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璇琮坑 2016-03-22

北京颐和园: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2015-06-16 18:00:06)
 
 

       颐和园西门,过一座小桥,右手假山上树木掩映中露出飞檐挑角的建筑就是畅观堂。

    畅观堂始建于乾隆年间,仿杭州蕉石鸣琴景点而建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体建筑为面阔间的两卷大殿,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和一座小亭,其间小路相通,苑路平整,地势高耸,环境清幽。在这里东望视线开阔,昆明湖、万寿山、西堤、十七孔桥等整个颐和园湖山风景尽收眼底俯视芦苇稻畦,水鸟追逐,宛如江南水乡,和园中其他景物迥然不同。

        这里离玉泉山外的高水湖、养水湖不远,可以观赏到湖水两岸的风光以及大片稻田、湖畔农舍等田园风景。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是在这里眺望园外、观民稼穑,并特意将宫廷内务府织染局迁到园内,构成现在的耕织图景区(往北不远处),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理想和历代帝王重视农耕的治国理念。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畅观堂(拍摄时间;2013年6月11日15:28分)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左手配殿匾额为轩图瑞橘,写园内种植甘橘满园的景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右手配殿匾额为绚霞绮月,写园外景观。从园子观望远处的天空,早有朝霞,晚有晚霞,绚烂多彩;夜间更有美丽的月亮,洒下满园清辉。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主殿通过游廊与东西配殿相连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站在畅观堂上观景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百看不厌颐和园(二)—清爽幽静的“畅观堂”
            畅观堂地势高耸,掩映在假山和树木之中,匆匆走过者不易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