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座说不出的城市。 作为大内斗省省会,地位长期被挑战;明明也是淮扬菜发源地,却人人都认扬州;秦淮风月是嗲,结果最有名的几个都是苏州人,就连电影里也要讲苏州话才糯软。 啊,还有「六朝古都」,六个朝代报出来都有点尴尬;如果要再加上前朝,那就更尴尬了…… 然而作为一个坚定的南北朝粉,不爱南京怎么行呢。(澍心是东吴粉我跟你们讲!看到孙权会哭的那种! 于是当然要去六朝博物馆 到底是不是贝聿铭的封山之作啦…… 贝聿铭到底封了多少次山,对于只识得几个建筑师名字的我广大人民来港,确实是一个谜。 记得造苏博的时候明明号称动用了祖籍家乡之情,才请动贝老造了一个封山之作的。结果没两年就出来一个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然而又过了几年,又冒出来一个六朝博物馆! 可能是先封山,山封了以后还有刀吧。但是不管怎么样,老爷爷的大片混凝土小小透光风我还是满喜欢的,以后再宝刀不老一下也不要紧。 大型装置艺术……六朝博物馆本身占地有限,从外观上看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属于不难看但也没什么惊艳的类型,没想到内里简直花样百出。 挑高的一楼顶部大量采光,墙洞开得恰到好处,挂起来的六朝纵轴足以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每个朝代都非常厉害!梅长苏死也瞑目了。 其实在入馆之前,我和澍心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好展品么肯定都给南京博物院拿去了呀,那一柜一柜的陶瓷金玉,哪里轮得到六朝博物馆啦。 妹想到人家硬是靠布展杀出一条血路。 比如这面瓦当墙(官方意境图。 实景相当震撼,红墙的饱和度也调得正好,不艳不扎不乡土。 虽然只有寥寥数枚印章,但是灯光和展现方式都特别舒服,索性也不要搞什么放大镜了,留白印刷,一清两爽。 瓷器用颜色进行分类,有点硬来但也不失心思。 并且每一季的青瓷之前还都有一组装置。这个是夏: 这个是冬: 挑毛病肯定还是挑得出,比如匠气过重(所以可能真的是贝聿铭的儿子和工作室搞的吧),元素又堆得稍微有点满,但放眼国内博物馆布展……也是没谁了…… 大量使用木、石、竹,营造出一种飘飘欲仙的氛围。 还有这样的休息区……被汉服写真爱好者攻占是指日可待的。 仲有各种萌点……展品少归少,但也颇有一些正中靶心。 比如生活器具里的食器类: 配合六朝食单,有点馋。(而且还出现了前两期刚刚讲过的扁尖炖鸭! 食单里的金齑鲈鱼脍在南北朝生活小百科「齐民要术」(卷八第七十三……一个职业病。)里出现过,用白梅、橘皮、秔米和姜蒜捣烂脍鱼,金白二色,啊,谁去复原一下看看。 人面瓦当在六朝多见,后世就不大流行了。面包超人mix圣诞老人的两腮看得我戆笑连连…… 鸡首壶矩阵有一种严肃的荒诞。 当然不能忘记续。 最嗲的是一个玻璃杯,舶来货,修复后完成度非常高。 博物馆里还有一组独具南北朝特色的展品——魂瓶。虽然百度百科里讲魂瓶无非是用来装粮食的随葬器,但在如此追求得道飞升的年代,显然魂瓶的道教意义要更重一些。 所以经过魂瓶展区,松弛二人组都是紧张地手拉手赶紧跑开…… 照片当然是不敢拍的,但是一瞥之下真的相当精美,并不亚于这只镇馆之宝莲花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