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裙的简介(摘录)

 高山仙人掌 2016-03-22
一、裙的历史
    裙子是中华女郎的爱物,它在近3000年前已经出现,有着漫长而美妙的发展历史。
古代女子穿衣裳相联的深衣,还穿上衣下裳,裳就是裙的前身,相传黄帝时已有。裳上打褶裥,或就是后来的百褶裙的起源。
战国前的裳已很精美,有彩色、有縠制、刺绣的,如《晏子》:“衣黼黻之衣,衣縠綉之裳。”《诗经.终南》说:“君子至止,黻衣绣裳。”战国后,女子也还穿帷裳。《汉书.孝成班倢伃》收有才女班婕妤抒写寂寞情怀的句子:“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才女的帷裳是什么样的呢?可见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上表现的战国时钟离春。
相传裙子是周文王时出现的,五代《中华古今注》追溯说:“古之前制,衣裳相连。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裙上加翟,衣皆以绢为之。”    如战国青铜壶上的女子、玉人,都有上穿较短的衣,下穿裙子,上刻有许多细条,或就是后世的百褶裙子。(图一)
目前发现最古老的裙子实物,是马山一号楚墓的两件单裙,。
这种上敛下收的裙子形制流传也是很久远的,如南宋黄升墓出土的一件褐色罗褶裥裙,裙腰小而下摆宽大;直到明代定陵出土的两位皇后的裙和南昌宁靖王夫人的裙子等实物,虽是分片的,但类裙子做法一脉相承。当然裙子也有下摆和裙腰宽度相差不大的,呈矩形的也很多。也有裙拖部分长长拖曳而出的。
汉代河南密县打虎亭壁画上也可见到女子穿襦、裙,四川穿襦裙的女俑也很多。
隋唐时,裙子多宽博而长,也有穿桶状的通裙的。裙的质料、色彩、装饰也很繁多。最喜欢大红等艳色。新疆吐鲁番出土文书有裙褶、裙襦、裙衫等词,可见裙和褶、襦、衫都能搭配。宋代的裙子喜用银红、淡黄等色,较为娇丽。明代裙子形制很多,如范濂《云间据目钞》记载万历年间的松江府女子的衣物说:“裙有销金拖……梅条裙拖、膝裤拖,初尚刻丝,又尚本色,尚画,尚插绣,尚堆纱,近又尚大红绿绣,如藕莲裙之类。”明末清初的叶梦珠所著《阅世编·内装》则记载细褶长裙、月华裙等:“旧制(指明代的服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只下边一二寸。至于体惟六幅,其来已久。古时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而下边用大红一线,上或绣画二三寸。数年以来,始用浅色画裙。有十幅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扬绚烂,因以为名。”
清代裙子有织绣的,有百褶裙、马面裙、凤尾裙、鱼鳞百褶裙,裙子上加飘带、金银铃铛的等等,流于繁缛。各地裙子也各具风情,如《清稗类钞》记载滇女之裙:“滇多风,自秋之八月至春之三月,狂吼空中,昼夜靡间。妇女出游之裙,辄以布十二幅为之,多其襞积,藉以御风。盖非此重量,或为风所挟以高举矣。”
清代后期,女子为了简便,日常穿用以袄裤为主,但裙子仍是礼服,直到我们的老祖母这一代,红裙仍是新嫁娘不可缺少的婚服。有些女子平时也系蓝布裙,插秧收割劳作时就撩起来掖到腰间。直到近年,贵州屯堡等女子仍喜欢穿一袭青(蓝)裙,朴素大方,保留了襦裙之风。
          二、裙的礼俗
女裙是日常生活的衣饰,承载着喜庆与情思,也是一生一世的佳韵。裙子印着女子的泪痕,倾吐女儿家的一片心绪,既可长曳拖地,肆意挥洒;又可窄束腰肢,窈窕婀娜。唐代武则天有“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之句。明代马守真《蝶恋花》词说:“肠断萧郎纸上句。深院啼莺,撩乱春情绪。一点幽怀谁共语,红绒绣上罗裙去。”裙上花样也表达春思幽怀。
历代穿裙子的习俗很多。裙是女子珍视的正式礼服,女子穿袍就要配裙,唐代的大袖襦裙等礼衣,明清以来的大红衣裙,不但举行婚礼时,会客、祭拜时也都要穿。女子常亲手制贴身穿的裙,裙就等于是自己的化身,可作为最珍贵的物品献给寺庙,供奉神佛,或送给亲人、情郎。男士也要买裙子送给爱人作定情礼物。魏晋时的繁钦《定情诗》等都有写及。
又如古代有裙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裙幄》写道:“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籍草,以红裙相插以为宴幄,其奢逸如此。”唐代的青年男女在野外踏青,遇见花树芳菲就解下外边一层的裙子联成一圈,宛如帐幕,再坐下来欢乐饮宴。明代还有斗裙之俗,女郎们在花野中把裙子互相比美。
清代画家也有画湔裙之风的,却画不出湔裙的真正欢乐。如画家王愫的《湔裙图》扇面,费丹旭的画,都只画一位仕女在水边洗涤裙子而已。(图二)
   三、裙的各个部件;裙的各种形制;腰裙、合欢襕裙、悍腰、抱肚

