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雪鹰精品书屋 2016-03-21

前言:

中国历史上的几位“女主”:西汉的吕太后,北魏的冯太后、胡太后,大唐的武则天……都有情人。但清代的慈禧太后有情人,却是闻所未闻。1983年拍摄的《火烧圆明园》中有这么一个镜头:李莲英给慈禧太后梳头(刘晓庆饰演),递话道,太后空闺寂寞(咸丰皇帝已过世),不如私添内宠,不负韶华。慈禧太后悠悠叹道,我可不能学武则天秽乱后宫,百年后,令后人耻笑……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慈禧太后有情人,这并非“野史”,而是潜埋在基层的真实历史信息。正史记载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且存在各种禁忌与隐晦,想还原更为真实、立体、丰满的历史原貌,不仅要读前人之作,更要亲自走下去,自己去看、去思考、去辨析,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才是治学修史的严肃态度。

慈禧太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居然在县志上有记载 !辽宁康平县柳树屯乡塘坊村添寿庄有一荒弃的清代王陵,陵园的主人叫那尔苏。那尔苏出身显贵,他是晚清王爷僧格林沁的长孙,父亲也贵为亲王,但关于他本人的事迹在《清史稿》中却无片言只语;那尔苏是被父亲逼迫吞金自杀的,但上报朝廷时说的却是“暴病而亡”;那尔苏生前未创建任何功业,据传仅以王室子孙身份当过宫廷侍卫,但死后却被追封为“亲王”……解答上述蹊跷谜团,康平县志中的一句话揭开了此悬案的神秘一角:那尔苏与慈禧太后有“暧昧之情”。

那尔苏是怎样成为位高权重的太后“身边人”?在添寿庄生活了大半辈子、年过七旬的白树常老人讲,祖辈传下的说法是,那尔苏有一次随同父亲伯彦讷谟祜拜见慈禧太后,伯彦讷谟祜俯身下拜,那尔苏出于好奇抬头看了太后一眼,这一“越礼”行为不仅未给那尔苏带来祸殃,反而讨得慈禧欢心,慈禧一眼就相中了那尔苏,将他留在自己身边。那尔苏长相如何?白树常用四字概括:“一表人才!”在柳树屯乡工作多年的老杨夸赞道:“那尔苏人若长得不漂亮,慈禧太后怎么会看得上?用现在的话讲,那尔苏长得相当有‘男人味’!”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藏在运水车底与慈禧幽会

那尔苏与慈禧太后间的关系究竟“暧昧”到何种地步?白树常老人说,有一天慈禧与那尔苏喝酒,那尔苏的父亲伯彦讷谟祜此时负责管理三宫六院的日常事务,恰巧经过慈禧太后的寝宫,那尔苏大惊,欲上前叩拜,但被慈禧阻止,说“有我在,你不必如此!”

谈那尔苏与慈禧太后间的私情,添寿庄从小孩到老人都会给您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慈禧身居深宫,想见那尔苏一面不容易,为避免横生是非,那尔苏藏在由郊外往皇宫运水的水车车底,车底有个足可藏人的大匣子,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每日进宫与慈禧幽会。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那尔苏与慈禧太后间的感情持续升温且欲罢不能,那尔苏的父亲伯彦讷谟祜惊恐至极,担心此事一旦被捅破,必将在朝野掀起轩然大波,家族将惨遭灭门大祸。为避免出现这一可怕后果,伯彦讷谟祜请求慈禧太后,允许自己带那尔苏回家,已经离不开那尔苏的慈禧太后拒不放人。后来,伯彦讷谟祜想出一理由,说要带那尔苏回乡祭祖,慈禧太后也不好强拦就准了那尔苏几天假,没想到,那尔苏竟一去不返,慈禧太后自此与那尔苏永绝!白树常老人感叹说:“那尔苏的父亲也是王爷,他担心自己儿子与太后的私情早晚会被发现,如果李鸿章这些朝廷重臣弹劾他,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必须带走那尔苏!”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那尔苏之父为避祸杀儿

那尔苏出宫后的命运十分凄惨。伯彦讷谟祜将那尔苏带到今法库公主陵(现名钢铁村),让他尽情玩乐三天,之后将他带到祖父灵前,命他吞金自杀!那尔苏深知自己死罪难逃,眼望父亲迟迟不愿自尽,伯彦讷谟祜答应那尔苏,说你死后,我将把王位传给你的儿子,那尔苏了却心愿才吞金而死。白树常听老一辈人讲,当时伯彦讷谟祜给那尔苏一条绳子和一块金子,让那尔苏自己选择死法,或上吊或吞金,“还有人说,老王爷给那尔苏一杯金汁,他喝下去就死了!”白树常回忆说。

1947年,那尔苏的墓被挖开,人们发现那尔苏的尸身已经烂成一把骨头,首级已与身体已分离,“但与他合葬的三太太的尸体却保存完好,尸体一点没烂,皮肤还有弹性,挖出来的时候,感觉她就像在睡觉一样!”白树常说,扒墓那几天他在现场,如今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伯彦讷谟祜逼儿自杀,知道必然得罪慈禧,因此上报朝廷那尔苏的死讯时,谎称那尔苏死于“暴疾”。听到这一噩耗后,慈禧悲痛欲绝,她根本不相信年纪轻轻,身体硬棒的那尔苏怎么会平白无估地暴死?为查明真相,她还专门派人查验了那尔苏尸身,并开始怀疑伯彦讷谟祜暗地捣鬼。

