入咨询公司,不是为了咨询工作进入这个领域。


不管怎么说,咨询毕竟是一个服务行业,作为一名顾问,你必须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你将总是为帮助别人而工作。


你服务客户的能力将决定你事业的成功以及你所在公司的前途。


一位资历颇深的前麦肯锡咨询人员这样写道:“只有个人获得了成就感,这项职业才会变得真正有趣。那些展现出优秀才能的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了一定的个人控制权。他们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多种选择的机会,他们通常很快就成为部门经理,并为他们的小组确定工作进程。通过工作中展现的协调和领导才能,他们赢得了客户、上司及组员的尊敬。一些不太友善的客户在听富有成就的咨询顾问谈话时渐渐变得虚心认真,原因是那些咨询人员做出了非凡的成绩。那些表现卓越的人往往对自己十分满意,而且更能把咨询方面的经验当做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对他们来说,金钱回报只是把咨询作为第一选择的次要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在于追求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


第三,对人的激情。


一位咨询员曾经告诉我,他生活中一些关系最好的朋友正是他的客户。这并不说明他不珍惜妻子和家庭,而是因为通过多次合作加上自己的工作成绩,他和许多客户建立了终身持久的合作关系。


有了这种关系,他感到,即使在工作中多花一些时间,遭遇某些挫折,也是值得的。


一般而言,喜欢与人交谈的人更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人员,因为爱社交的人会与他们的组员和客户相处得很好。这就是说你必须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你必须喜欢、理解你的客户,必须让人乐于和你交往,不管你是靠魅力、幽默、善于倾听,还是靠努力工作做到这一点。


3咨询素质集合(Consulting Skill Set)


你现在应该大概明白了,咨询公司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聪明、讨人喜欢、乐于助人的人是咨询公司想要的。


当然,不同公司聘人的过程可能差别很大。


许多公司在寻找真正具有独特能力的人。


其他的条件包括需要了解一些具体的商业问题,能容忍超长时间的加班,掌握娴熟的信息技术,具备较佳的个人形象,具有迅速处理大量资料的能力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愿意经常出差。


事实上,咨询业有一套特定的素质集合——咨询素质集合(Consulting Skill Set)——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测试你的素质集合里是否包含适合咨询行业的特点呢?


1、你是否具有热情?


热情和态度是要强调的最重要的2点。


先来说一说工作热情。其实进来咨询公司的人,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既然经过筛选能够进来,基本能力上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很抱歉我拖了公司的后腿)。那么同样进来的2个人,发展速度却不一样,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不一样,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工作热情不同导致的。观察那些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对工作抱有极大热情,热情是激发他们不断进步发掘潜力的最重要因素。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工作热情使你更愿意在休息时间多花时间去了解专业知识,使你更能专注在工作上,使你可以是适当客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当然,没有工作热情不代表你会一无所成。


态度也是一个不易观察,但是在长期内会对你造成巨大影响的素质。就拿我个人来讲,其实我在进去咨询的时候还没有做好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准备,突然的收到通知就去了。我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也会抱怨加班,抱怨为什么工作这么多,虽然我在审计的时候加班更晚,但当时并没有觉得累,可能是因为现在要同时处理学校里的很多事情所以才觉得加班也是敌人。那么很快时间内我就调整了心态。良好的心态使我在工作中尅做到认真和踏实,不抱怨工作对每一件工作都用心去做,当然心情自然也是好的。


关于工作心态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你如何去调整,这是一个要面对的问题。


2、你是否喜欢团队合作?


A.T. Kearney的人喜欢说一句话:“Consultants work alone together”。


这句话并不说他们单独工作,相反,咨询顾问们总是进行团队工作。


他们不只会经常与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他们还经常与客户公司的员工一起工作,甚至与客户公司雇用的其他咨询公司的人一起工作。


他们还经常开会,采访各种可能的信息来源。


如果你是比较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的人,那你是无法从咨询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记住,在咨询行业中存在着一句至理名言:


Trying to do it all yourself doesn’t always make you look like a hero!


u Leadership 和Teamwork是否有冲突?


“听霸”们会发现,很多(准确地说是大多数)咨询公司在宣讲会上都会强调他们looking for的人需要有strong leadership & good teamwork——特别是我们上面提到的good teamwork。


于是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有很强的领导力是不是意味着aggressive?那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矛盾?


