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动物城》大家还没有看出来的N个现实隐喻

 naiga书馆 2016-03-21

《疯狂动物城》大家还没有看出来的N个现实隐喻

长安剑   长安君   2016-03-20 08:22  

《疯狂动物城》作为一部神作,已经“雄霸”笔者朋友圈近两周了。

今天,它的豆瓣评分仍是9.4。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部毛茸茸的、以“动物乌托邦”为主题的、狐狸与兔子搭档破案的迪斯尼卡通片,已经与《阿甘正传》和《这个杀手不太冷》同一梯队。

短短两周就跻身“经典”,《疯狂动物城》的确够格。有人从中看出梦想,有人从中嗅出爱情,有人醉心于其中的笑料,有人像模像样地拿来剖析社会。经典,就是能让几乎所有人各得其乐、各取所需。

笔者破天荒地写一部影评。角度只有一个:让我们看看这部神作中,都有哪些现实隐喻,以及,哪些高逼格的传播规律?它们塑造了我们,又被我们所塑造。而且,你可能浑然不知。

隐喻一:“刻板印象”是更隐蔽的歧视 

1.webp

“兔子不可能当警察,那是食肉动物干的事。我们世世代代都在兔窝镇卖胡萝卜,这样也很幸福。”

“我们怎么可能相信一个狐狸嘴里说的话?”

对,几乎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疯狂动物城》首先讲的是一部歧视与反歧视的故事。还有人分析:在美国语境下,“兔子”很可能指代从体格到社会地位都相对弱势的亚裔女性,而“狐狸”则指代墨西哥人,他们往往被当地不少白人视作“撒谎成性”。

因此,朱迪和尼克在影片中的逆袭,才有了戏剧张力。

但他们一开始的遭遇,只是歧视那么简单吗?不,而是更隐蔽的、杀伤力更强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什么?它是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是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多么熟悉的概念!放到哪里都一样。在《疯狂动物城》里,有市民对贴罚单的朱迪喊:“你们警察都是坏人”;在你身边,有人随时在网上敲下“XX省的人都是小偷”,“女生都是感性动物”。不是吗?

歧视,至少是显性的政治不正确,是行动上的区别对待。而刻板印象最大的伤害,是直接从思想上,就忽视了同一群体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差异。而且,不以为意。尽管大家都认可,没有哪个群体内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正如“北大学生不是每个都是才子”、“被报复的法官,不是都手握冤案”一样。

但是,刻板印象如此有市场,因为它是一种思维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贴标签”,就意味着整齐划一,省去了思考和考察的麻烦。但是,人是最不能被“贴标签”的,因为每一个人哪怕成长经历极其相似,也难免“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也正因为此,社会才可能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整部影片里,笔者觉得最虐心的是这段——当小狐狸尼克满心期待地去参加社团聚会时,被食草动物们、他心中的朋友们,戴上了嘴罩子。

那个眼神不忍直视。笔者不愿意,这一幕再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隐喻二:“羊群效应”,让效率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2.webp

《疯狂动物城》整部影片最大的笑点担当,是谁?毫无疑问是——树懒!光看“闪电”以史上最慢速度露出笑容,笔者就能笑一整天。

据说,树懒桥段火了之后,世界各国人民都来“认领”:美国人觉得是在形容美国机动车管理所(DMV)办事效率低下;法国人觉得是在描述法国的公务员办事拖沓;当然,这里怎么能少了中国小伙伴?看来,办事拖沓简直是多国行政机构“通病”。

但除了笑料和拖沓,笔者诡异的思维回路,注意到的是另外一个点——机构。

不知细心的小伙伴注意到没有,《疯狂动物城》里一共出现了几个“机构”?三个:警察局、银行、车管所。而在机构里,很容易有一种效应显现——羊群效应。

还记得从银行里排着队走出来,又排着队吃爪子冰魂的那群哈姆太郎(仓鼠)吗?这简直是一出生动的“羊群效应”示范。羊群效应是什么?就是“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机构里,这更可能发生。比如,在动物城的警察局,警察们基本都是一群威猛、寡言的食肉动物;而吃货胖胖豹,只能在前台,甚至后来,连前台都保不住。为什么?因为机构从天然意义上,就是稳定而趋同的,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人是螺丝钉。机构,有着“流水线”的性质,在“流水线”上,个性不太有存在土壤。趋同,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效率。直到兔子朱迪的到来,像一只鲶鱼,把整个警察局的“水”改变了。

能机构化的,不仅仅是实体,同样,也可能是你的思维。

下面,请回答笔者一个问题:在车管所,树懒一开始,就都是树懒吗?当“羊群效应”以一种很效率的方式,让树懒占了主体后,效率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你的思维呢?你猜。

