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随笔(二) 证中华皇后贾元春

 wunianyi 2016-03-20

红楼梦随笔(二)证中华皇后贾元春


我在《红楼梦探佚》系列中,曾不止一次地说到,贾元春在红楼梦八十回后必将当中华皇后,可最近,有网友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我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对贾元春当中华皇后这一事实,单独成篇,予以全面论证。

证据一、舒坤《批本随园诗话》有记:乾隆五十五、六年间,见有抄本《红楼梦》一书。或指明珠家,或云傅恒家。书中内有皇后,外有王妃,则指忠勇公家为近似。


上述这则材料,书中内有皇后,外有王妃,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我们知道外有王妃,指的是探春。探春在红楼梦全书结束前,当嫁到海外某岛国,杏元和番,当了王妃。对此,红学界已公认。那么,内有皇后,指的是谁呢?理所当然,指的是元春。应该说,这里面没有悬念。我们看元春生日在大年初一,探春怎么说?--“大年初一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有趣的是探春的生日在三月初三。这就很清楚了,元春、探春,正是内有皇后,外有王妃的不二人选。


或有人会说,舒坤所见抄本《红楼梦》,不一定是曹雪芹所著(指八十回后),因为曹雪芹生前,并没有写完《红楼梦》。此话有理。但问题在于两点:一是元春当皇后,符合书中伏笔,换言之,符合曹雪芹固有构思;一是乾隆五十五、六年间,红楼梦并未大红大紫,如果有人续书能写出内有皇后,外有王妃的故事情节来,则这续书人必与曹雪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要么是曹雪芹亲属,要么是曹雪芹密友。须知,曹雪芹生前虽然没有完成《红楼梦》全部,但至少已完成《红楼梦》百分之八十以上。何况,曹雪芹身后,还留下不少有关《红楼梦》的片言只语,甚至是残篇断章,这些,足够使续书人在续书时,有章可循。所以说,舒坤所见抄本《红楼梦》,不管是出于曹雪芹之手,还是出于续书人之手,它的故事情节,应视为曹雪芹固有构思,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我们看重内有皇后,外有王妃这断语,理由也正在于此。


《批本随园诗话》中所说或有明珠家或有傅恒家则指忠勇公家为近似等等,我们不必去理它,因为它不过是牵强附会的索隐而已,其中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这不过是我个人看法,无意开罪索隐爱好者,敬请原谅)。


证据二、事实上,我们只要确定探春当海外王妃,则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证明元春当中华皇后。这话是怎么说?这是因为我们不但依据于舒坤内有皇后,外有王妃,更依据红楼梦本身。第五回,元春判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其中'三春争及初春景',写的是迎、探、惜三姐妹,地位都不及元春荣华显贵。迎春、惜春,我们不必说了,可探春,后贵为海外王妃,然她也赶不上元春地位。这不是很明确了吗?元春只有当上了中华皇后,地位才能压得住探春的海外王妃,否则,三春争及初春景,这话就让人没法理解。(脂砚在三春争及初春景旁朱笔夹批:显极!明点元春当皇后。此见甲戌本)。


有人或许对中华皇后地位高于海外王妃这一说,不予认同。但事实上,我这话并没有错。在曹雪芹时代,中国是以龙头老大自居的,看不起周边小国,更何况,探春所嫁之国,乃海外岛国,这在当时,纯属蛮荒之地。(据我考证,探春远嫁之地,乃今印度尼西亚,古称爪哇国。详细论证,读者可参阅拙作《红楼梦探佚之一·探春远嫁爪哇国》)

总说一句,如有人要否定元春当中华皇后,那么,他首先就得否定掉探春当海外王妃,因为事情很清楚,三春争及初春景,乃白纸黑字,由曹雪芹亲笔写定!(附记一笔:元春没升皇后之前,乃贵妃、地位不敌海外王妃)。


证据三、六十三回,麝月所抽花名签,所抽之签,乃荼麋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而旧诗云:开到荼麋花事了。注云:在席共饮三杯送春。


对于麝月所抽花名签,红学界普遍的解释,是说此一则预示麝月的未来,乃是跟随宝玉夫妇的最后一个丫环;二则点出其时花事已了,诸芳已尽,大观园送春之人,实乃麝月。


对于以上解释,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过于肤浅。事实上,麝月所抽花名签,内容极其丰富,内涵极其深刻。


