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诗钞名词解释

 老旭 2016-03-23

宋代诗歌总集。包括《宋诗钞初集》、《宋诗钞补》两种。《宋诗钞初集》一百零六卷,清代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选。《宋诗钞补》,清代管庭芬钞、蒋光煦编。

吴之振

吴之振(公元1640年1717年),清代诗人。字孟举,号橙斋,黄叶村农。石门(今属浙江)人。贡生。官申书科中书。后隐居,买名园“黄叶村庄”,常与友人在园中饮酒赋诗。平生与吕留良交情最深。他的诗专学宋人,“出入于宛陵(梅尧臣)、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诸家。(徐世昌《晚晴移诗汇》)但同时避免了许多宋诗佶屈聱牙、生硬坚涩的毛病。题材上多为写景,酬赠之作,山林诗最为有名,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篇章。体裁上,以七言绝句见长。描写风俗的《课蚕词》被称为绝唱。著有《黄叶村庄诗集》十二卷。还选刻施闰章宋琬、王士、王士禄陈廷敬沈荃程可则曹尔堪的诗为《八家诗钞》。吕留良

吕留良(公元1629年1683年),清代文学家、学者。字庄生,别号晚村;又名光伦,字用晦。崇德(今属浙江)人。明秀才。初与黄宗羲、高斗魁等人结识,明亡后,他散其家财,连结海上,图谋复兴,备尝艰苦。时移事变,知事不可为,遂家居授徒,借著书讲学,以寓其郁勃不平之气。他性格高傲,自认为文章声气已足独树一帜,于是痛诋王阳明,又诋《明儒学案》,并诋黄宗羲晚节,二人遂绝交。清廷举荐博学鸿词科,他誓死拒荐。晚年削发为僧,名耐可。心情郁闷,因病而终。死前作《祈死诗》6首,中有“贫贱何当富贵衡,今知死定胜如生”句。首著《维止集》一书,对清廷多所讥刺。雍正时,为曾静,张熙之文字狱所株连,竟遭到棺戮尸,著述焚毁,但民间仍有流传。吕留良学宗程朱,博学多才。其文善于说理,唯尖刻处令人望而生畏。诗学杨万里,陈师道,多抒写易道的悲愤和不愿仕清的决心,深情苦语,狂放不羁,悲怆之情,令人感喟。但也有一些萧闲淡远之作。主要著作有《吕晚村诗集》、《吕晚村先生文集》八卷和续集四卷、《东庄诗存》七卷。精通医学,曾著《医贯》吴自牧

吴自牧,吴之振之侄。事迹今无考。只知当时已有文名、诗名,并酷爱宋诗。管庭芬、蒋光煦,事迹今无考。

《宋诗钞初集》,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开始,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编定,前后历时九年。《宋诗钞初集》收诗人一百家,每集之首,系之小传,并加品评或考证。其中杨万里选了《江湖集》等九集,谢翱选了《发集》二集外,其余皆一人一集。而实际上刘■、邓肃、黄干、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岳珂严羽裘万顷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等十六家有目无书,《初集》并未编完。《初集》共收诗一千二百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先后为序。原已成集但选诗不满五首者与原未成集者中为一编,附在全集之后。此书有明显疏漏。钞选诗中漏错互出,对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前详后略。1914年,李宣龚校补了其中的缺文,计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宋诗钞补》选补作家八十五人,除原缺十六家之外,其他作家名作,也多有增补,共计增诗二千七百八十首,其体例一如原书。但其中也选汰不精,有些作品不是选自别集,而是用《宋诗纪事》《宋百家诗存》凑数。

《宋诗钞初集》,有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吴氏鉴古堂刻本;1914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二集)本。《宋诗钞补》有1915年上海涵芬楼排印本(以别下斋藏本为底本)。1984年中华书局根据以上版本进行整理,统一别集的名称,删除了两书重复的部分,改正明显的错字异体字,并加新式标点,合编为一书,统称《宋诗钞》。