我们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很多咨询内部的人,经过他们的耐心解释,我们终于明白了咨询公司所要求的Leadership和Teamwork之间的关系了,这二者一点都不矛盾:“在咨询公司,我们的工作方式是项目式,需要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所以团队协作能力是必须的;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领导才能,这里指的领导才能与aggressive并不等同,而是指我们要懂得如何管理各种资源:管理我们的合作伙伴,管理我们的上级,管理我们的客户等等。在我们咨询中流传的一句话:Work alone together指的就是需要同时兼备领导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你是否能在压力下从事多项工作?


咨询顾问的项目工作非常繁重,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会同时参与多个项目,这就需要你能够承受压力,还要求你具有不错的组织协调能力?


另外,工作之外你的个人生活是否能保持有序?


这些都是你需要问一问自己的问题。


4、你是否喜欢与人交谈?


你觉得整个午餐或晚餐都进行谈话是否有意思?


如果你认为自己性格内向,觉得整天与人交谈会使你筋疲力尽的话,很可能你会觉得咨询很无聊。


相反,如果你很喜欢开会,与专家交流,表达你的观点,说服别人与你合作并且很热衷于做即兴的演讲,那么你就具备咨询素质集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了。


5、你是否有学术上的好奇心?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上课和完成研究作业?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是否有学术上好奇心与是否喜欢咨询行业之间是有很大的相关度的。


再推荐几本经典书籍:《金字塔原理》(芭芭拉 明托)、《麦肯锡方法》(艾森 拉塞尔)、《打败“麦肯锡”》(王瑶)、《麦肯锡传奇》(埃德莎姆)、《用图表说话》(基恩 泽拉兹尼)、《三度修炼》(王明夫)、《高手身影》(王明夫,王丰)、《思考的技术》(大前研一)、《OFF学》(大前研一)。


6、你是否对数字敏感?


咨询公司并不期望你是一个数学教授,但是你必须接受数字和需要经常使用的程序,如Excel, Access和PowerPoint。


如果你讨厌数学,那你将会讨厌咨询。


与此相关的,你同样必须喜欢并且擅长分析及创造性的思维:咨询行业中有一个术语,跳出盒子的思考(Out of the box thinking),指的是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你是否愿意每周工作70—80个小时?


“凌晨2点钟下班的是做广告媒体的,4点钟是四大的,不下班的是咨询。”——国贸出租车司机。


咨询顾问的职责是满足客户的预期,所以如果你必须一周工作80个小时才能达到客户要求的话,那你也只能认命了。


你可以试试每天从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12点,从周一到周五,坚持一个月后,你就能理解80小时/周的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也能判断出自己是否能够胜任咨询行业的工作了。


8、你是否愿意经常出差?


千万不要轻率地作出肯定回答——事实上频繁旅行经常成为很多人退出咨询行业的原因


不断的长途旅行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工作时间非常长兵器充满不可预见性。在最顶级的公司当中学习曲线也是非常陡峭的,因为它们都崇尚一种'提拔要么走人'的文化。除此之外,你经常在不同的项目上就会遇到不同的老板。


良好的职业发展就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在你成为一个Excel大师之后,你就会被鼓励去协调和客户的关系以及团队内部的关系。如果你只依赖那些帮助你成为优秀咨询师的技能,那你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很烂的经理。很明显,每一个级别的职位都需要新技能。


下面我们将就旅行是否会成为一个Problem进行专门的讨论:


旅行是问题吗?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那样,进入咨询行业中后将面临大量的“旅行”。


喜欢旅游的你此时是不是心中暗喜:“旅行呀?我喜欢”,“一周四天旅行?没问题!”


先停止幻想在夏威夷的沙滩上晒太阳吧! 还是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给出你最后的答案吧!


1、你是否讨厌外出准备行李?外出时你是否总是带的行李不够或者过多?


2、你讨厌坐飞机吗?讨厌开车吗?


3、你介意长时间住在旅馆里吗?当你想到要去遥远的城市并每周在那里过三到四个晚上,连续十周,你感觉舒服吗?


4、如果你结婚了,你介意每周有三个晚上要离开你的老公(or老婆)和孩子(如果你有的话)吗?他们介意吗?


5、如果你因为客户要求你多留一天而不得不取消某个重要的约会时,你的他/她能否理解?