首先一点,我们必须明白,麝月的本意,实乃镜子。徐陵《玉台新咏》序: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常娥竞爽。这里面,婺女是星,常娥是月,而金星是灯,麝月指镜。故《红楼梦》里的麝月,含有双重意义,它不但是人名,而且还是一面明镜,《红楼梦》,曾命名《风月宝鉴》,由此可见一斑。


麝月指镜子,毫无疑问。我们清楚了这一点,即可知道,麝月所抽花名签,关系自己的,其实并不多,主要的,倒是关系元春命运及贾府浮沉。

对于以上这段话,或许有个别读者不易理解。其实,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通过麝月这面明镜,可确切地预知元春的未来及贾府的最终覆灭。


麝月所抽花名签,乃荼糜花,点明时间是春末夏初。--因为荼糜花,春末夏初开花。此正符合元春五月初一当皇后这一具体时间。而韶华胜极四字,绝非单指此时的百花,开得最为红艳,当是话里有话,另有所指。我认为,它毫无疑问暗点元春五月初一升皇后,而不是暗点没当皇后之前的贾贵妃。因为贾贵妃离皇后还有一步之遥,严格地说,称不得韶华胜极,何况,书里描写的贾贵妃省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时在元宵佳节,而不在榴花开处照宫闱的红五月!(附记一笔:红楼梦里,对春末概念有着严格的界定。这春末,指的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二十七回,小说写: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从此处,可见曹雪芹笔下的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实乃春夏分界线。因此,元春五月初一当皇后,名副其实是春末夏初。另外,我们说韶华胜极不是指还没当上皇后的贾元春,实因为麝月所抽花名签,暗示的不是当前之事,而是将来之事。这一点,我们当确定无疑)。


当然,事情明摆着的,韶华胜极即意味着春光已尽,百花随即将凋零,而此景用在元春身上,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元春刚当上皇后不久,便如历史上的杨贵妃一般,暴毙于荒郊野外。麝月所领到的旧诗,开到荼糜花事了,实也正是元春死亡的预告。这些悲凉,由一句在席共饮三杯送春作结。


或有人要说,依你上面解读,只是讲到元春未来与结局,却没有讲到贾府最终遭覆灭。其实,元春与贾府,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元春暴亡,即意味着贾府在不久的将来必遭覆灭。


在这里,我有必要强调一点:即麝月所抽花名签,直接关系元春,而贾府覆灭,只是元春暴亡的直接后果,与麝月花名签,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当然,存在着间接的关联)。


我以上所说,是否牵强?事实上,丝毫不牵强。


一方面,麝月是镜子,它理当映照元春及贾府之命运,另一方面,我们可查看一下书上的描写。


注云:在席共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上述这段细节描写,实在意味深长。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麝月花名签,非同小可。绝非单单牵涉麝月一人。应当说,它潜藏着巨大的不祥,巨大的不幸,是毫无疑义的。它理当是指元春升皇后不久即去世,贾府随即遭覆灭。


不仅如此,麝月花名签里,还牵涉到了妙玉之死、宝湘成婚、贾府被抄、宝玉登仙等等,这从麝月引诗开到荼糜花事了取自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诗中可看出。


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诗: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糜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原诗意谓:梅花谢了,海棠又红,荼糜花开,花事已毕,莓苔墙上,仅余天棘。


但,我们知道,红楼梦里,妙玉正是梅(媒),因为妙玉住处四周,遍栽梅花。而海棠,正是宝湘姻缘的象征,由贾芸所送。根据我们红楼梦探佚成果,确知妙玉为宝湘姻缘作媒并为之献身,此正关合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尔后,宝湘姻缘破灭,不久贾府又被抄,贾宝玉在甄宝玉引领下重登太虚幻境,即登仙。此情节发展,实紧扣开到荼糜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详细解读,读者可参阅拙文《红楼梦漫谈十八·再探贾元春之死》)。


通过以上破译,我们可清楚地看出,麝月真不愧是面镜子。麝月花名签,确与自己牵涉不多,而与元春、妙玉、宝湘、乃至整个贾府的灭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些,决不是某些人动辄用牵强两字所能随意抹杀的事实。


