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出嫁一定要“有名有份”,军队征伐必须得“师出有名”,强词夺理也应做到“名正言顺”。茶器之爱,亦应如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都这么说,可见中国人很重视“名”。既然有茶器之爱,自当念其名、顺其型、入其中、悟其情。 水方,不是“水立方”的简称。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奇怪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第一,名称源于器型的方正。 陆羽把水方列为茶器之一,《茶经·四之器》:“水方,以椆木,槐楸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孟子说:“盂方则水方。”可见,水方有形式美学的影子,是源于视觉的命名。 第二,名称源于器物的功能。 现在的水方已经不局限于“方方正正”,但它仍然承担着装载的职责,泡茶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水渍,它都一一大方笑纳。 不就一块这样的抹布吗?没那么简单…… 洁方,不能像水方那样,它圆不起。干干净净是茶事的基本原则,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 听说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请千利休购买茶具,千利休送来一大包裹的白色的麻布!并于信札中告诉对方:“侘茶者也,干净茶巾足矣” 日本茶道注重心境的清寂,千利休因此把洁方视为茶道器具的核心符号。 一道茶你用水方抹去的只是台面上的水渍,日复一日地把持洁方,每天把洁方折叠得四四方方,心中的重负、尘埃也会清除,人活得舒舒坦坦、大大方方。 一、对茶杯负责。 茶盅也称公道杯,传递了你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二、对茶壶中的茶叶负责。 一泡茶的时间长短,茶盅在就好办了。如果没有茶盅,茶汤没完没了地泡着茶叶,茶味之苦涩可想而知。再好的茶也就可能被浪费掉了。 茶则,度量投茶量。 壶承的出现有很多理由,其中炫耀技能、追求美感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名为“壶承”,要两条件。 第一,在茶台上,壶是比较有重量的茶器,可向下产生压力; 第二,壶承本身材质有硬度、厚度,能向上撑起重量。壶承不宜单薄、宽大。既要体现茶壶有质量,又要体现自己的力量,才能呈现出承受的份量。 相比茶壶,茶杯是轻的。杯托,托起的是杯子的轻盈、灵动。 接过兰花妙指传递过来的一杯暖茶,轻轻托起,不胜怜惜。杯托,不能破坏了这份感觉。 茶盘,宽、平、浅,能盘起常用的茶器,盛下泡茶的水滴。茶盘要甘当配角,颜色万万不与茶壶茶杯冲突,无论浓淡,茶盘都要烘托好茶壶。茶盘选择对了,也能够很好地传递你对茶饮的理解。茶盘不需要厚度,但它宽度可以成为茶壶和杯子的天地,也可以表现主人的胸襟,扩张品茶的视野。茶盘不需要沉重,但它的硬度可以体现干练的作风、果敢的精神和承担的气魄。 《茶经》中,用于茶叶生产、加工的,称为“具”,用以煮茶品茶的称为“器”。一个名称的诞生,是艰难的选择,是历史的沉淀。 品味好茶,品味茶器,品味美名,自有其中发现与快乐。 转载自:莫道茶事 -------- |
|
来自: 昵称15179096 > 《文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