如果上述问题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那么你就要慎重考虑一下是否选择咨询行业了。当然如果你非常喜爱咨询这个行业,也可以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就是寻找那些承诺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的咨询公司,或者留意一下内部的咨询机构吧。


最后提醒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旅行在咨询业确实非常常见。当然并不是所有咨询顾问都要旅行,并且不是所有客户都会要求你总在他那里,这取决于该公司的旅行模式、行业、你的位置、以及最重要的——你的项目。


总的来说,对咨询业抱有积极看法并能坚持做下去而不放弃的人,多是那些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仍能不断进步的人他们能同时处理多项工作,并能成功应付不确定的情形;在经受压力和疲劳时他们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并能集中精力工作;另外,他们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在Stanford跟大学生演讲的时候说过:”所谓职业规划甚至人身规划,对每个人来说未必是一个很刻意的过程。对未来的规划实际上很难,因为在机会没降临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无法把握,只能做好准备。”


在准备进入咨询行业之前,了解咨询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是否匹配做出选择,或是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为你的职业选择先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进入咨询,你,准备好了吗?

Part 3

如何拿到顶级咨询公司的Offer?

咨询公司在挑选简历时看重的素质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出众的实习背景,交流学生的国际经验,丰富的社会活动(体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简历的格式和文风(很多人的简历十分粗糙,其实内容十分吸引人,但却没有能够在5秒钟内吸引各公司HR的排版技术和形式),良好的英语技巧(有些公司看重TOEFL,GRE,四六级成绩)。


除此之外,各咨询公司有一些自己的标准。如Boston外语要非常好,因为manager很多都是foreigner,平时用英文沟通,报告也都是用英文撰写。Boston喜欢成绩好的人,所以同等条件下,成绩越好、奖学金越多、英语越好的人,Boston越喜欢。总的来说,Boston特别喜欢聪明的人。


标准的多轮面试以及复杂的案例分析是进入顶级咨询公司的门槛。但是,三个方面的竞争力是最重要的。


第一,强大的能力。


并且在富有挑战的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之前的强大工作经验和MBA过程中的优秀成绩都是这方面的佐证。


第二,用即兴的方式结构化并且分析不确定的问题,习惯于数字和计算打交道,并且可以清晰解释你的思维过程。


第三,富有说服力,辩证性并且可以让别人相信你的交流能力。


Keith Bevan,贝恩咨询负责全球招聘的合伙人说到:智力,职业经验以及领导力是申请人的三大要素,因为你需要智力和分析能力去完成工作,可以从个人的层面和不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并且明白无论你如何处理工作,你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并且对整个过程负责。


在申请过程上看,顶级咨询公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GMAT成绩。710分或者更高的GMAT成绩是很多咨询公司的要求。而各种案例和面试也是测试申请人能力的关卡。很多申请人都认为面试准备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是对你未来工作的准备。


关于CFA和咨询行业


很多人问我,考出CFA三级是否对进顶级咨询有较大帮助,这里分析一个案例。


CFA三级找到一家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工作+以及对于CFA的理性看法。


Offer:罗兰贝格咨询公司   


Background:本科华南理工工科,硕士某着名985高校商科,非金融专业,CFA三级pass,学生会副主席,曾经创办过一个负责支教的非盈利组织,有支教经历,本科时候去过香港短期实习。


Feed back:今年找工作投了很多金融公司,如着名券商,也到了美银美林面试,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被淘汰。


咨询有幸进了贝恩的面试,被淘汰,最后拿到了罗兰贝格和一家基金的offer,权衡之后去了罗兰贝格。


CFA在面试和简历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事后看,作用非常有限。我之所以进这几家公司,包括过简历关,绝不是因为有CFA,被那几家公司淘汰,也和CFA没有任何关系。


认识到CFA不是拿来求职的,是在公司进一步打造专业能力的。但是,我们现阶段缺的,是专业能力吗!


一个深刻感悟,也是去美林面试的时候,美林面试官给我的建议,我觉得非常有用。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


因为作为一个新人,CFA二级以上的内容比如asset mgmt/ valuation,已经over qualified超过要求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阶段学那么深。而相比之下,在这个阶段,一个全面的素质,比如懂得市场营销、基本的财务知识、公司战略、对于商业尤其是本行业的理解、个人诚信品质、出色的英文(口语超重要!)、广阔的视野、实习经历以及课外活动、海外交流等等所体现的领导力要跟重要得多。   


因为入职以后,如果需要用到金融专业知识,只要这个人有基本的学习能力,肯花时间,他肯定能够把证书这些拷出来,但是那些全面的基本素质在初始阶段最重要,因为那些素质难以培养。


为什么美林喜欢招海外名校,因为一个好的苗子是最受青睐的,他们很全面,在这个基础下面能学习各种东西,专业的东西只要下功夫,他们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况且美林除了专业之外,与客户的沟通,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些能力CFA无法体现。