下面,我们简略地说一下元春升皇后的具体日期为五月初一,是从何而来。


我们看红楼梦,二十七回,写黛玉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悲痛欲绝,独自葬花,此实伏黛玉于两年后的芒种节去世(春末)。二十八回,写宝玉、宝钗得到的元春的端午节礼,两人一样,宝钗因此很不好意思,羞笼红麝串,此实伏宝玉、宝钗两年后的端午节,即五月初五,奉元春旨完婚。而二十九回,写贾府替元春打平安醮,元春为此出资一百二十两银子,此实伏两年后的五月初一,元春升皇后(夏初)。小说写明,贾府打醮的时间是五月初一至初三,而重点在初一,这是明白无误的事实。


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情节发展,当如伏笔所安排。故我们说元春升皇后的具体日期,是在黛玉死后、宝玉宝钗成婚之间隙,准确日期是五月初一,此证据确凿,无可置疑。


除上面所言,我们还可参照一下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判定元春二十岁死亡,而且是死亡在是非堆里;而榴花开处照宫闱,实写出了元春升任皇后之显要。时间,明确无误,当在五月,因为五月榴花照眼明(韩愈诗)。此诗句,正是榴花开处照宫闱的绝妙注释。元春判词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脂砚朱笔旁批:显极!此清楚地点明元春为皇后;而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点明致元春死亡的直接责任人是柳彪,因为柳彪名字中有虎又有兔,正是虎兔相逢之人。


附记:事实上,柳彪影射雍正。因为曹雪芹家毁于雍正登基。我们查康雍政权交替之年乃1722年底、1723年初,此正合虎兔相逢。很明显,把害死元春之人命名为柳彪,实乃曹雪芹的一手两牍,也就是说一语双关。


另:根据甲戌本、庚辰本这两个最古脂本《石头记》第二回,小说写明元春比宝玉大一岁。故《石头记》结束时,宝玉登仙,十九岁;元春死亡,二十岁。迎春比宝玉可能只大几天几个月而已。至于十八回写元春与宝玉情同母子,我们只能理解为真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曹雪芹有意逗漏。如果有人认为是曹雪芹的疏忽造成前后叙述有矛盾,那也未偿不可。但在我,决不认可这种说法(红楼梦里矛盾很多,当是曹雪芹既要照顾小说,又不愿完全抹去某些人物的原型真貌)。


证据四、元春当皇后,其实我们从元春曲子中也能看出。喜荣华正好,恨无 常又到,这是什么话?!这分明是说元春刚刚飞黄腾达,随即命丧黄泉。如果我们用固有思路去解读,则是解读不通的。因为元春省亲时,是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充其量,乃贵妃。元春三年后才去世,作者岂能用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来概括?只能是元春飞黄腾达升皇后,但仅过半年之余却突然去世,这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才算是用得妥贴的。对照元春二十二回谜语,正是爆竹,岂不令人深思?(爆竹,飞黄腾达,随即爆炸。事实上,此亦可作元春升皇后之证据)。所以,我们说,元春升皇后,千真万确,铁板钉钉,而决非无稽之谈。


元春升皇后,是因为元春随驾出征,在平息西戎叛乱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根据红楼梦的情节发展,她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换句话说,她整饬军纪、鼓舞士气很有一套,致使敌军闻风丧胆。(注:元春立军功,并不需要象穆桂英一般,披挂上阵,与敌争锋。她协助皇上,搞好军队内部,使之团结一心,照立军功不误。按理说,我此注纯属多余,然有个别网友,经常疑惑,甚至发生误解,故我不得不注。还有就是有些红友认为清朝没有随驾亲征之事,我只能说你必须懂得红楼梦是小说而非历史。红楼梦也绝不是写清朝,而是囊括2000余年封建社会)。


元春在红楼梦八十回后,必将荣升中华皇后,其证据是很多的,然有些证据,叙述起来,纠缠不清,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秦可卿之死隐射贾元春之死;秦可卿、贾元春、杨玉环三位一体,等等,所有这些,都能为贾元春升皇后作证,但在本文,不便多叙,容我下次再说。作为红楼梦随笔,我已经写得够长,故就此搁笔。


王根福
2007
412
2011.9.7
审阅。

2015.11.20编者已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