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野生或栽培。夏季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切断,晒干,生用。 【药性】苦,微寒。归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应用】 1.淋证。本品性微寒,入膀胱经,清利下焦湿热。多用于热淋、石淋,常与木通、瞿麦、车前子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用于血淋,与大蓟、小蓟、白茅根等同用。 2.虫证,湿疹,阴痒。本品苦能燥湿,微寒清热,又善“杀三虫”。用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用时宜煎汤空腹服,以提高疗效。治蛔虫腹痛,面青,如《药性论》以单味浓煎服用;治小儿蛲虫,下部痒,如《食医心镜》单味水煎,空腹饮之,还可用本品煎汤,熏洗肛门;用于湿疹、湿疮、阴痒等证,可单味煎水外洗,亦可配伍地肤子、蛇床子、荆芥等煎水外洗。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者加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虚者慎用。 萹蓄小故事 一次,陶弘景读到《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萹蓄的功效:“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时,自己便想有机会确认一下作用。因为常年隐居在山中,想要验证,只得苦苦等待,终于,一天有人来造访。这次来探望这位“山中宰相”的不是皇帝的钦差大臣,而是一介草民,他带着儿子前来看病。 看到孩子面黄肌瘦的,再据其父亲说孩子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有时伴有呕吐等症状后,陶弘景思索片刻,便开方用萹蓄熬汤药给小孩服用,并吩咐说三天后随诊。 过了三天,父亲和孩子又来了,父亲说孩子胃口好了,晚上睡觉没磨牙了,白天也没有因为肚子痛而哭闹了。陶弘景听后很高兴,因为他亲手验证了萹蓄有驱蛔虫的功效。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