因此,我的教训和感悟就是,我非常鼓励大家在校把CFA一级考出来,把金融的一个大框架梳理好,但是暂时没必要去考三级,因为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去考三级舍本逐末。


因为这个阶段你最需要最重要最紧缺的是: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很好的综合素质和广阔视野,你缺的绝不是很专的金融专业知识,在初级阶段本末倒置可能会像我同学那样,考了很多证书,最后没能进入相关行业,白白浪费时间。  


北清复交里面的很多牛人强过我们不是强在专业上,不是强在CFA,而是强在整体很强大,什么世面都见过。


我在想,如果我三年前知道这些,把CFA考完一级赶紧把方向调整到实习和其他方面,我很有信心能进美林。


Overall, CFA考完一级赶紧去补综合方面的课(marketing+战略+视野+实习+基础数据能力—+英文尤其是口语!+工作经验)。


最后,如果你想拿到Offer,那么现在就需要开始建立你的人脉网络,直到联系到那些你目标的在职人员。在入职之后也是如此,找到你想一起工作的老板并且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关于咨询公司面试,也就是着名的case interview(案例面试),有很多准备材料,比如Vault出的case guide,以及欧美各大商学院consulting club往往都有case book。可以用来准备。

Part 4

咨询行业工作几年能学到什么?

1止于至善的职业意识。


我想这是其他专业服务领域(professional services)都会具有的一个特征,即完美主义,不能容忍任何瑕疵,更不要说错误。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照管好你的职业尊严》中曾经谈到一个亲历的故事,如何在半夜2点半因为一个小问题还要重新改报告,“我不允许这种东西出现在我的报告里”这句话我想我会铭记终生,也经常在那之后的各种场合里用这条标准来问自己是否觉得已经心安。即使是后来在美国读商学院做作业时,跟一个做过投行的同学一组,除了搞定答题内容本身之外,也时常会互相修改格式以及表述的专业性等,因为如果这是在工作中,“这样交上去,肯定会被老板骂”。


但凡约定绝不可以迟到,但凡文档绝不可以出现错别字,我时常会想,如果是在军阀时代出了这种问题,就可以直接拉出毙了,因为这些被认为是极其严重、不能容忍的失误。


2值得托付的契约精神


我想这是西方商业文化中最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文化中并非完全没有类似的价值观,只不过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这些只能成为笑柄而已。


但在我所理解的西方商业文化中,契约精神是最基本的信仰之一,或者简单地说,就是履行承诺并且尊重规则。前者是在某一项具体的商业活动中与业务伙伴的契约,而后者则是与自己所处的商业环境的契约。既然拿了对方的钱,就要按照承诺恪守职责。


以咨询工作而言,是绝对需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我以前也曾经提到过,为了保证自己的方案是独立公正不受短期利益的影响,管理咨询公司都是不上市的,因为不希望由于资本市场对短期业绩的压力而丧失提供独立判断的地位。没有客户要求我们这么做,但这个行业几乎所有主流的公司都信守着这个对自己的承诺,至今已有七八十年了。


与这点类似,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咨询师不能利用职务之便,购买客户公司的股票。当然对于咨询行业而言,这点并不像针对金融业那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且如果仅仅是你个人买了一些,其实也没地方查去,但这依然还是一个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


因为在咨询工作中可以接触到大量客户企业的秘密信息,从而对企业的状况与发展是会有更好的判断的,如果因为这样的便利条件去操作客户公司的股票,那其实就跟贪污受贿没什么区别,都是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牟利而已。


我以前听过国内的一些咨询师不仅这样做,还把这种行为当成一种发家致富的经验跟别人吹嘘,当时的感觉真的只是四个字“沐猴而冠”。大致的意思是,大猕猴披上了人的衣冠,看起来跟人也差不多了,但其实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接受过人类文明的教化。


当然规矩归规矩,具体执行起来肯定远非完美,但至少别再拿出来说了行不行啊。


3永远好奇的人生态度


我变成了一个话唠,应该就是被行业给培养的,因为职业习惯就是凡事都要问一个so what,都要想知道root cause(根本原因)是什么,可能产生的影响会是什么。


比如刚上班的第一周跟一个资深的咨询师工作时,分析一个行业,当时增速非常快,有年均30-40%,他让我继续去分析这个行业的drivers(推动因素)和constraints(制约因素)是什么。我当时傻傻地说这么高速地两位数增长,会有多强的制约的因素呢?


