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进贾府时究竟是多大?

 wunianyi 2016-03-20

《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第一次来到贾府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在不太长的的时间里,她先后见到了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纨、熙凤、迎、探、惜三姊妹,宝玉,然后又拜望了贾赦、贾政等诸人。

通过书中的描写,大家是可以这样理解,黛玉自进贾府第一次与诸位亲友见面的过程中,行为确实得体,且完全是成年人的做派。同时红楼梦书中,也把那种大家闺秀的谨慎、矜持、机敏,描写的是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惊叹了。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有问题了!问题是黛玉当时是几岁?如果回答是六岁。您马上能够想到什么呢?这不是当今我们常说的小大人吗?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子能够把这一切做得如此精道老练?我们会说黛玉是不是过于小大人了?

说道这个问题,不得不简单说说。在红楼梦研究中,有一个年龄、年序问题。其中“年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而黛玉入都进贾府是整个红楼梦故事情节重要的转换处。有多种观点,从六岁一直到十三岁甚至到十五岁都有。如果你在“百度知道”中搜索,就有两个不同的答案:一个是十一岁,一个是八、九岁,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是怎样的!

本文不讨论这些,只是按照笔者的理解,简单地依据一些民俗、行为、版本研究者的角度简单地说说这个问题。


记得笔者不久前曾经看过一段名为《这个小女孩太厉害了,她的父母是怎么教的?》的视频,在网上,微信中都有流传。

视频当中,与前述红楼梦书中所写黛玉入都进贾府的年岁差不多的,也是一个6岁的小才女,她随口抛出大段大段《四书五经》中的句子,熟读国学经典且能活用,让主持人连呼佩服、自认“没文化”。

她称自己在父母的指导下读过《黄帝内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著作,已经认识4000多个汉字,“有的会写有的不会写”,并且还现场演唱了一首英文歌,背诵了她自己给妈妈写的小诗。

实际上,这个视频是央视3套《向幸福出发》其中一期节目的部分内容,那期节目展示了四组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古灵精怪的天才宝宝。

6岁小才女这一段内容播出时被命名为《腹隐珠玑心怀锦绣六岁神童世所罕有》。看了她的表演,不少家长都惊叹不已。有人表示,其实每个人幼时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应该在此时挖掘他们的潜力,熟读背诵国学经典将使他们终生受益。也有人表示,孩子幼儿时期的光阴短暂,应该让他们尽情玩乐,而不是两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死记一些孩子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的东西。

在看这段视频时,脑海中不自觉地就出现了“小大人”三个字,且想起了红楼梦中刚入贾府的林黛玉来。同时也将这两二者,可以算是天才小女孩的作了对比。对比的结果不用说了,因为个人的观点不同,可能结果就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同是六岁的两个可以算是天才小女孩,用现代话讲,笔者的感觉是一个完全放开,一个有些拘谨。换句话说就是二者表现的极为不同。

回到原题,我们说黛玉六岁,有前一回为证。在红楼梦第二回介绍林如海时说他“生得一女,名黛玉,年方五岁”,贾雨村是在黛玉五岁这年做了她的老师。他做黛玉的老师“堪堪一年”,也就是将要一年,黛玉的母亲死了,这才引出贾府派人派船来接,贾雨村跟了进京。由这里看,黛玉初入贾府是六岁,可说确定无疑。这一回里还有一个佐证,就是黛玉比宝玉小一岁,冷子兴介绍宝玉时,说他“如今长了七八岁”,那么黛玉六岁也正相宜。

既然可以确定黛玉六岁,我们通过看她初入贾府之时的心态行为举动,用行为学的标准,就可以判断她是否是一个六岁小女孩子应该有的心态行为举动。

你看黛玉,应对礼数周到,因原文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只用开头的一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来概说。

记得曾经看到有专门搞民俗研究的学者,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黛玉去拜望贾政,王夫人在炕的西边坐着,黛玉进来,王夫人把她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的位子,便不坐,坐在地下的椅子上,后来是王夫人再三携她上炕,她才挨王夫人坐了。东边是上首,平素贾政夫妇对坐,肯定是贾政坐上首,王夫人坐下首,林黛玉作为晚辈,不能坐贾政的位子,这是规矩。即使贾政当时没在场,王夫人已然坐在下首,如果林黛玉坐在上首,眼面前的规矩也说不过去,没有长辈坐下首而晚辈坐上首的。林黛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见面让坐这一瞬间就能迅速反应过来,是不是有些让人难以思议?