选刻宋人诗,宋已有之。吕本中(字居仁)曾列《江西宗派图》,自黄山谷以下共二十五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卷录有《江西诗派》一百三十七卷,续派十三卷,只选一派的诗。南宋陈起编《江湖小集》九十五卷,选六十二家;又《江湖后集》二十四卷,选四十人,所选较偏于南宋江湖诗人。明代弘治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领的“前七子”树起“复古”的旗帜,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到嘉靖时,“后七子”继之而起,复古之风更甚。实际上“前后七子”的复古不过是“是古非今”,重横仿而轻创造,满足于“尺尺寸寸”地模拟古人。致使“尊唐黜宋”的诗风盛行,“宋人集覆瓿糊壁,充之若不克尽”。“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认为“宋无诗”,他选的《古今诗删》共三十四卷,自古逸始,竟以明直接唐代,宋元诗连一个字的位置都没有。明中叶以后,以三袁为首的“公安派”对统治文坛近百年的复古主义批判猛烈,矫枉过正,竟然把宋诗捧得超过盛唐诗,苏轼高于杜甫,归根结底,这都是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而表扬宋诗的。

其间,较为人知的宋诗总集或选本有李■(字于田)所编的《宋艺圃集》,二十二卷,收入二百三十七位诗人的二千多首诗,经过十三年的“殚力■罗”,隆庆丁卯(公元1566年)始成。还有曹学?(公元1576年1664年,字能始,号雁泽,又号石仓)编选的《石仓历代诗选》(又名《十二代诗选》),所选百数十家,总五百零六卷,其中宋诗一百零七卷。吴之振《宋诗钞序》称:“李■选宋诗,取其离远于宋而近附乎唐者,曹学?亦云:‘选始莱公,以其近唐调也。’以此义选宋诗,其所谓唐终不可近也,而宋人之诗则已亡矣。”清代诗人有尊唐、宗宋两大派。清初,黄宗羲吕留良、吴之振、陈等人提倡宋诗,黄宗羲曾说:“诗不当以时代而论,宋元各有专长。”又说:“天下皆知宗唐诗,余以为善学唐者唯宋。”吕、吴有感于宋诗“向无总集,亦无专选”,极欲使“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于是亲手编选了卷帙繁多的《宋诗钞》。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补订本称:“潘雪帆问奇、祖梦岩应世合选《宋诗■■集》四卷,宗旨似在矫《宋诗钞》之流弊。二人选此集,正以明宋诗不如唐诗,欲使人不震于吕、吴之巨编而目夺情移也。观书名即征命意。卷四杨万里诗,雪帆评曰:‘矢口成音,终误后学,而论者于诚斋云: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古人之所谓似李白者,入今之俗目,皆俚谚也。又云:“见者无不大笑,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呜呼,信斯言也,则凡张打油,胡钉铰皆当侑食李杜之庭矣。’即隐斥《宋诗钞》;‘论者’云云皆出《诚斋集钞》弁者小传中,晚村手笔也。”是则《宋诗■■集》贬低《宋诗钞》实不当于理,因不能贬杨万里为张打油。从这里可以看到吕、吴编选《宋诗钞》来向“尊唐黜宋”的潮流挑战,既反映了当时人对宋诗的看法,也显示了“尊唐黜宋的势力还有影响,《宋诗钞》的编选是很有必要的。

宋诗运思造境,炼句琢字,皆贵“奇”,故凡落笔,必出人意表,破空而来。又贵“清”,譬如治馔,不用厚味。宋诗长处为深折,隽永,瘦劲,洗剥,渺寂,无近境陈言,治态凡响。如陈与义《雨》:萧萧十日雨,稳送视融归。燕子红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简斋集钞》)

又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东坡集钞》)

以上二诗纯以意趣、理趣性。我们再来看一首黄庭坚的《跋子瞻和陶》:东坡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山谷集钞》)

宋诗中亦未尝无纯言情景以风韵胜者,如以下二首诗:“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沧浪集钞》)“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宋坡集钞)诸作虽也声情摇曳,神韵俱佳,但和唐诗比较起来,还是较为清■幽折。至如: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又回开。(陈师道《后山集钞》)则纯为宋人意格矣。

此书在乾隆年间曾几度被禁,原因就是编选者之中有吕留良。清代统治者不喜欢这个人物,还查禁其著述,株连者亦多矣,《宋诗钞》也未能幸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