隐喻三:大人物往往很“小”,小人物往往很“大”

3.webp

毫无疑问,《疯狂动物城》里的大先生(Mr.big),是在致敬马龙.白兰度的教父。

那略微下垂的双颊、那胸前的一支玫瑰、尼克献上的吻手礼、那沙哑的嗓音混着一口浓重的意大利口音,甚至参加女儿婚礼的桥段,不怒自威。而恐怕谁都想不到,大先生居然会是一只,只能放在白熊手掌里的——鼩鼱。

不要小看鼩鼱。它算是冰川区的实际统辖者,游走在黑白之间,不可一世。

至于那体型一个比一个庞大触目的白熊,不好意思,那只是鼩鼱的服务生,连进入舞池的资格都没有(当然,有也进不去)。

大人物往往很“小”,小人物往往很“大”,不要被表面所迷惑。从积极意义解读,笔者觉得,这是个相当励志的梗:尤其在阶级分层意识蛮明显的动物城里,体量大、食肉动物,尽管有点“含着金勺子出生”的意味,但又如何?后天,依然可以是鼩鼱这种“世界上体量最小的哺乳动物”成为大先生,依然可以诞生夏奇羊这样的超级巨星,让四只肉食动物围着她跳舞。这,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又可以是个蛮深刻的梗:很多人问,为什么是鼩鼱成了大人物?科普文章显示,它是一种会分泌毒液的哺乳动物,生性凶残。在一部卡通片里,将它理解为相对偏“恶”的一派,未尝不可。正如现实社会一样,最有杀伤力的恶,往往不是有形的、庞大的,而是庸常的、小型的、隐秘式的。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是不知从何时来的,用钳子捣烂猫爪的力量。”(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吧;p)

现实社会,比动物城复杂多了,“眼见为实”如今也失去了意义。你眼睛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城管可能脱了制服是一个善良的暖男,小贩放下白薯车可能根本不是个弱势分子。

体量、职业、金钱......某种程度上都会遮蔽对真相的判断。不要把白熊当大先生,而羊市长,看上去多么善良。

隐喻四:强者的“原罪”,弱者的武器

4.webp

5.webp

歧视与反向歧视,是《疯狂动物城》一个很经典的逆转。笔者觉得,这也是它能被誉为“神作”的点睛之笔。

在动物城,谁是强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是人数少、体量大的食肉动物,还是人数多、体量小的食草动物?一般情况下,显然“强势”二字应归于前者,但你错了,强者是有原罪的,这恰恰会成为一般人眼中,弱者的武器。

对食肉动物来说,原罪就是“曾经的捕食者”,而食草动物作为“曾经的被捕食者”,一旦以某种理由,联合起来反向歧视食肉动物,就会造成隔阂、分裂与对立。动物城如此,现实社会亦是如此。

好熟悉的场景。

如果把上面的食肉动物,替换成一切你我心目中的强势群体——比如,官员、富人、警察......是不是也成立?而这种反向歧视,早已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你猜对了,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现实中的“官强民弱”,成了网上的“民强官弱”,而推生网上“仇官”、“仇富”情绪的原因之一,正是普罗大众对“马太效应”的反感和担忧。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马太效应,促使作为心理认知群体的“弱者”,在网上抱团取暖,形成声势,从而向心理认知上的“强者”施压。

警察局前台的萌豹子是强者吗?其实不是,但他必须承担一个食肉动物的原罪。当食草动物的“排斥”之声汹涌而来时,他必须辞职。

绵羊副市长是弱者吗?能调配“绝命毒师”的她,显然也不是,但她天然握有一个食草动物的武器。当民意的风潮顺势而来时,她就可以“弱者代言人”的名义,坐上市长的位置。

隐喻五:新闻报道真的会扭曲“现实力场”

6.webp

“为什么袭击别人的都是食肉动物?”记者问。

“我想,可能跟食肉动物的DNA有关......”兔子朱迪说。

发布会结束后,几天内,如下新闻接连而至:“近日在本市,连续发生了很多起食肉动物袭击食草动物的案件。”

这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是赤裸裸的新闻报道扭曲“现实力场”。太拗口了对吗?回想一下这些例子,你就会瞬间明白:当媒体以“精神病肇事者闯祸”为标题,刊发报道时,接下来几天,精神病肇事肇祸的新闻就会增多;当媒体以“有人因不满某事报复社会”立场叙述一条新闻时,接下来几天,报复社会的新闻就会增多;当媒体以“富X康N连跳”来持续曝光一个群体时,这个群体可能真的会,将“N连跳”继续下去。