     一件传统的裙子,包括有很多部件:裙腰、带纽(裙带、裙腰的系带)、裙身、裙幅、裙拖,还有裙缘、裙缝、裙条、裙门、裙衩、裙褶、裙花、裙襕、裙铃、飘带等装饰。各个细节精工制作,合成裙子。
裙腰,也即裙头,是裙的最上端部分,一般用单色绸缎或棉布制作,常用白色,甘肃磨咀子汉墓出土的黄绢裙子上就有一段白绢裙腰。明代出土的裙子,裙腰多用白棉布制,取其牢固。或说裙腰用白布头制是取系裙人和丈夫白头偕老的意思,是很好的说法。(见《近代中国女装实录》)
裙腰可束腰,显出腰身的秀美。明代朱有炖的杂剧《天香圃牡丹品》就有“念奴娇将一个翠裙腰结束的腰肢瘦”之句。。
裙腰上也可有花纹,但不宜过分繁缛,多以金银线织绣一下。否则裙腰的花纹和衣裙、腰带的花纹混在一起,显得花乱。周锡保先生指出唐代束腰很高的裙子,裙腰上多加美丽的金银纹饰,如白居易写“裙腰银线压。
古诗文中的裙腰有时也代指裙子。裙腰或向两端延伸,穿在身上时就起系结之用;或两头都缀系带,便于系结。福州茶园村宋墓出土一条黄色绫印花银泥裙,带纽宽11厘米,长41厘米,上用金丝、彩线绣缠枝牡丹花纹,绣工精美,色彩艳丽。
裙身,即裙面,是裙腰下的主要部分,用裙幅连成。裙幅有五幅、六幅或八幅,或十多幅等。裙身是吸引人们目光的主要部分,装饰要十分美丽,多有大片图案。
    裙条、裙拖,则是特指裙身下拖曳于地的部分,这长长的部分如水光云影摇曳,使仕女别增轻缓柔雅。如汉代一件穿喇叭形裙的女俑,《女史箴图》里的女裙的裙拖.......
    裙缘,即裙边,指裙的下摆边和边沿,多用锦绣镶嵌或滚边,既可美化又可增加牢固度。宋代黄升墓裙边也加镶边,如一件黄褐色山蔷薇、菊花纹绫裙,边缘镶彩绘的二厘米宽的菊花纹花边,简洁美观。明清时女裙的镶、嵌、滚技艺更为繁复。