但他立即反问,那为什么不是三位数增长呢?


那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7、8年过去了,一直还记得。


后来慢慢地在这个行业里也被熏陶出了这样一种凡事必须思考的习惯。有不少人看过麦肯锡公司日本公司前任社长、日本着名的战略大师大前研一先生的《思考的技术》,那就是典型的咨询师的思考习惯,也就是时刻不停地要想事情。


比如我自己走着或者坐着时就曾经瞎想,北京要修第二机场了,北边和东边都没有地方了,只好选在南边建,但会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只在北京一地吗?


这样的大型机场,如果一个定位国际、一个定位国内,而且距离又有至少80公里这么远,那国际航班中转国内航班估计会有问题吧。


现在上海的浦东和虹桥之前距离远,就难免会有这种麻烦,而且日本的成田和羽田机场也是这样,所以会有一些欧洲人去日本的中小城市宁可选择在韩国仁川机场转机,也不飞去东京机场。那如果北京的两个机场也成为类似的格局,会不会继续加强韩国作为东北亚交通枢纽的地位呢?


那该咋整呢?


在两个机场之间修一条专用轨道可行吗?比如速度达到200KMH的高铁,这样可以保证半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基本可以接受。但这样速度的高铁每公里的修建费用要多少呢?至少也是几千万元,总修建费用又要数十亿。票价要定多少?几十年才能回本?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胡思乱想,也仅仅只在实在闲得没事,或者不容易利用的碎片时间段上才做这种思维游戏。所以别误会,平时该干啥还是要干啥。但不管怎么说,这是这个行业给我造成的一个永久改变之一。


4高屋建瓴的思考习惯


我曾听一个partner说,战略其实就是排序。


你所想得到的,基本客户也想得到,但问题是,面临的10个选择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应该怎么排序,每个各投入多少精力,这是战略咨询能够带来的价值。


当然如果这些是由公司自己来做的话,这也是高手对决中分高下的地方。所以不仅是要把问题想全,还要始终在思考究竟哪个是最重要的,如何用3句话把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和方案重点说清楚,每一次见自己公司和客户公司的高层都可能是一次“电梯测试”(即在电梯从底到顶的至多30-60秒时间里把最重要的问题提炼出来)


5严谨高效的执行能力


这个没办法,因为睡得实在太少了,所以永远要想什么事情才值得做,哪些要优先做,怎么更高效地搞定。


所以判断一个咨询顾问是否已经从初级进阶到中级的一个标志就是看他是否还在使用鼠标,因为至少对于绝大多数EXCEL操作和相当多的PPT操作,使用快捷键的效率将远超鼠标数倍,即使有时要用鼠标,使用键盘上的小红点也就够了(当然对于中高层来讲,这些技巧也就不重要了)。


在上学时,有一次听咨询相关的讲座,主讲人把一个示例性的工作计划给我们看,大概100天的时间,工作计划是制订到每一天的,我当时觉得还挺吃惊,觉得这个有点离奇吧。


但后来真正干起来才知道确实是这样,都是先设定好最终的deadline和中间几个大的milestone,然后往回倒推,任务具体到每天,小任务是以小时计算的,有时候更细,给你一个东西,规定45分钟之内做完,这很常见,每天都要review 2-3次,几个月的项目,有大大小小几百个正式非正式的checkpoint,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且不是一个人,是整个团队每个人都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且这些还都是在每天都平均工作到1-2点的情况下。虽然数年的工作中并非从没有问题,但这种标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这也让我对执行力有了基本的概念与了解。


6逻辑量化的思维模式


这点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因为咨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管理问题,所以逻辑推理和量化分析就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这也让我养成了用逻辑框架和量化指标来看待事物的习惯。比如说什么叫“大公司”,怎样才算“有钱人”。


如果说《财富》世界500强的话,入围的门槛大致是年收入折人民币约1500亿元,而中国企业500强门槛则超过了200亿元,而中国民企500强为近100亿元,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一般统计的是个人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人(即billionaire),而在中国,福布斯则是排的前400,入围门槛大概是40亿人民币左右。


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包括商业敏感度、职业技能、商业知识等等。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既需要每天长时间工作,周末也时常加班,也需要经常出差,没办法陪家人。如果在咨询项目上,一个很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30-10:00左右开始工作,凌晨1:30-2:00下班,周末也许不需要加班,也许需要全加班。项目如果在外地,周日下午或晚上就要飞走,周五半夜才能到家,睡到周六中午才起得来,在家呆一天,又要准备走了。所以年青时经历这样的生活还是很锻炼人的,但时间长了,尤其是年纪长了而且有了家庭,这样的生活想维持下去,代价就比较大了。


