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敷小技巧治疗大病种

 晋州jinzhou 2016-03-21

治疗针刀后硬结(注射后硬结)

       有一些患者在肌肉注射或注射之后,皮肤会在针眼处形成一个硬结,用手触摸有疼痛感。中药外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西医手段有限。

取同仁堂牛黄解毒片适量,研末,林海山药丸适量捣烂,混合一起用高度白酒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续外敷3~5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如果没有肿涨,单用林海山药丸.连续2-5天可愈.初次敷药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红肿、硬结范围明显缩小,治愈率为91.7%.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臀部长时间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局部出现水肿,组织细胞代谢紊乱,药液不能及时被吸收而滞留在局部,对局部产生化学性刺激,加之注射或针刀的机械刺激,引起化学性和创伤性肌纤维质炎,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多,肌纤维逐渐变性萎缩,被结缔组织取代。随着注射时间延长,结缔组织内毛细血管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硬结。硬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注射深度不够,局部血循环不良及局部感染所致,即使增加注射深度和减轻注射时的机械刺激,若反复连续在一处注射,由于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也同样可形成硬结。


带状疱疹

汪氏取林海山药丸适量捣烂以食醋调匀,涂搽患部,10例患者在用药后1小时左右疼痛减轻或消失,6~10天内脱痂痊愈,未见有毒副反应.

药物性静脉炎

可据患处大小,取林海山药丸如治足根痛之法稀糊状外敷患处,不断洒酒,以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药1次。敷后病人可感疼痛减轻,有轻微瘙痒感,一般换药2~3次即可痊愈。

治疗急性乳腺炎

    林海山药丸适量捣烂,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将糊均匀地冷敷于患处,直径以超过肿块3厘米~5厘米为宜,然后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每次维持4小时~6小时,两次敷药间隔2小时~3小时。外敷时适时在敷料上滴入适量白酒,以保持局部湿润,借以增强疗效,连续使用7天~10天。

腮腺炎

    取林海山药丸8粒捣烂,六神丸10粒,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经过3~5天,便可肿消热退。

冻疮

    根据患处大小,取林海山药丸适量捣烂,加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置于膏药布上,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连续3~7天。此法适用于青紫淤斑性冻疮,冻疮破溃者不宜。

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扭伤

    以75%酒精30毫升浸泡林海山药丸1粒的比例调制膏剂,用小火煎至150毫克时,加2%利多卡因10毫升于药糊中,用纱布制成口袋,将药物放于袋中,外敷患处(为防止药物蒸发和保持药物的渗透性,可外盖塑料纸),包扎固定。外敷膏药可贴敷24~48小时,指关节可贴敷6~12小时,一般贴敷1~2次即可(贴敷时若需皮肤透气,可自行决定透气时间)。

治疗足跟痛 落枕 面神经麻痹肋软骨炎

    取林海山药丸8粒,加高度白酒适量蒸成膏状,洗净患处,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外敷患处,并以12小时换药一次,足根痛连续1周,落枕2-3天治愈。面神经麻痹贴在患侧耳垂前面神经干区域,肋软骨炎连续1月左右便可痊愈.

腰椎痛

    取林海山药丸40粒,压碎加高度白酒适量蒸成膏状,加水及75%酒精各适量搅拌成稀糊状备用。微波炉中加热后,温度大约50-60度.令患者俯卧或趴卧在床上,以腰椎压痛点或病变部分为中心,涂药面积约为15×15平方厘米,厚约1毫米的药糊,可随患者对热刺激的耐受程度调节温度和时间,谨防烫伤.每日1次,每次20~50分钟,5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连续3~5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较大活动量的体育锻炼。

 

将林海山药丸化开外敷,虽有较好效果,但经常病人皮肤过敏,起很多小水泡,痒得很,腿肿了,把水泡挑开了,更肿.所以在调糊时,添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如果有感染,同时加氯霉素等抗生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