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古诗词鉴赏·贺铸的《秦淮夜泊》

 杏坛归客 2016-03-21

诗词快速入门秦淮夜泊

  贺 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来源:Z§xx§k.Com]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朱箔:红色窗帘。旆:旌旗。

 

【试题】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来源:Zxxk.Com]

 

 2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独泊孤舟,表现了作者一股淡淡的乡愁。(答到思乡,乡愁、思念故张、思念亲人均可得分)

  2、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能使人想象到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和体态。与出了吹箫女优美的姿势,让人感到箫声在风中的婉转悠扬。

                               ( 川省泸州市2015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鉴赏】
    六朝以来,金陵(今江苏南京)的秦淮河管弦画舫,灯火楼台,是诗人吟咏的好题材。贺铸的这首《秦淮夜泊》写得清丽优美,正是佳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就有六句是写景。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泊舟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中间四句,正面写泊舟秦淮的所见所闻,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诗的精彩之处。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为静景。着以“见”字、“上”即字,则化静为动。五六两句,“朱箔”、“紫箫”,备极华丽;“隔岸”、“临风”,更见飘渺之致;恍若蓬莱仙境。从景物描写角度看,这几句诗很有特点。首先,是位置经营之妙。诗人的视线从河岸楼台转到天空新月,接着又转到横跨秦淮河的小桥,转到河对岸的朱帘绣户。有近有远,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其次,造语十分讲究。如“隔岸”、“临风”,“开朱箔”、“弄紫箫”,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的体态历历如绘。诗的整个画面清丽秀俊,鲜明地表现了秦淮河的特点,所以纪晓岚评此诗说:“自然秀丽,雅称秦淮。”(《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九)诗的末二句以抒情作结:眼前的景物美丽动人,但毕竟是外乡,加上正是暮夜时分,人们都在家中,而诗人却还独泊孤舟,于是一股乡愁油然而生。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强烈的乡愁,而是那么一种淡淡的怅惘之情。这种情感是十分自然地产生的,同时又是比较微妙的,“摇摇”二字正十分生动贴切地传达出这种感受。只有这样理解,结尾两句才和全诗的情调和谐一致。
秦淮河是秦楼楚馆、歌人舞女集中之处。贺铸这首诗色调明丽,不像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那样迷蒙清冷,因为它和杜牧诗感叹兴亡、讽喻现实的着眼点不同。人们从“春条”、‘新月”、“灯火”、“朱箔”等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温馨的气息,一种优美的清调。贺铸以词著名,但他其实是“诗文俱高,不独工长短句”(陆游老学庵笔记》),他曾经自负地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宋史·贺铸传》)这首诗当得起“清词丽句”之评,又比李商隐、温庭筠诗歌的语言来得疏淡自然。从这里可翔看到唐、宋诗差别的一个侧面。
中考古诗词鉴赏·贺铸的《秦淮夜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