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不难,难在做人

 华成笑鑫 2016-03-22



书法不难,难在做人——所谓“不难”,是技巧性;所谓“难”,是人性。难与不难是两者相对而言的。元代赵孟頫曾言:用笔千古不易。他没说或根本不知道“做人更难”。

 


内韵与外显,孰重孰轻、孰是孰非、孰明孰暗、熟黑熟白,历代都有争论。尤其是当代,虽争论不休,但天平已严重倾斜——对用笔的迷信,对技巧性的重视,对技法的迷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民间到官方,从平民到高官,从孩童到老叟,从外行到假内行......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技法整理、改造和创新,大有赶超历朝历代的趋势。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各级书展,花拳绣腿、滥竽充数、搽胭脂抹粉的作品大行其道。在参与人数、作品的外观和技法创造上已超越了古人——这算不算当代书法的一大功绩呢?有多少人知道,做人上出现的问题,任何技法都是掩盖不了的。

 


别的不说,仅就重、大、厚、拙四字论,就相去远矣!如果有些眼力,可拿当代任何书家的作品和《三公山》、《泰山经石峪》、《麻姑仙坛记》、伊秉绶隶书、蒲华行草和吴昌硕篆书隶书等相比,即可见端倪。

 

当代书法界最火的行为是散播假冒伪劣,最坏的作用是扭曲了文化,最高的手段是颠覆了价值观,最冠冕堂皇的旗帜是误人子弟。可能有人认为严重了——繁荣市场、普及书法,都有事干,都有钱赚,不挺好的吗?

 


当一代代、一群群的人,在道德滑坡而不自知、助纣为孽而不以为耻、执妄如常而乐在其中的现实里,大张旗鼓、“造反有理”地调戏书法——灵魂都被抛弃了,还在搞灵魂的艺术,这是当代人的悲哀,是文化的悲哀,是书法艺术的悲哀。

 


谈到书法与做人,总会有人搬出王铎、蔡京、秦桧、董其昌等人的书法做挡箭牌。此类人分两种,一是不懂艺术,不知书法的根在哪里;二是人性有泥污,阻塞了心窍,看不到真髓。两种人均不足以论道。

 

不是苛求书法界都向圣人看齐,但至少做个好人吧。做人最基本的遵纪守法、同情弱小、真心实意、诚实守信、善良大度等品质,江湖内外的同志又有多少人能做的到?


原创作者:尧渔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