压力最大的一次,是刚刚工作一年多就被派到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上去,因为当时知识经验能力都有限,所以每一天都觉得要做的东西太难了,实在搞不定(当然现在回头看,也没那么严重,有时候是自己吓唬自己),每天都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而且那个项目还特别忙,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个人时间,就这样过了4个多月的监牢般的生活,期间几乎没有任何娱乐。


当时经历这些时觉得真的很难熬,但现在看来,也挺庆幸的,在年轻的时候毕竟有过一些不完全平凡的经历。至少在做完几个很难的项目之后,突然觉得能担的事儿更大了,在又经历了几年磨炼后,开始有点体会到“举重若轻”是什么感觉。至少现在不管面临什么挑战,都还能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应对的同时,讲一些笑话。当然,在我最近一段时间已经修炼成一个纯粹的话唠之后,扯淡这种事情就完全不在话下了。


最近总是接触到年轻学生择业的问题。


其实究竟该选啥行业我也说不清楚,真是因人而异。但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做过的一个钢铁行业的项目,如果你确实不知道该干啥的话,我建议年轻时选那些符合大趋势,同时也可以给你被锻造成一块好钢材的方向,当然也未必就是管理咨询,优秀的且正值上升期的实业企业(包括high-tech/Internet等)也可以给你大量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套用某名句:“凡是整不死你的,都是让你更强大的”。


Part 5

咨询行业项目流程是什么

一个咨询项目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项目发掘——前期沟通——项目实施——后期服务。


1项目发掘


咨询与其他行业一样,也需要营销这样一个手段来发掘业务,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营销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网站、展会、熟人介绍等都可以是营销的一种方式。


德勤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业务来源于老客户的介绍或者老客户自身所增加的新需求,这得益于德勤高质量的服务给客户留下的良好印象,所以咨询乃至任何行业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有良好的信用才可能形成好的口碑。


2前期沟通


当企业与德勤建立了业务意向之后,一般会由合伙人做前期的接洽工作。这一阶段投入的精力是很多的,主要是与企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企业有时候提出的需求是比较宽泛的,需求并不明确,那么需要富有经验的合伙人去界定这些需求的边界,这样企业才会知道他们明确的需求是什么,作为咨询公司也会了解自身能否完成企业的需求。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企业与咨询公司互相评价的一个过程,了解对方的大致情况以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都说咨询公司是最会忽悠的公司,其实不然。


我们能忽悠只在于我们富有创造力,可以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提出各式各样的建议,但我们不会忽悠企业,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诚信的问题。其实企业是很难被忽悠的,因为在企业运行的实践方面,企业比任何人都了解他们自身的现状也更富有经验,同时针对一个项目他们也可能会聘请外部顾问与咨询公司进行前期讨论,或是邀请多家咨询公司针对项目进行投标,所以忽悠企业其实不太可行。


3项目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把企业的需求落地。针对一个项目,我们可能会分为2个阶段,咨询阶段和实施阶段。


这2个阶段可能由不同的团队来完成,甚至有可能因客户的要求由不同的咨询公司来完成,这就涉及到了2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由同一个团队或公司来实施成本会小的多。


咨询阶段主要是为企业的需求提供出一套完整详细的方案。比如我们首先会对企业的现状进行一个梳理,大量时间都花在讨论上,形式如访谈、会议、现有资料研究等,企业参与人员可以是普通的员工、部门领导或是公司高层,目的是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然后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情况,进行详细方案的设计,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和交付件,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跟相关人员进行方案细节讨论,所以设计方案阶段占实施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


咨询阶段的成果就是方案报告书等交付件了,但这些文件如果不能被应用,不能固化到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去,其实用处就不是很大,就相当于你为了考试买一本独门秘籍,但你却不去读它,结果这本书买和没买区别不大。咨询团队会根据咨询阶段的成果,去实现企业需求,比如他们会设计相应的岗位操作流程,开发新的ERP软件,搭建新的数据库等各式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会帮助企业真真正正的去实现他们的需求。当然现在纯粹重新设计ERP软件的情况已经不多了,重新设计一个管理系统软件,耗时耗力很不划算,所以现在咨询公司都会在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软件的基础上来进行个性化系统功能定制,这一块比较知名的软件有Oracle,SAP等。


