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管理训练的是强大的内心

 昵称30703940 2016-03-21

一直以来,我都很讨厌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对于过于严谨的自我管理,我也是极度反感地,所以当有人问我,做时间管理会不会把自己搞的像个机器人,我的第一反应总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时间管理教练,渐渐就发现,即使学了同样的时间管理教练,每个人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更像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延伸。

凡是在时间管理圈呆的足够久的人,都往往会养成以下几种共同的习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早起

2、长跑

3、阅读

4、写作

5、分享

6、断·舍·离

7、晨间日记

我原来以为这些人是因为学了时间管理,才开始了这些“健康”的习惯,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更像是因为有了这些习惯,才真正掌握了时间管理,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的。

一、建立生活的秩序——时间管理的起点

我的时间管理训练起点是千书计划——每天读一本书。

在开始这个计划以前,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萎靡不振,混吃等死,而当我开启这个计划以后,就被迫每天早起,否则完不成任务,被迫去长跑,不然没有精力,虽然其它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原本无序的生活状态,开始有了最初的秩序,至少有了一条规则:每天读一本书

这个外部的纪律,让原本缺乏安全感,不敢从体制里出来的我,逐渐地能够面对现实的问题,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糟糕,也能够面对自己不满足于现状的各种负面情绪了

二、断·舍·离——亲疏有别

时间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设置目标——自己想做的事。

但这对于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就是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他们也会对事物产生兴趣,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在学习任何东西的初期,我们从不会到会进步很快,这时他们会很有热情,但只要进入第一次平台期,没有了即时的回报,他们立刻就会放弃,这就代表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喜好。

这个阶段最适宜的训练是做断·舍·离,通过舍弃物品来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先从物品着手,渐渐发现自己的真实喜好,连物品都无法判断喜好的人,是不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这种人如果做时间管理,要么早早放弃,要么就会僵化地执行时间管理的条例,楞是把自己逼成了机器人

三、聚焦——练习相对的力量

做事需要力量——智力、体力、情感、精神

时间管理的沙龙中,多数人都在问智力的问题——怎么做,只有少数人会关心体力,尽管所有人都认为体力是基本,但几乎没有人关心自己做事时情感和精神的力量,事实上,后面两者才是我们行动力的根源。

情感是我们做事的过程中的主要行动力,正能量是指我们做过过程中本身就感受到开心,享受其中,负能量是我们将面对问题和困境所产生的情绪,需要我们将其消化,才能转换为行动力,这两种力量通俗点讲就是胡萝卜 大棒。

精神则是我们做事的意义感,也就是回答我们与这个世界关系的问题

这4种力量是两两相对的,智力与情感相对,体力和精神相对,每个人都擅长其中2项,而这2项相对的另一种力量就是我们的弱项,而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对其进行训练

我自己在这个阶段,就经历了从专注于做事方法(智力)转向对情感的关注(与人互动);也经历了从对精神的追求,转向了实干(体力)的训练

四、接纳——矛盾共存

GTD时间管理系统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管流程的五大环节,一套是管格局的六大高度,前者是做加法的,后者是做减法的。

听起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好的系统往往是是矛盾以非常和谐的方式共存的,这实际上也是GTD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最主要原因——它对于个人接纳心态的要求太高了。

再回到最初的几个习惯,就会发现,其实早起这类容易养成的习惯是在建立安全感,断·舍·离训练的是个人的感受力,阅读和写作是训练聚焦的力量,晨间日记则是在九宫格中建立矛盾共存的世界。

时间管理的训练,实际上是通过调节外部的行为,不断强化自己内心,让自己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的过程,能否做好时间管理,不在于你的表格有多好,而在于你的行为是否越来越符合内心的需要。

赞赏

人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