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实验结果的思考

 焚梅煮酒话英雄 2016-03-23


今天罗辑思维公号发了一篇文章,有以下这样的一个实验描述: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

 

课堂上,他拿来一大叠信封,说:同学们,你们所有的人都将得到一只信封,有的信封是空的,有的信封里边有一张球赛的门票。

 

有人将得到门票,有人毛也捞不到一根,就看你们每个人的手气了。

 

然后他随机分发信封,果然,有的学生拿到空信封,有的则得到了一张球赛的门票。 

 

然后艾瑞里说:现在,你们这些有门票的同学,把门票出售给没有门票的同学。你希望卖多少钱?把价格写在纸上。买门票的同学,你希望多少钱买?也把价格写下来,然后交上来……

 

交上来之后,艾瑞里计算了一下: 

 

卖门票的同学,平均售价是每张2400美元。 

买门票的同学,平均买价是每张170美元。

 

170比2400,这就是买卖双方的价格差距,还是巨大落差的状态。

 

为什么同样的门票,在不同角度、不同身份或者说不同的利益者眼里,结果完全不同?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心理?又有着怎样的逻辑?我们该如何认知和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为我所用?

 

这里面,除了文章本身所揭示的-很多时候人们不能用一种交易的状态来面对现实外,还可以再揣摩一下。

 

卖门票的同学除了欣喜于自身的运气好之外,更多的是觉得自己获得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于是门票的面值不会被打折,甚至有可能会被放大。

 

买门票的同学,由于觉得这只是一个碰运气的活动,那些门票都是不用投入就轻易获得的,零成本,当然就应该跟白送一样,哪有那么大的价值内涵?这里面可能还有嫉妒之后的某种心理蔑视。

 

这些能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启发呢?比如:在客户面前,如何才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拥有某种物品会很值得的感受?也许我们会说,有三种手段能够达成这个目的:一是让客户参加到具体的活动中来;二是制造出某种偶然性抑或是稀缺性,让客户感觉到不一样的价值;三是尽量避免出现前述实验中的“买方”身份,从而规避产生不同角度下的利益对比。

 

仔细琢磨,上述做法好像是某种营销手段。

 

那么,营销究竟是否就是上述策略的执行呢?上周五咱们聊过“创造顾客”的话题,营销与“创造顾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明天咱们继续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