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胡,胡志明!”——那一年,西方的青年们为了越南人民纷纷走上街头

 昵称31413267 2016-03-22

“西方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文丨几灰魚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评价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诺尔曼·白求恩同志时说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而在1968年,当美、英、法、意、西德,甚至是东欧许多国家的青年们走上街头以游行示威反对“越战”时,这段话完全可以改成:

“一群西方的青年,毫无利己的动机,把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们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而且可以加个意识形态定语:“他们还都不是共产党员”。

讽刺又吊诡,还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在保守政治环境培育的资产阶级土壤中,在严酷意识形态对抗的乌云之下,美利坚与欧罗巴的青年们却成为了迎着东方红日,被栽种出的反叛与抗争的向阳花。

引发这一现象的“越南战争”,从某种意义讲上是6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无一不是以“反战”为据点,再生发出其他诉求,最终引领六十年代的反叛大潮。

“越南战争”严格意义上讲,前后进行了30年。二战后,为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在胡志明创立的越南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了10年的“抗法救国”战争(国际上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最终在1954年,以“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把法国人赶了回去。但越南由此分裂,以北纬17度线为界,以北是越南共产党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以南,是越南末代皇帝被推翻后建立的越南共和国(南越)。

法国抽身“越南战争”的泥沼后,美国接盘了(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从1955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扶植发动了政变的吴庭艳担任总理,借刀杀人,疯狂屠杀共产党;1961年5月,肯尼迪政府在越南共和国发动“特种战争”,派出军事顾问训练军队指导作战;1965年开始直至1968年,约翰逊政府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直至派出50万地面部队参战……

B-52轰炸机正在进行“地毯式轰炸”,美军在“越战”中的投弹数量超过了“二战”各战场总和

在1968年之前,针对“越南战争”的示威游行就已经萌发了:1965年2月,林登·约翰逊发动对北越的“春季攻势”,同年4月17日,新左派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学生争取民主社会”在华盛顿领导了其时最大的一次和平示威游行,并从此成六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反战运动的核心力量。

不过直到1968年,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北越军队展开了反击,欧美两地,以美国为焦点、同时零星散落在西欧国家的“反战”运动才终于彼此呼应,两岸多地的青年们才第一次有了共襄盛举的激情澎湃之感。

时间来到1968年1月30日。北越突然发动“春节攻势”,8万多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发动袭击,从北纬17度一直到金瓯半岛长达六百多英里的战线上,北越“民族解放阵线”向140多个城镇发动攻击,顺化被占领,驻西贡的美使领馆的星条旗被越共的彩旗取代,而美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北越军占领西贡美使馆,南越和美国军队为夺回使馆被打得焦头烂额

人民陷入了欢乐的海洋。就是从“春节攻势”开始,西方的青年们开始了六十年代巅峰之年的游行。

在美国国内,各大城市早已被“反战”示威活动席卷,“学生争取民主社会”(SDS,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和“国家终战委员会”(Mobe,National Mobilization Committee to End the War in Vietnam)组织了一系列示威游行。连政客都站了出来:罗伯特·肯尼迪(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号召放弃胜利的幻想,民主党议员尤金·麦卡锡直接站在了和平的一边;

在西柏林,“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号召举行“有关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二月末,十几个国家的代表团齐聚,超过两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人们举着胡志明、列宁、切·格瓦拉、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画像,高喊着“胡,胡,胡志明”(Ho,Ho,Ho Chi Minh),以表对北越抵抗美军侵略的支持;

德国青年高举胡志明头像

在巴黎,学生们把左岸沿河中心区命名为“英雄越南区”,拉丁区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游行。而巴黎大学图书馆之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高高飘扬;

在伦敦,“越南团结运动”组织了2.5万人集结特拉法尔加广场,写着“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竖立在美国大使馆前,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

甚至东欧国家和第三世界,人们也欢欣鼓舞:前一年便举行了盛大示威活动的捷克人民再次走上街头;正在反抗阿尤布·汗独裁的巴基斯坦人民喜不自胜;而远在非洲莫桑比克抵抗葡萄牙殖民军队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游击队员们,听到“春节攻势”的消息时也是笑逐颜开;

后来,林登·约翰逊总统命令部队进行“有限的轰炸”,意在表明不能像以往那样,让B-52轰炸机再“地毯式”地超负荷工作了。于是,之前的2500次轰炸,“有效”地变成了,3500次。

不过这只是暂时。5月,美国终于熬不住了,越美巴黎和谈;11月,美国停止对越轰炸,“局部战争”结束;1969年到1973年,美军逐步撤出越南;1973年1月27日,美国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越战”结束。

“越南战争”让美国陷在东南亚潮湿温热的丛林里整整12年,艾森豪威尔、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和尼克松四届政府束手无策。六十年代高速发展时期,肯尼迪政府提出的“新边疆”和约翰逊政府提出的“伟大社会”纲领,本可以带领美国更进一步,最终却毫无作为。相反,以“越战”为风暴眼,从六十年初期诞生的“校园抗议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到中期的“言论自由运动”,“嬉皮士运动”,被浩大的“反战”运动裹挟,迅速席卷整个西方世界,最终催生出“反主流文化”、“反政治体制”等从根本上质疑和抗拒资本主义制度的学生运动大潮。

而1968年,便是这反叛欢场的高潮与顶点:五月的法国巴黎,爆发了“五月风暴”,全法国瘫痪;八月的捷克“布拉格之春”被苏联军队扼杀,几十万人静坐抗议;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对选美比赛的第一次公开抗议揭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

战争本来就代表着不义。所以成长于“冷战”背景下的西方社会,从小到大接受资本主义教育,既无比熟悉美苏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又享受着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带来的优渥生活,而本该因此循规蹈矩的西方青年们却在1968年纷纷走上街头,为越南人民示威游行,高喊着“胡,胡,胡志明!民族解放阵线必须赢!”

这一年,剥离后来被赋予的神圣符号和象征意味,最终成为了六十年代精神与西方青年们以行动表达个人诉求的最佳具现。

切·格瓦拉说,“革命者的任务就是发动革命”。其实当青年们走上街头的那一刻,“冷战”的阴云便消散了,意识形态突然变得苍白,血与火成为唯一所见,他们所追求的,是和平与自由的永恒之光。

-END-

合作/转载/打钱请联系:1402869626

西方六十年代亚文化史私人沉迷

MONO:@浅见

今日头条:@六零物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