为什么?一个原因是,当你关注某个新闻时,媒体有更加注意同类新闻的倾向,所以从供给侧上就会增多;此外,读者的注意力也会聚焦到同类新闻上,俗称舆情的“积累效应”和“联想效应”。而另一个同样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现实的确是会被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所扭曲的。

在动物城里,当媒体论断“是食肉动物的DNA决定了他们有攻击性”时,你猜怎么样?食肉动物的攻击性被“诱导”和“鼓励”了。在一个文明社会,本来一些“恶的冲动”是可以被自行消解的,但诱导式论断,会把它们鼓励出来。

本来,14个食肉动物莫名地有了攻击性,但因为通过媒体放大的“DNA决定论”,食肉动物整体被污名化了。“破窗效应”显示——单个的不良现象如果不闻不问,甚至被鼓励,就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而“霍桑效应”显示——一旦某个群体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个人就会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去迎合这种目光。

动物城里,倾向性的报道,就这样扭曲了“现实力场”。让食肉动物真的成为了,绵羊副市长想让他们展现出来的样子。 

隐喻六:互不信任的社会往往让阴谋家“渔利”

7.webp

整部动画片里,最大的阴谋家是谁?当然是,看上去最无辜的绵羊副市长。

而她实现野心的武器,根本不费弹丸,只是两个字——分裂。阶层分裂、族群分裂。而分裂的第一步,就是不同动物之间的心理疏离、互不信任。为何分裂能达到羊副市长的目的?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一语中的:“分裂就是统一”。

设定中,动物城本身是一个高度斑斓但又和谐共处的文明社会。有雨林区、沙漠区、冰川区和中心区,但不妨碍各种动物自由穿行、生机无限,所谓“和而不同”。但“和而不同”无法带来羊副市长想要的,分裂与恐惧,才能。

于是,羊副市长的办法就是——制造社会不信任感,让不同群体之间,戴着有色眼镜互认。通过制造恐慌来散发“标签”,然后渲染社会伤口。让本来通过N多年进化来的友好和平,不再温情脉脉,而是食肉动物强得惶惶不安,食草动物弱却戾气十足。

这样互不信任的社会里,受伤的是每一个群体。

哪怕食草动物利用人数众多,把食肉动物从自己眼前驱离,他们是感到更安全了吗?不,电影中说,他们感到更不安全了。羊副市长想让兔子朱迪充当新的“警界代言人”,以稳定人心。幸好,朱迪没有答应。

她选择了放弃心理隔阂,与狐狸尼克联手。有句话叫:“兄弟一心,其利断金。”用在这个片子里,就“夫妻一心,其利断金”吧^_^

动物界如是,现实社会亦如是。不要被一些阴谋家忽悠了,你懂的。

隐喻七:正当目的能“洗白”错误的做法吗?

8.webp

狮子市长,也是个很有趣的角色。

高大威猛、威风凛凛,典型的“人设合一”——食肉动物当权者,不就该是这个样子?

而笔者对他印象最深的台词,是他对“秘密关押”14只食肉动物的自我辩解:“我的目的是正当的,是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市长,目的正当,就可以不择手段吗?抱歉,目的与手段不能相互“洗白”。

这个隐喻太具有现实感,以至于随意一想,类似例子俯拾即是:公交纵火案制造者说,我是有冤在身,为了引起舆论注意;一些地方政府说,我是为了社会稳定,才不惜压制上访者......看似正当的理由,其实都指向同一种“法外特权”:对一些所谓冤者来说,“自身受害”不能将自己的害人之举,“偷换”为英雄行为;对一些官员来说,不受约束的权力,只能导致愈演愈烈的滥用,最终反噬自身。

看电影时,笔者的朋友说:“其实,狮子市长心中也是不自信的吧?”

是的。笔者后来也意识到,狮子市长也有刻板印象,也相信自己有原罪,所以格外想掩盖“那14只攻击者,都是食肉动物”的事实。因为,他自己首先相信了这个逻辑。尽管后来被证明,“DNA决定论”的逻辑不成立。

“上行下效”。这样的市长,挺难带领动物城走向更文明的。

不自信,不相信,才会要求“法外特权”。虽然谁都知道,“特权”社会,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是,别人没有特权,能不能单单我有?

别想了,没有例外才对。

绵羊错了,罚绵羊;狮子错了,罚狮子。才是好动物城。

《疯狂动物园》里藏着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密码,只有真正走进现实逻辑的深处,才会惊觉很多想当然的天经地义,其实已经谬之千里。

9.web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