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说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马上补一下课了 因为它很改编自一个轰动香港的“援交少女碎尸案” 在去年的台北金马影展上这部影片获得9项提名并最终由演员白只摘得男配角奖 而在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这部影片获得11项提名,金像奖颁奖典礼将在4月3日举办,网友预言它将至少获得3项奖。 它就是新人导演翁子光的作品—— 《踏血寻梅》 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并非是在知天命年纪再次出演警探的郭富城。虽然他在本片中的扮相十足老气,算是牺牲了一把,但近十年来他饰演了太多类似角色,有些审美疲劳。 也不是作为新人的导演以及女一号和男二号,虽然他们表现的都很好,但毕竟欠缺知名度。 女主角春夏 “援交少女碎尸案”遇害者王嘉梅原籍湖南,13岁时随改嫁港人的母亲赴香港生活,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语言背景和困窘的家庭状况让王嘉梅走上了援交之路,并在2008年时年16岁时最终死于一位陌生嫖客之手。王嘉梅尸体被分解破坏,丢弃四处,并传说有部分骨头流入街市的肉档,在社会上引发了“食人”的恐慌。
影片分为《寻梅》、《孤独的人》、《踏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对案件进行回放和梳理,最终通过第四章完成结论。并在故事结构中加入大量的闪回和交叉叙事。 通过这种复杂的结构,编导翁子光证明自己的着眼点远非展示凶案过程,在骇人听闻的故事之外,他在影片中融入了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表达。
影片的尺度很大,在台湾和香港两地上映时做了22分钟的删减才能以“三级片”的身份上映,在国内则几无公映的可能。在下个月香港金像奖揭晓之后,内陆观众有可能通过网络传播看到这部影片。 扮演剧中受害者“王佳梅”的女一号春夏奉献了尺度颇大的表演,但是在杜可风掌镜的画面中,所有裸露画面有清新纯真之感,绝无粗制滥造的卖弄倾向。而凶案部分的呈现十足血腥,比之先前的《维多利亚一号》、《花街柳巷》等重口味犯罪题材的港片有过之而无不及。导演并非只是用这些裸露、暴虐的戏码抓人眼球,更是一种创作者不管不顾的坦诚,其实本片从立意到表现方式,都可以看做是一部重口味的文艺电影。 无怪乎有媒体评价本片是华语片里少见的一类电影。
拍摄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在香港影坛并不少见,也产生了不少佳作,隐隐将一些罪犯打造成了银幕上的“明星”,比如“雨夜屠夫林过云”和“hellokitty藏尸案”等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拍成电影,但这类作品,大都以案件和血腥作为噱头,毫无创作的诚意。
《踏血寻梅》捡起了这一港片传统,在港片整体不振的情况下以精细化的制作拓宽了香港电影的表达领域。编导以极大的同理心,从受害者、施害者以及查案者三方讲述了这些充满压力的社会边缘人的绝望。 现在断言《踏血寻梅》能踏入“真实案件改编电影的经典”为时尚早。对影片的最终评价将在金像奖颁奖之后浮出水面,尘埃落定。
在此期间,我们不妨回顾香港影史上的同类影片,既打发等待的时间,也为比对《踏血寻梅》的质量准备标尺。
《三狼奇案》 本片由嘉禾和麦当雄制作公司合作拍摄,改编自60年代的“三狼案”,讲述三名社会底层的结拜兄弟,为了谋财绑架富人子弟,不慎造成人质死亡,三人却继续邮寄被害人残体勒索,案发后皆被判处死刑。
影片着力表现了三个性格有偏差的青年人在性格的推动下一步步沦入犯罪的不归炼狱,刻画了他们与一般人无二的惊慌、胆怯、退缩。片尾对死刑的展示既早于《烈日灼心》,在虐心程度上也不遑多让。虽然影片展示的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但导演在处理时罕见的加入了一份悲悯。
《羔羊医生》 本片由任达华主演,邓衍成和李修贤联合指导,改编自“雨夜屠夫林过云”的故事,影片的查案部分编排的相当简化,重点在于探讨了林过云极端性格形成的原因,任达华狂放狰狞的表演也令人难忘,逼真的血腥镜头虽有讨好观众的嫌疑,但设计上也的确下了功夫,在摄影和布景等环节独具匠心。
《三五成群》 影片改编自“秀茂坪童党烧尸案”,该案在港台评选的“十大轰动案件”中排第五位,案中一位16岁少年被一群平均年龄不满17岁的“童党”殴打致死,尸体遭到烧毁。影片基本还原了案件的经过,揭开了少年世界残忍凶暴的一面。
另外,案件十年后,当年童党的一名女成员因为失业等打击选择跳楼自杀,令人唏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