这些阶段都完成后,再配合一些员工培训、系统测试、原始数据录入等手段,企业的需求算是实现了,咨询公司也完成了任务,皆大欢喜。


但提醒一点,在整个实施阶段(广义的实施阶段),咨询公司还要定期汇报项目进度和成果,还有进行各种专题的汇报,所以也会有很多时间花在应付准备会议上。


4后期服务


这一阶段就类似于商品的售后服务了。这一阶段项目团队基本上就已不再参与项目,只可能会跟踪这一阶段的客户需求。比如客户需要再进行下系统软件的培训,或者他们想要稍微更改一下系统参数,对数据库进行下重新设置等诸如此类的维护性工作。


Part 6

在咨询公司实习的三点建议

进入管理咨询行业之后走南闯北,因项目缘故见识了各类实习生,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有一定了解。


在此尝试举出几例,说明实习生在初入咨询以及希望长足发展时该如何思考行事。这些建议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清楚了解管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快速适应管理咨询的工作方式以及能为交付团队带来新鲜活力。


第一,实习生需要能清楚了解项目工作内容和职责。


在通过各种渠道招聘实习生时,咨询公司都会在工作说明中阐述清楚对于实习生的工作内容期望、个人素质能力情况以及一些其他要求,包括工作时间、地点、方式等。因此同学们在申请实习之前一定要参照这些条目,仔细考虑自己是否能满足这些基本要求。有些人想着先把实习机会申请到手,到时候再确定去留,但这样其实很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咨询本来就讲究短平快,倘若花费太多时间在招聘或者更换实习生上,那最后可能干脆就不会需要实习生了,这在我们之前为上海某家金融机构服务时出现过。


咨询公司的实习生来源很多,有些来自公司新员工的见习安排,有些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招聘,并按照需要配置到各个项目组,还有一些是项目组按照需要自行招聘并报HR备案。这些不一样的来源导致我们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实习生,但是无论来自何方,实习生都必须在入职前充分了解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咨询项目周期一般不长,交付压力很大,因此需要用好每一分力量。有些实习生秉持着“学习提升的态度”加入交付团队,对于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内容显得很有干劲,对于其他一些工作可能就会有推三阻四的言行,这在项目经理看来是很大的失分项。因为本身团队不大——对于管理咨询项目而言,大的团队人员不会超过十个,小的团队人员可能就只有一个——很多事情没办法分割得那么清楚,因此需要咨询顾问以及实习生积极发挥多面手的作用,勇于承担职责和任务。对于这个现实,需要实习生能及早知晓。


一般而言,根据项目规模、内容和客户要求不同,对于实习生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有一些单纯是请实习生过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行政事务、文本翻译、资料搜集或者电话调查,还有一些则会将一些访谈、研究工作交到实习生或培训生手中,如此一来也是极大的挑战。就像我们之前招聘过的一位同学,之前只在居委会办公室帮过忙,持续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些办公软件、访谈调研、分析框架等知识比较陌生,但是在经过我们项目的锻炼后,就发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终成长为一位值得客户和团队同事信赖的咨询新人了。


之前在社交网络上经常看到很多报道,说当下的青年人进入职场后与现有环境和人员格格不入,不愿意做一些行政性事务、上班迟到下班早退、行事新奇等。但是真实情况下,在咨询项目中我们难以见到这样的例子,林林总总下来大概十几位实习生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将来考虑得清清楚楚,在工作中能顺利融入,大体也都能圆满地完成工作职责。


第二,实习生需要适应管理咨询行业的工作方式。


第一条可以说是对咨询公司和实习生的双面要求,即二者需要就工作范围和职责界定达成一致意见。而第二条更为关键,是希望招进来的实习生能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更顺利,确保其生活与工作能够平衡发展。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以性价比的方式来判断一份职业的发展性,例如每小时工资等,当然这些都是戏言——考虑得太简单,忽略了很多工资外的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实习生在申请以及正式入场前,除了多做一些工作内容职责方面的调研外,还需要清楚了解管理咨询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跟平时在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不同,实习生在进入管理咨询项目后,与客户沟通时务必不能自说自话,而要观察客户的反映,包括他的言语、神色和表情等,务必做到有效沟通;在同团队成员沟通时,务必要从项目整体框架出发,而不能拘泥于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忽视了整体的交付需求(这种情况时常出现,因为各自的工作都非常紧张,往往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任务上)。


