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石界,并不缺乏牛人,但很多牛人都做着别人也在做的事儿,只是比别人做得更好而已。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位牛人,他所做的事情不仅在石界独一无二,恐怕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他叫关柏春,一个锡伯族汉子,自幼就攻书法、嗜奇石。但书法和奇石本是不甚相干的两码事儿,他却创造性地将曾经一度失传的中国书法技艺——毛笔微书——与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奇石相结合,创作出了全新的观赏石艺术品——奇石微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奇石上书写的关柏春 关于毛笔微书,在我国书法史料中仅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正是这个“方寸千言”成为了关柏春挖掘和传承中国毛笔微书的核心要素。中国毛笔微书的字体通常小于一毫米,鉴于其诞生的年代是在纸的发明和使用之前,中国毛笔微书通常书写在骨、石、帛、竹简以及青铜器等非纸类载体上,具有很明显的“刀笔”书写特征和独特的立体结构与章法。而这也正是关柏春萌生以奇石为载体、用中国毛笔微书创作念头的重要原因。他认为,以石做书,不仅寓意艺术如磐石般坚韧和永恒,而且奇石本身所具有的造型和画面可以很好地烘托中国毛笔微书,使作品更具“本源艺术”之美。那么,关柏春的奇石微书究竟如何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睹为快! 《石涧记》 《战国策》 《离骚》 《月中仙》 《游黄溪记》 《诗片》 《眼看世界》 《一帆风顺》 以上几方作品,但看奇石已然可称石中珍品,再加之毛笔微书之技艺以及在不同石种、不同平面书写之难度,“叹为观止”一词似无过之而有不及! 《唐诗三百首》部分 《红梅》 《澄神静心》 《高枕无忧》 《桃花源记-陱渊明》 《一个真实的故事》 《孙子兵法》 《峨眉山行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仙鹤您早》 《蜀道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登泰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春江花月夜》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 《前后出师表》 《庐山遥寄庐待御虚舟》 《唐诗三百首》 关柏春奇石微书作品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