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陆机《平复帖》秃笔枯锋,朴质古雅,超高清大图。

 书法初步 2016-03-22



西晋 陆机《平复帖》麻纸墨迹

《平复帖》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书九行,计八十四字,章草,秃笔枯锋,用笔朴质古雅,但无波挑,和《淳化阁帖》所收卫瓘《顿首州民贴》体段相近,为传世最早的草书真迹,历来为世所宝,现藏故宫博物院。帖尾有明代书家董其昌的题跋,曾摹刻入《秋碧堂帖》、《南雪斋帖》等多种丛帖中。从武周时期王方庆临摹先人王羲之、王献之等而成的《万岁通天帖》看,东晋时楷书已经成形,再证以西晋写经,可以肯定有隶书特点的章草《平复帖》是西晋真迹,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



《平复帖》如徐邦达所说“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刘涛称“陆机的这笔草书,写得苟草,有的是当时的习惯写法,让后世书家难以释读,平添了一些神秘感。” 西川宁谓《平复帖》“此帖在当时就以难读知名,似没有人对之尝试释文。万历时的收藏家张丑……在其所著《南阳法书表》和《清河书画舫》中均有著录。《清河书画舫》中对一般的帖都有释文,《平复帖》却没有”其后,张丑在其《真迹日录》中写道:“帖中如‘羸、难平复、病虑、观自躯体、闵、荣寇乱’等字。翩翩自恣。真有毕世临抚未能得其仿佛者。”


释文  释文一为郑春松所释,释文二为启功所释。

释文一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法书赏析 绞转用笔

《平复帖》是章草的代表作,它与居延汉简保持亲密的血缘关系,只是《平复帖》中大大增强了点画的连续性,如'口'形,汉简中用三笔,《平复帖》用两笔。帖中还有不少字,把许多点画连为一笔,显示了用笔技巧的长足进步。点画连续,意味着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增加。绞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频繁的弯折,同时频繁的弯折又促使绞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笔法渊源

《平复帖》的体势及其笔法有其历史的渊源和时代书风的基础。从《敦煌汉简》中所见西汉章草,如《责未报闻简》等,又如《居延汉简》中所见东汉《甲渠侯官粟君所责寇恩事册》、《误死马驹册》等,其中有些简虽为章草,但其笔势和字与字间的贯气形式已呈现今草迹象。在日本《书道全集3·中国3》所载《楼兰出土魏晋简》中,这样的章草和介于章、今两体之间的过度形态更为多见,并且有与《平复帖》笔法、体势及意趣十分接近的残纸墨迹,如《〈为世主〉文书》,更有基本脱离章草体势,近乎王羲之的草书残纸墨迹出现,其中已见上下两字实线相连的草法,由此可证,在魏晋民间日常的文书手札中,草体笔法的发展是走在上层文人士大夫的前面的,这正合书法发展的历史规律。这是陆机《平复帖》的书法体势风格赖以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


笔法渊源  

《平复帖》点画简率,横向的笔画短促,有俯仰之势;纵向的笔画长,是向左背右的弧形;偏长的字形,上宽下窄,呈左高右低的欹斜状,但斜而能稳,颇有奇趣。


书法风格

《平复帖》除了晋人特有的古朴、自然、淳厚的气质外,还略带竹木简章草书的意味。以秃笔枯锋为之,笔随势转,平淡简约,奇崛而古质,评者云'非中古人所能下笔'。结构上随意洒脱,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自由状态。《平复帖》通篇是章草的古意盎然,散发着古朴、淳厚、深沉、凝重的气息。陆机受着秦、汉、三国时古厚书风的熏染,用笔以按为多,轻提为主,线条大都粗细相近,浑圆为本,没有那种潇洒飘逸的挥洒。造型也以包含、收束为主,不使线条游荡过远,如同一个花蕾正待展开,尚未展开到位,却又收合起来了。草书在陆机手中,还未曾成为大起大合的形式,书法家专注于一个个体的单字,务求书写成形,却还未能尽情挥洒连绵而下。也正是由于这种控制,犹人乘骐骥,以衔勒制之,显出含蓄蕴藉之美。含而不露,如盘马弯弓惜不发,这似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却比马狂奔、箭离弦更令人期待。古来就有'藏锋'之说,就是不让尖锐的笔锋过多出现,甚至遁迹如剑在鞘中,锐气不泄。作为书法家的表现,应如明人陆石雍所说:'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这一点,《平复帖》正是范本。


法帖评价  

明人詹景凤评价:'陆士衡《平复帖》以秃笔作稿草,笔精而法古雅。真迹也。'


明代张丑云:'云间陈仲醇谓其书极似索靖笔诗。'又云:'《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清代安岐《墨缘汇观》评价:'相传平原精于章草,然此帖大非章草,运笔犹存篆法。'


清代杨守敬说《平复帖》:'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


鉴赏递藏  

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陆机《平复帖》  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陆机《平复帖》  局部放大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