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就是他的叛逆青春
1986年,18岁的许巍因迷恋上弹吉他, 竟然在高考前离家出走,开始走穴。 每天跟着乐队演出,搭台拆台,每月收入只有25块钱。 一年多以后,崔健的《一无所有》红遍大江南北, 许巍也被深深感染,励志要做像崔健那样牛逼的音乐。
◆ 《那一年》他得了抑郁症,差一点就跳了
当时已经参加了一些音乐演出,小有名气, 但“飞乐队”仅仅存在了9个月就解散了, 于是,许巍决定北上。 1994年,他创作了充满浓厚人文情怀的青鸟等作品, 成为了和崔健、郑钧、张楚等同级别的音乐偶像; 1995年,他的作品《执着》让田震唱红了大江南北; 1997年他出第一张专辑《在别处》之后, 却仍然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北漂而已。 那时的许巍穷困潦倒,加之一直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他的音乐是压抑、绝望的,正如《青鸟》中他所唱到的: “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 不得志的时候愤怒,得志的时候不假装愤怒
许巍的歌里有故事,许巍的音乐言之有物。 就像他写给老狼的《晴朗》里面唱的: “我爱这精彩的世界,交织着太多的悲喜。”
《时光·漫步》的十首作品呈现的, 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明亮、灿烂、喜悦,平安喜乐。 许巍的变化一如一个人生命的裂变, 悄无声息,刻骨铭心。 从另一方面来说许巍并没有变, 他还是那个执着的许巍,不妥协的许巍, 灿烂的背后有坚硬的灵魂,这个灵魂只为音乐守候, 在无言中,他用改变的音乐告诉你他的不变。
很多人拿他和汪峰做比较, 但在音乐态度上他们又是完全不同的, 许巍的音乐态度是这样的: 我唱我的,你要是恰巧也喜欢,那就是咱俩的缘份; 而汪峰则是,我知道大家喜欢我吼, 吼起来带劲,我就吼给你们听。 这正是我们喜欢许巍的地方, 他没有迎合任何人, 许巍就是音乐,不是电影,不是八卦,不是娱乐。
过自己简单的生活, 修佛、喝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太多人说他不再“摇滚”了, 他说做音乐就是做音乐, 不在乎是不是摇滚,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很多人觉得摇滚就是长头发,皮夹克,很叛逆的样子,这太狭隘了。看看国外的摇滚乐,你可以有个性,可以金属、朋克,也可以蓝调抒情,真正的摇滚乐是博大的,它可以包容很多的东西。我们的摇滚乐还是很落后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巍
今年48岁的许巍, 有个幸福的小家庭,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 写的歌里面全是爱啊温暖啊正能量啊, 这很正常啊,这就是他当下的感受。 要是这把年纪了还写《水妖》、《两天》这样的歌, 假装愤怒才叫奇怪吧, 总之,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样一直真诚做音乐的许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