缘还有镶金的,如《金瓶梅》里记一条玉色绫宽襕裙,“裙边紫遍地金”。 还有“一尺宽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子”,用以薄羊皮为衬的金箔做镶滚。或织金边。还有晕色边。或镶打褶的细边。清代也有在裙底边缀流苏的,如一件艳粉缎地荷花牡丹纹彩绣流苏裙。(袁仄,蒋玉秋《民间服饰》)
裙边也有较异样的精美花式,如在敦煌北魏的248窟、236窟壁画。。。。。女俑,裙子下沿也有三角形边饰。也有缀花瓣形边饰,如敦煌19窟壁画中的外道天女,腰裙缘下缀一片片彩色圆形花瓣。
裙缝,即把裙幅缝起来的缝脊,有的裙缝上也加缝彩色布条装饰,还有类似衫子的金泥缝,如南宋黄升穿的裙子,边缘、缝脊上多有彩绘和泥金的花边。加缝花边的做法一直沿用下来。还有加缝金线的。
裙门,也叫马面,是裙身上无褶的光面,两边则打褶将它托出,多装饰花纹。宋代就有了裙门的雏形,如萧照《中兴瑞应图》中侍女的裙子已有。
        裙衩,唐诗有裙衩之词,大约因为裙子是开衩的。在裙底开衩,飞扬起来,能隐隐露出裙的里子,露出裙内的又一重裙裤。
唐宋古画中,如敦煌壁画女供养人、唐人《宫乐图》、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中(图三),都有裙子近腰处的开衩。这叫腰衩。宋词有此词。。。。。。。
裙褶,是在裙上打褶,既便于活动,又使裙子更美好。用纱罗制作的裙,裙褶细密,如雾般飘遮着裙花;锦缎的裙,在裙褶里隐露色彩、花纹,行走时隐约露出。裙或打整齐的马牙褶,也有长褶上加细褶,也有打荷包褶(合抱褶)的,明代徐蕃墓出土的一件素绸裙,中间留出一段光面,两边打荷包褶。褶上还有加缝金线、花边为饰的。
裙花,即裙上的花纹图案。唐代刘禹锡《深春好》有句。也指裙的花边
裙襕,即裙身上的宽襕花纹,在宋代《文姬归汉图》图中有女子裙上就有裙襕,裙底一道,裙身一道。
裙铃,在裙上缀铃铛。据说武则天的裙上就有。小说《林兰香》也说到。
裙上还有飘带

Rank: 3Rank: 3Rank: 3

精华
魅力
22 点 
如梦币
1566 RMB 
注册时间
2009-5-7 
沙发
发表于 2011-4-2 20:55 |只看该作者

裙的种种形制(摘录)

