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尊師生前給我留下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 時在1955年暮秋,黃葉滿階,西風徐吹,我一學友名叫蘆志德,經當地拳師耀亭之徒張有才, 為他聘請一武術教師,其受聘金月定30袋麵粉,另管吃住。這位鏢師練就一身超群的少林功,兼有一些超人的氣功。我目睹他身高足在一米八○以上,四肢粗壯,身轉靈活,飛騰翻滾如猿,單掌空中劈磚碎石,登足穿壁似有所向無敵之勢,當我眾人數面言道:“吾今年五十有三,走遍全國省市鄉鎮幾百有餘,勝於吾者還未見出世”。我聞言後,找來數十武林名手,經比試,確實沒人能過他的。一日,我將此見聞告訴了師兄李海龍、穀太龍二人,為好奇心所驅使,來到蘆志德家,介紹相識後,就走到後院習武場,二位師兄都在此丟了人,被那鏢師一掌打出一丈有餘,頭目眩轉,不敢再應一招。那鏢師越發傲起來,讓我們三人一起向他圍殺,卻被打翻在地一雙半,氣喘噓噓,只好道罪領教。 時過一月之後,我們師兄弟三人在東關永興館飲酒吃菜,太龍兄說咱們敢不敢讓此鏢師(名尚成俠)與我太極老師鄭悟清過一手。我們又擔心老師吃虧,於是就先後又請了其他一些太極高手與之比試,但都不能過那鏢師的手。無奈,我們約了老師鄭悟清告以比試之情,老師應允。鏢師臨見前聞聽過鄭悟清這個大名,他說我們這些愚徒對鄭師過分誇大,心中有點不是味,於是一見面皮笑肉不笑,帶著內勁而來,要見識見識。會面在師兄李海龍家的院庭,專門設了酒宴。為了使我尊師免受意外摧殘,我們師兄弟三人還配製了一料“當將極力散”,門後還配備有借來的擔架等。
這天,鏢師進門,舉止行動非凡,神氣瀟灑,左手端著一畫眉鳥籠,籠中兩鳥輕靈飛鳴,後面跟著他的門徒四人,且忘記了張王李趙,但都仗勢神氣。我們只是彬彬有禮,請了坐,送來煙茶。但見那鏢師隨坐偏席,海龍兄也是力大過人,從身後椅帶人端起,移至上席位。鏢師亮招,身子一晃,羅漢椅已成散裂,只得又換一椅再坐下。客主都寒暄了一刻,我與太龍兄速至門首恭候鄭師駕臨。 鄭師說來就來,左手持一直杖,身穿一身青布衫,惟帽頂一點紅,悠悠蕩蕩,行雲走水臨門,親切含笑,先言教了我師兄弟二人幾句:“有言不打上門客,一定要注意禮儀,武門無至境,點到不如讓到,領教一點別人的長處為目的。” 鄭師近席,文靜含笑點頭,我們兄弟此刻作了互相介紹,隨即坐下。兵對兵將對將, 此乃常禮。尚、鄭二師都坐上位。二師互敬香茶,手臂相切,片刻,尚師只得坐下,鄭師亦自坐下。茶話了一會,一同離席切磋,互請發招至寬院之中。鄭師曰:“彼不動,我不動,彼未動,我先動。”鏢師即言:“看招!”手臂環繞,但見鄭師垂手未動,怎知鏢師已受了傷,腕骨部現一血腫,鄭師言:“此為自傷,非我無禮。”鏢師潛身伏下,喊“再敬你一招”,鄭師卻將鏢師輕扶在院中石頭上,言“稍息吧”。鏢師足外又現一紅腫,鏢師忿意而怒“看招”,出一架式“餓虎撲食”,後而接連發勢不答請語,數個大步都沒跨,每每鏢師抬勢近身,只見鄭師身上如同高壓電體,所觸即發,一不抬腳,二不舉手,這究竟是太極術的哪里,至今惑人不解。鏢師無奈,雙膝跪,頭叩地道:“今天開了我的眼界,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你是我的老師,你完全脫了俗,武道神仙。我身上血跡數十處之多,但沒學會您一點,求您指點一條進取之道。”鄭師說:“大則滯,小則靈,用勁則滯,輕則靈。”鏢師說:“您不是輕而是空,我始終沒有切實您身,但您發力我也未看出招勢,力從何而來,走何而去,無一現形……”抬頭望天,感歎不絕曰:“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信服了……”此後,鏢師離開了東關,不知去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