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粿食

 圆角望 2016-03-23

刘克襄 图/文

每年农历春节,最巴望在菜畦看到鼠曲草茂盛的样子。经过寒冬冷沁,此一草本的匙形嫩叶开始舒展,快意地长出翠绿的新叶和花蕊。

整个东亚地区的乡下农民,都会趁此时摘采,以此春草作为粿食的食材。周作人笔下的黄花麦果、日本人的母子草,还有台湾和潮州的鼠壳粿,都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做出的粿食截然不同。

周作人的形容最引人遐思,还留了个小谜,“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蚕果,不知是什么意思。”容我大胆揣猜想,应该就是没包什么馅料的粿食。

母子草和荠菜一样,乃日本春日的七草。以此草制作出的叫母子饼,俗称草饼。母子饼以御形之和果子方式出现,最为典雅而饱富巧思。但其外观虽美,最多只在粿食里包了红豆的馅料。

我所熟知的鼠曲粿,包裹的馅料就不同了。在我们常去的深坑小农村,主要以红豆、芋头、萝卜丝为多,甚至还有酸菜的。

我也爱观看制作过程,从采集、洗净、晒干,直到糅合、炊煮,乃至品尝。采集是走春的第一步。大家先到菜畦寻视。此时肥沃的菜畦田里最多这种一年生的野草冒出。去年夏初,整株黄花麦果凋萎后消失,多数种子早就深藏在土堆,等到白露时冒出新芽。接着,一并于此时冒发。

我常去的村子,村民熟悉了这种野菜的生长习惯,二十年前即摸索出独特的栽种方式。绰号标哥的友人利用白露时,挖取不少幼苗,移植到一块专门的菜畦。这些幼苗长不及二公分,分叉三四回,最适宜栽种。此块即称为鼠曲草田。等到冬末鼠曲草冒得旺盛,便可摘采。

村人采摘偏好含苞待放的长相,此时叶子质地最好。但外地也有人喜爱黄花的状态,声称比较拥有香气。若蔚成及膝小小黄色花海恐怕就逊色了。鼠曲草不用喷洒农药,只可施肥。但施肥若过度,恐怕亦不宜。栽种者往往会留下黄花茂盛的老枞,让它在夏天萎凋前,散发种子。等白露时节,再从田里长出幼苗。

不知各地制作粿食的情形如何,村子里常以制作传统食品的心思,享受美好粿点的制作过程。一颗美好的鼠曲粿,仿佛把春天完整留住。我们如此把握,在此草盛开时,辩理小学堂,让有兴趣者一起来参与,从栽种到制作,分享传统粿点的食安观念。

透过一颗鼠曲粿,真的,每一口都仿佛见识了,春天草木焕发的荣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