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的版号
(陆续整理中)
![[转载]“猴票”的版号 [转载]“猴票”的版号](http://s15.sinaimg.cn/mw690/002OXYl5zy6ORrh98180e&690)
![[转载]“猴票”的版号 [转载]“猴票”的版号](http://s12.sinaimg.cn/mw690/002OXYl5zy6ORtxSWdd1b&690)
“猴票”的版号
(陆续整理中)
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庚申年》“猴票”到底印刷了多少枚?说法不一。最初说是800万枚,这个说法持续了很多年;后来又说在印刷了400万枚时,由于油墨不给力就停机了;目前最新的《邮票目录》上标注,“猴票”印刷量为500万枚。如果按照500万枚这个数字,除以“猴票”每版80枚,那么“猴票”一共印刷了62500版。但实际远没有这么多,当时先印的约20万版,因大量的粘脏邮票被作废,只得破版撕去,最后成品的约500万枚,整版的成品不足6万版。
“猴票”每个版上都有一个版号,由5位数字构成,位于每版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第一枚(或最后一枚)“猴票”的边纸上,蓝色,5号字体。5位数字中,第一、第二位数字相连,第三、第四、第五位数字相连,在第二、第三位数字之间有一个空格。“猴票”版号是用手工盖印上去的,故大部分版号与邮票保持平行的距离,但也有的版号与邮票之间有一定的倾斜。后来发行的“鸡票”、“狗票”、“猪票”、“鼠票”、“虎票”等也都有与“猴票”基本相同的版号,只是手工盖印的位置有所不同。
其实,“版号”是集邮者约定俗成的叫法,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张号”。《中国集邮大辞典》(2009年版)对张号的解释是:“在全张邮票的边角上表示序数的数字标记。邮票在印刷厂经检验合格,装包发运前用手工盖印。”但在这些文字的后边《中国集邮大辞典》并没有配上“张号”的图片,本来可以一目了然的事因为“偷工减料”而变得“扑朔迷离”。与“版号”这个叫法相比,“张号”这个名词似乎并不大众化,故笔者在此还是以“版号”行文。
由于带版号的“猴票”仅仅是所有“猴票”的八十分之一,故带版号的“猴票”因“物以稀为贵”而较不带版号的“猴票”贵了十分之一甚至更多。
62500版“猴票”,应该有62500个版号(但笔者在一件带上边和右边的“猴票”四方连上,并没有在应该看见的地方看见版号),目前,笔者或在集邮展览、或在集邮报刊、或在拍卖目录里、或在集邮网络中,看见并记录下来的“猴票”版号有(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42412(十六方连
新票)、 61071(整版)、61078(四方连
新票)、61111(整版)、61126(整版)、61146(整版)、61216(整版)、61231(新票
四方连)、61295(整版)、67388(十四方连
新票)、“67241”(四方连
新票)、70085(四方连
实寄封)、76495(十四方连 新票)等。
从目前看见并记录下来的“猴票”版号统计,大部分版号位于整版的左上角,只有网络上展示的一个整版,其版号“61111”和《中国集邮大辞典》在第284页“珍贵邮票”中收录的整版“猴票”的版号“61126”,位于整版的右下角。
五位数字的版号手工加盖于什么年代?目前笔者尚无找到最早的记载。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以及后来的“文”字邮票,其邮票边纸上下左右等各个地方,都有与“猴票”手工盖印方式相同的版号。
由于版号均是手工盖印,因而盖错或盖不清楚甚至漏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发行量较大的整版邮票的边纸上会经常看见用笔划掉错误的版号重新盖上正确的版号、用笔描画不清楚的版号、用笔填写漏盖的版号等痕迹。“猴票”由于版票少,版号也少,故因错而改正版号的现象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只是在一个“猴票”四方连新票中,意外发现了将错误的版号“76240”用笔划去,改为正确的版号“67241”,仅此一个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