因此,做到有效沟通是适应管理咨询工作方式的第一要求。


要适应管理咨询的工作方式还包括在接触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和项目类型时,需要能快速的介入并与客户建立起共同的业务和语言基础。也就是客户说的能听懂,自己说的能引起客户的关注。这样才能在项目交付的2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实习生与顾问、客户建立起紧密的事业同盟关系,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层面,并通过集结起足够的内外部资源,顺利的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这与在学校里花费一学期时间来掌握一门课程,并兢兢业业取得高GPA的模式很不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希望实习生能通过一晚上的时间获得九十分,而不是通过水滴石穿长年累月的辛苦获得一百分。


要适应管理咨询的工作方式,还要学会时间管理。管理咨询工作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客户现场服务,因此一方面要遵守客户方的时间纪律,另一方面要遵守咨询公司的职业要求。但是更多时候,因为存在大量的加班时间(临近里程碑汇报或者交付时间节点,加班更为常见),存在一些调休的情况。一般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忙于同客户汇报沟通,难以安排好每位团队成员的调休时间,需要顾问和实习生自己能合理安排好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进度,做好时间管理。同时,因为实习生还有大量的学校事务,面临的挑战会更大。因此,根据一般经验来看,需要实习生能与顾问协调工作方式(有些任务是否可以远程完成)、工作时间(有些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是否可能发生变化)、工作优先级(我们需要优先做哪些重要工作,而不能陷入无谓的忙碌和紧迫中)。以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顾问已经安排实习生中途休息(因之后还有其他工作安排,可以在空档期养精蓄锐),但是实习生以为仅是客气的话语,所以坚持低效率工作,以至于在需要他们发挥重要作用时缺席或请假,由此不得不造成了一些工作效率上的损失。所以,做好时间管理对于实习生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实习生需要能为团队带来新鲜气息和活力。


这一点拿出来作为对于实习生的建议,大概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料之外。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一周至少五天,一天至少有十个小时要在一起,作为一个紧张忙碌的团队,那还是希望能引入一个比较有趣的家伙吧——工作和生活可能会不一样呢。虽则每个人对于有趣的定义不一样,然则在我看来,现在的实习生作为年轻一辈,成长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自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在管理咨询方案设计和实施阶段,可能会给团队带来一些惊喜。


首先,我们希望这些新鲜的实习生能体现出自己的年龄和背景特色,为整个团队注入活力。例如某次我们为一家时尚快消品公司做客户营销策略的方案时,涉及到具体的公关活动策划,虽则启用了广告供应商帮忙策划,但是在审核该供应商提供的成果时出现了风险,因为很难将心比心地从年轻人的角度进行评判——尤其是如何定义时尚,年轻人到底是如何想的,如何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之前我们在设计问卷调查时,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咨询公司的固有典型成果(包括样本的选取、问题的设计、形式的敲定等),但是在区域特性、群体构成、媒介成熟度等当地特殊情况上考虑不多。因为毕竟属于短期到项目现场提供咨询服务,虽然通过资料搜集分析、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有所了解,但不如在当地生活、学习多年的实习生了解得更为直观,因此这个时候更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正如前面所描述的,管理咨询项目的交付团队规模一般都很小,实习生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方案设计、问卷调研等工作环节需要实习生踊跃参与,在进行方案实施(包括同期开展的变革管理)时也存在如此情况。目前各家咨询公司都有成熟的战略实施方法论,例如可以将整个工作划分为战略实施摸底、组建联合工作组(包括组织架构调整)、宣导培训、现场管理(含会议制度、管理看板、OBEYA等)、经验总结、方案提炼完善、波次推广等,在各个环节存在客制化的管控工具、监控模版以及流程表单等。但是除了这些久经考验的方法和工具外,人的因素在管理变革中尤为关键。即如何能在客户需要时出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咨询公司人员的引导作用,以客户的成功为成功,万万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如何更有策略、更有创意地将这些标准规范的方法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需要发挥项目成员包括实习生的聪明才智,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新观点和新思路。例如某次项目,我们弃用了以往用得最多的项目板报,转而使用微信定期发布管理变革资讯,更大范围地加速了管理变革进程。


进入管理咨询行业之后走南闯北,因项目缘故见识了各类实习生,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有一定了解。在此尝试举出几例,说明实习生在初入咨询以及希望长足发展时该如何思考行事。这些建议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清楚了解管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快速适应管理咨询的工作方式以及能为交付团队带来新鲜活力。


咨询行业具有如下的特点: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项目制工作方式、需要不断与客户沟通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首先不仅要愿意接受挑战,而且要喜欢挑战,否则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此外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成功永远不可能信手拈来,也不可能一步登天。Keep on going never give u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