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孩子的眼里,从来没有无感情的规则,只有很感性的风景。 ——伊姐 每天晚上8点是葫芦跟着我们出门去广场瞎跑和找小朋友玩的时间,有一天晚上8点半了,他还在玩拼图玩具,穿戴整齐的我和先生催促他出去,他假装没听见。 磨磨蹭蹭出了门,小家伙四处疯跑,回家时间到了,我把他手上的水枪还给小伙伴朗朗,他死活不干——“不还,我不回家,还要玩!”软声细语讲道理无果的结果,就是葫芦被一路训斥回家。
懂事,是大部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即便现在都读过郑玉桥育儿和希尔斯亲密教育,懂得了一定程度“将心比心”,“乖、懂事、好带”,依然是我们给孩子由衷的赞美词。 成人眼里的“懂事”,大概可以翻译为“规则”,例如我认为8点出门,10点洗澡是一个对孩子身体生长更好的规则,但我却忽视了一点:孩子的眼里,从来没有无感情的规则,只有很感性的风景。
葫芦在水上世界被吓得哇哇大哭,我失望地说,你怎么那么胆小!可是每次葫芦在卫生间玩水,是我提醒他,水是危险的,这里的水比卫生间多那么多,他很害怕,我为什么不懂?
《地球上的星星》 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8岁的男孩伊夏拥有一切让老师头疼的特质:听不懂最简单的指令,面对任务他的大脑自动开始神游,穿衣服都比别人要慢出一倍时间。所有人都嘲讽他,只有老师RAM读懂他的焦虑。 RAM的处理方式是——放弃所有的强化和灌输,允许一切事情都放慢节奏。单词背不出,慢慢背;数学做不出,慢慢来。 在电影的最后,伊夏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天才,所有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当他画出一幅宁静而绚烂的图画时,观众们流下了眼泪——那是一朵在枯萎边缘的花朵,重新绽放的光芒。 如果那天我不着急出门,而是蹲下身看着葫芦聚精会神玩的拼图,问问葫芦,这个造型好奇特,是今天发现的吗?葫芦也许会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今天突然发现,四个正方体连起来很像火车车身,但是火车车头还不知道怎么拼。
可是不行,孩子的世界非常弱小,他还没有力量去构建让成人理解的桥梁,在做决定这件事上,大人有天然的优势;在沟通这件事上,大人给予孩子的,很多时候是一条单行道。
我记得周国平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你有了孩子的意义,应该是透过她的眼睛,去看路边的蜻蜓、水面的涟漪、天空中看似不动却缓缓变换的云,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 作者 | 伊姐 出过书,生过娃。妈妈的视角,逗逼的情怀。用文字打开心结、用电影解读生活。别人的电影里,一定有一部,演绎了你的人生。原创公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插画 | 武政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