死后被破格提升为亲王

慈禧对那尔苏之爱,从他去世后的追封与赏赐上尽显无遗。从未建功立业的那尔苏死后竟被破格提升为亲王,名号为“诚慎亲王”。慈禧还赏赐了大量宝物,其中有当时可称之为“稀罕物”的金壳怀表与照相机。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白树常老人回忆说,那尔苏的墓被盗了好几回,有个盗墓贼事后讲,那尔苏嘴里塞满“夜明珠”,从嘴一直塞到耳根子。夜明珠是稀世之宝,从古到今也没发现几颗,连它的替代品“鱼眼石”都价值不菲,用这些名贵的珠宝作为那尔苏的随葬品,大概也只有慈禧太后这样身份的人才拿得出,赏得起。

除封王厚赏外,慈禧太后还指派金、马、富、白四户人家作为那尔苏陵墓的守陵人。添寿庄以前不叫这个名字,此地守陵人的寿命都不长,平均没有活过60岁,为添富增寿,改名“添寿庄”,最后一个守陵人叫富广和。

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初名“孝节陵”,传称“孝家陵”,当地人称之为“后陵”。除这一陵寝外,那尔苏的儿子阿穆尔灵圭(俗称阿王),死后葬于该陵西侧橡树处。陵前院有东西偏殿各六间,分三间拾级修建,正殿三间。殿房原来为单檐歇山式构造,今已改为土平房屋顶。正殿两侧连接陵院砖墙,有左右侧门、水道。青砖砌筑陵墙,白灰抹面,涂赭红色,墙顶由三角形莲花纹瓦滴水及圆状兽面瓦墙构成墙檐,斜起瓦垄,高脊瓴青瓦覆盖。从正殿入陵院,可见三间祭殿墙基,陵院北端有半环状土棱,俗称“椅子圈”。陵院占地8208平方米,加陵院外的围地,约十五万平方米。

如今的那尔苏陵墓因年久失修,院内荒草遍生,半人高的草丛中时见觅食的山羊。白树常老人讲,他小时候,这个陵园苍松挺拔、绿荫遮天,松影掩映着高大红墙,显得格外古雅壮丽,“那时候这里老漂亮了!”望着院内所剩不多的几株古松,白树常感叹说。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传奇故事将被写进书里

即便破败如此,稍加观察,依然能感受这那尔苏王陵当年的堂皇壮丽。正殿内的檩子居然有一人合抱之粗,壁顶刻有精美“龙图案”的彩画虽已褪色,但依然清晰可见。草丛中,散落着几块断碑,其中一块石碑刻有“诚慎亲王第一侧室白氏之墓”的字样。

过去建墓修陵讲究风水,那尔苏陵前早年是一片水洼地,这里是丘陵地带,从远处看,陵园的地势明显高出一块。陵园内外如今是一片断垣残壁,陵园正门钥匙放在陈姓农户手中看管,“经过这么多年毁损,那尔苏陵还能有今天的规模,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这个陵园亟待投资维护,否则过几年,很多古迹很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当地人说。在陵园内,我看到一株前不久被大风吹倒的古松,压在一片乱草丛中,那尔苏王陵的文物抢救工作确实迫在眉睫。

康平县历史悠久,当地的文化渴求挖掘与重新包装。武则天的情感故事可以编入电影《大明宫词》,庄妃与多尔衮的情感纠葛已成影视编导追逐的热点,而像那尔苏与慈禧间这段绝非传说、有记载有遗迹的情感故事,却仅仅流传于柳书屯乡的田间地头,这是不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康平有个人正准备写一本有关那尔苏与慈禧太后间这段恋情的书,书名叫《落日之后》。像这样的真实故事,换在南方一些文化气氛浓厚的省市,可能早就被媒体热炒甚至搬上银幕了,但当地人却感觉那尔苏与慈禧这段私情不太光彩,不愿宣传,观念真的需要及时转变了。”一位作家感叹道。

凄美“忘年恋”来去匆匆

我们今天看到的慈禧留下的照片都是她六七十岁时留的影像,即便以今天的审美视角看,晚年的慈禧依旧可以称之为端庄。慈禧年轻时风姿绰约,明媚动人,美国女画家卡尔曾与慈禧太后相处9个月,她在《慈禧写照记》中曾这样写道:“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得组合在一起。

慈禧与她的“小情人”,从女性的角度看他无错

她耳轮平整,牙齿洁白得如同编贝,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岁的大寿,平心揣测,当为一位四十岁的美丽中年妇女而已。”慈禧自称:“入宫后,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那尔苏死于1890年,死时也就二十来岁,那时慈禧55岁风韵犹存。那尔苏死后一年,逼他吞金而亡的父亲即莫名其妙地去世,野史中说是被慈禧所杀,慈禧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情人那尔苏报了仇!

从今天的视角看,慈禧太后虽享尽荣华富贵,但作为女人,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个人情感世界是很凄惨的,她工于心计、擅长权谋,杀肃顺、灭珍妃、囚光绪、斩谭嗣同,眼都不眨,但这位被无数人指责为缺乏人性、掌操生杀大权的一代女皇,竟对一个小小的那尔苏赋予了女人的专爱与深情,并演绎了一段近乎传奇的凄美“祖孙恋”,在政治舞台上以冷血著称的铁腕慈禧转换情境,居然是一位渴求真爱却不敢触动礼教大防的寂寞美妇,她与那尔苏的相识与热恋来去匆匆、瞬间远逝,留下复杂的人性话题,任由后人评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