本帖最后由 大勇若怯 于 2011-4-2 21:10 编辑

裙子制作出种种形制,适宜于各种功用,或更好地体现装饰美。
裙子也有单、夹、复的区别。单裙,指没有里子的单层裙,夏天穿。
夹裙,就是裌裙,是有里子的裙,春、秋季穿。汉代《孔雀东南飞》里就写刘兰芝:“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
复裙,也是数层制作的裙子,或纳有丝绵,在冬天穿,和单层裙相对。也写作複裙。在甘肃磨咀子汉墓中有出土一件黄绢纳丝绵的复裙。《初学记》引《晋东宫旧事》记载晋代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杯文双裙等。南宋德安周氏墓出土有单裙、夹裙。
浴裙,是出浴后穿的裙子。。。。。。。。
中裙、褥裙,都是穿在内的裙子,属于内衣。如《旧唐书》记:“景龙二年,顺天翊圣皇后衣箱中裙上有五色云起,久而方歇。”。
条裙、土裙,就是穿于外的长裙,有扇形或矩形的多幅布幅联成的单片裙,是最基本的裙子样式。也有分片裙,如掩裙。
掩裙,穿在外,《宋史.五行志》载宋理宗时“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地”,就是赶上裙、上马裙、马裙,长而曳地,裙的两片不缝为一大片,而是前后两片相掩,任其自由开合,便于骑马,也显出乍掩还露的风韵。倒类似于古代的帷裳,当是由古代的花襜(见下)演变而来的。如黄升墓的黄褐色牡丹花罗裙......(图四)
    定陵出土两位皇后的裙保存较好的有47条,而裤子只有贴身穿的各一条。多似掩裙,分两片,各三幅半,连成一大片,多打褶,多有膝襕图案,有双襕和单襕两种。
长裙的系法一般是系在腰间,唐代也有特别长的,系到胸乳上。如张萱《捣练图》中的宫女,穿窄袖的对襟直领襦,下衬单色裙,都有裙腰,系在胸乳之上,今人有称为高腰裙的。
唐代的长裙或系到胸乳之下,为中腰裙。如。。。。。。。
传统长裙也有类似于今天的吊带裙的。如。。。辽代还出土有此类裙实物。
湘裙,仙裙,是宽长的裙子代称。六朝、隋唐裙子以宽长为尚。。。。。。
当时间裙(间色裙)和浑色裙都用多幅布料制成,即多破裙子。由于太浪费布料,高宗皇帝举出武则天只穿七破裙的例子加以劝止,《旧唐书.高宗本纪》说。。。。。”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引路菩萨图》中的贵妇人,都穿着曳地之长裙,应该是六破以上的、裙拖湘江水的长裙。
通裙,是制成桶状的裙,穿时套在身上即可。《旧唐书.南平僚传》记载:“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多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中原地区也有,西安王家村唐墓等地的唐三彩女俑就穿通裙。。。。。。明清史料中也提到统裙。
衬裙,《中华古今注》。。。。。。。。。
笼裙,则是笼在外的轻透质料制的裙,上缀精细的花饰。如《新唐书》记载的安乐公主的花笼裙。
羊肠裙,或叫羊裥裙,北魏《齐民要术》记载:“敦煌俗,妇女作裙,孪缩如羊肠,用布一匹。”。。。。。。。
旋裙,唐代已有此类形式,北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也有记载,
如意裙,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文殊菩萨像前的侍者就穿,裙底部裁成如意形。明代戏曲服装也有运用,《脉望馆古今杂剧》的记录演员穿扮的“穿关”有记载。。。。。。(另“穿关”有战裙、火裙等名目,不是女子穿。
无缘裙,无缘边的裙子,《后汉书.马皇后纪》记载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也叫做秃裙,以表示简朴。马王堆1号汉墓的绢裙就是没有纹饰也没有缘边的。
镶边裙,《金瓶梅》记载“白纱挑线镶边裙”。。。。。。。,。
拖泥裙  。。。。。 金瓶梅》有穿花凤缕金拖泥裙、百花拖泥裙、一尺宽攀枝耍娃娃拖泥裙等等。当是较长的裙。膝襕裙。《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穿关”就有膝襕裙之名。《金瓶梅》69回记妇人有“大红宫锦宽襕裙子。”在明代较盛行。考古和传世实物都有。
        百褶裙,可能由先秦时襞积发展而来,战国就有了。传为汉代的小说《赵飞燕外传》里也说留仙裙。即百褶裙的起源。实物如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褶内加彩画,如《阅世编》载明末清初的月华裙,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极淡雅,走动时半隐半露。
清代柳青年画等美术中都能看见女子穿百褶裙。《扬州画舫录》也记载美丽的月华裙、百褶裙、24褶的玉裙。清代李渔总结说:“裙制之精粗,惟视折纹之多寡。”折多则行走自如,裙纹摇漾,折少则往来局促,缺乏姿态;故而裙幅必不可省,并多加褶。八幅之裙,宜于家常;人前美观,尚须十幅。”
宋代记还有千褶裙。
马面裙,明代前已有雏形,如黄升墓的掩裙及有裙门的裙。清代才叫马面裙,仍和掩裙相似,但更精致,分两大片,每片两个裙门,穿着时两两重合,只显出前后两个裙门,加精美花饰。裙门边和裙门两侧打固定褶裥,多可达百褶;或加镶嵌。昆曲等戏曲演出服装中、婚服中,马面裙常见。
有一种挑线裙,用丝线将裙褶挑联,使裙褶定型。《金瓶梅》里有“一尺宽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子”。与马面裙相结合,发展出鱼鳞百褶马面裙,是各道细褶间用线交叉相联,好似如鱼鳞,走动时就张开。还有阑干裙,是在褶裥间镶彩色细条或花边,裙门与裙底也镶边,如栏杆一般。或与月华裙结合,大红裙门,摺内藏各类艳色。都更使衣物有细腻的情韵。
散幅裙,宋代《荆州时事》记它条条裙幅不相联接,任其飘扬。后来演变为凤尾裙。。。。,“绛裙金缕褶,学舞腰肢怯。”
或马面裙与凤尾裙结合,在鱼鳞马面裙外联以一条条彩花窄条,每条或缀铃铛,行走时如凤尾散开。宫裙,也近似于此。有图片。
网裙,或是如网状的裙子。应是穿在衬裙之外。
千针裙,也叫做百衲裙,用厚实的几层布帛制作,密密缝衲,劳动时穿。
       无缝裙,清代《女仙外史》写一位仙姆:“腰系无缝素罗裙,脚着有棱黄葛履。”大约是和针织的无缝衣相同的做法。
双裙,古代多穿,就是内外两件裙子。或是由汉晋时裙裳并穿变来的。如十六国时酒泉丁家闸墓壁画的持扇起舞的女子、冬寿妻子像,唐、五代《簪花仕女图》的仕女、《韩熙载夜宴图》的乐女、南宋《耕织图》里的农妇,也都是双裙。。。。。
  双裙叠映,色彩多互为对比。为让内层裙或裤花彩露出,形成层次,别具情致,也有巧妙做法。。。。,或外一件用轻透的纱、 豰之类制(如黄升的笼裙);外裙如是锦缎之类,就要短些,或如黄升的掩裙。
如《韩熙载夜宴图》有一位女郎。。。。。。。。
唐代敦煌壁画、西安一带的唐墓壁画,佚名《宫乐图》等,绘女郎的外裙都有腰衩。如唐代李贤墓壁画《观鸟扑蝉图》
在双裙之间,或裙裤之间,有的女子还加上一条短裙与裙裤色彩上深浅浓淡相衬,增加了色彩层次,更为动人。
还有三条裙,即三层裙子,繁钦《定情诗》说:“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南北朝时还有数十重的罗裙,施荣泰《杂诗》
直到今天,浙江、江苏的个别地区还保留作裙,男女通用,在长裤外加一条打褶的作裙,或长或短。苏州甪直镇女子穿的,比较短小,便于下田劳作。