即使黛玉素常秉承家教,对这一套很熟悉了,可是王夫人能这样做吗?她把黛玉往上首让,是虚让,原意也是以为她定不肯坐的,如果她坐了,这个孩子就太不懂规矩了,可是为了表示尊敬,又不能不把她往上首让一让。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是不是显得太苛刻?用得着这样考验吗?按常礼,王夫人应直接拉她坐在自己身边才对。从民俗上讲,王夫人所做的一切应该是对待一个岁数较大女孩儿的礼数。

反过来对比看看,前述的视频,现代的小才女(小女孩)是表现如何,如果你看过这段视频,一定能够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的。最起码可以说她不会像黛玉那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而是极为活泼,表现抢眼,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应该表现出的状态。

我们再从行为上来看,在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下了轿,是“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见王熙凤时,王熙凤是“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说明她的身量就应该和婆子差不多才对。而王熙凤“携”着她的手,“上下”地打谅,也不像在打量一个六岁的小姑娘,王熙凤的动作好像是打量一个身量头儿与熙凤差不许多的人一样。

作为对比,在前述一段视频中,二位主持人,是成年人,身材应该与王熙凤差不多吧。小才女(小女孩)六岁,应该和初入贾府的黛玉相差不大吧。二位主持人与小才女(小女孩)对话,采取的是什么姿势呢?有图为证:



这两个图分别是六岁小才女(小女孩)坐着和站着的视频画面,主持人采取坐姿,刚刚好与小才女(小女孩)进行交流,否则岂不是不平等了,还怎么能够“上下”打谅“小才女(小女孩)”呢。

但是在红楼梦中,原书就是这样写的,容不得你不信。相信呢,又心存疑虑,这些矛盾之处该如何解释。另外《红楼梦》有如此多的版本。不同版本的描写也不尽相同。比如就有版本研究者指出,《己卯本》和《梦稿本》与别的本子不同。

《己卯本》在第三回熙凤问黛玉几岁了之后,黛玉答道:“十三岁了。”

梦稿本则是“黛玉答道十三岁了。”

如冯其庸、刘世德、应必诚等红学研究大家,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者也在其研究著作中都曾指出过这一点。如若林黛玉是十三岁,则前述其初入贾府的种种行为,就都能够为大家所理解。

可是这样一来,又与前面第二回说她只有六岁相矛盾,她不可能在由扬州到北京的路上就猛长七岁,同时也与以后书中关于黛玉年龄的描写相矛盾。

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关于黛玉的年龄问题。而且,据了解直到到目前为止,大概还没有一种可以让人十分信服的说法?

比如像《西岭雪探秘红楼梦2》中的《黛玉进贾府时多少岁》就持这种观点,她认为:《红楼梦》的时间表是最令读者头疼的一个迷宫,前后矛盾处不计其数,有时很难较真儿,正如众钗结社时所说:“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析,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

作者下笔时动辄一两年过去,弹指春秋,难以细论;但是十三岁进府还是六岁进府,失误如此之大,却不可能是“笔误”,而只会是“失传”了。

其他的还有很多研究者,比如最近十分热的蒋勋在《蒋勋说红楼梦(1)》中的《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黛玉进贾府》中说:“作者是怎么描绘林黛玉这个十二岁多的女孩子进贾府的过程呢?”

甚至有人动用了各种方法来研究此问题。比如彭昆仑先生,就用文理结合的方式,采用计算机程序来试图解答此问题。此外,还有很多的不同说法和解决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但问题是:为什么一部《红楼梦》在“时间观”上存在那么多分歧呢?为什么近几百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弄不清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红楼梦的作者,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始终对于黛玉的年龄拿捏不定呢?始终没有确定下来?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亦或是与作者所描写的原始生活有关联呢?这些问题启发着人们去钻研它的本质,去探索原作中固有的矛盾。如果您如有兴趣,不妨认真地去探究一下,也许令人十分信服的说法就出在您的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