Rank: 3Rank: 3Rank: 3

精华
魅力
22 点 
如梦币
1566 RMB 
注册时间
2009-5-7 
板凳
发表于 2011-4-2 21:04 |只看该作者

摘录古代女子衣裙名称解释

   莲花纱:宋代黄升墓出土,即江西的绉纱。
飞裙:唐代法门寺出土
鸂鶒裙,白居易有“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的句子。鸂鶒纹是鸳鸯一类的成对的水鸟,又叫紫鸳鸯,。

白鹤裙,以仙鹤纹为饰。如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元代壁画上的侍女。。。。。。。
交龙斗凤裙:龙纹、凤凰纹交罗。
金泥裙,用金泥饰裙。五代牛峤《菩萨蛮》词:“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用金泥表现
雉裙,就是翟纹、锦鸡纹裙子,也类似凤纹。唐代王建诗有“双雉裳”,就是双双对对、比喻爱情的雉鸟图案。
桃花裙,是桃红色,裙上也常见绣桃花双燕之类花纹。
宋代高觌咏海棠:“好将绣向罗裙上,永作香闺楚楚衣。”也是春花。
明末善于画兰的女画家顾横波曾有画兰裙。
豆蔻裙,簇蝶裙,荷裙,荔枝裙。。。。。
绣球裙,是以冰雪球般的绣球花为饰。。。。。。秋天有菊花裙。。清代朱彝尊《金缕曲》咏水仙:“绣入罗裙嫌太淡,配山茶、一捻红尤好。”梅花裙,饰梅花纹。。。。竹叶裙。。。。。。。后红楼梦》写到月白满地松竹纱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