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包浆就是岁月留在佛珠上的留痕。由于把玩者长时间精心照顾佛珠、手上分泌的油脂、汗液与木珠的木质及油脂相互沁合氧化后形成的一层有机皮壳,具有琥珀般质感。它温润光滑、幽光沉静、凝聚了把玩者对佛珠的喜爱。从刚请回佛珠的那种表面简单的光泽,转变为温润光泽,就像给佛珠挂了一层“瓷面”。包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把玩氧化后呈现出来的,含蓄温润,毫不张扬,予人一份亲切、一份回报,有如古之君子,谦谦和蔼,它符合一个儒者的学养。
【木材圈】 再来看看“包浆”是怎样形成的。木质佛珠多数为珍贵木材做成,这些珍贵木材内部都具有油性,通过把玩运动,佛珠本身油脂慢慢外泄,和空气接触后慢慢氧化,形成一层简单的保护膜,但这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包浆”。用布、丝绸甚至皮毛把木珠蹭得贼亮,那仅仅是一层保护膜,要形成“包浆”就必须上手。如果仅用布、丝绸甚至皮毛把木珠蹭上800年,还是不会有“包浆”,没有“包浆”,木珠始终怕水。只有上手,通过手对木珠的把玩,促进人体温度及分泌物与木珠木质、油脂相互沁合,慢慢形成了特有的木质玩件的包浆。形成后,木珠对水的畏惧就可以大大减少。包浆随着盘玩的时间的长久而相应增厚,木珠就会越来越不怕水。因为包浆层具有严实的密度,可以相当程度地减少水的渗透。 如果要盘出包浆,首先要选择密度质地好的佛珠,如紫檀、黄花梨、老山檀、崖柏等密度油性都很好。都是很容易“出浆”的材质。 木珠刚上手的时候一定用干手,当然也可以用棉、绸等物品进行盘玩,目的是进一步磨细、封堵棕眼,珠子感觉有些涩了,手上感觉累了或者有些汗了就停下来休息,把珠子装袋中。让珠子在布袋里睡几个小时或者半天或者一天都可以,下次盘时先用布袋盘一下,珠子又会光亮如镜,手干时就可以继续盘。这样交替反复,慢慢会感到有点滑溜的感觉,则第一阶段结束。这个阶段的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珠子已经形成了初级的包浆。这以后手盘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布袋盘的时间以恢复光鉴为标准。这是第二阶段,也就是“行家”说的强化包浆阶段,时间比较漫长,大概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经过第二阶段,珠子包浆基本成形了。第三阶段是真正的把玩阶段,就是享受和显摆的阶段了!进入第三阶段,只要手上出的汗没有到可以洗脸的程度,都不再避讳了!并不是“行家”说得那么怕汗怕水,否则玩个珠珠岂不是太累!
【木材圈】 简单来说就是以下这么一个过程:1、珠子被干磨、毛孔被封堵、表面感觉细腻。 2、珠子接触到微汗,同时也接触到手上的体液。 3、放到布袋里,给珠子一个缓和的过程中(布袋会减缓水分蒸发,珠子变干的速度),留存佛珠上的体液水分消失,固体物被珠子吸收。 4、接触水的珠子变干后,不再光鉴,就用布袋把光鉴找回来。等于吸收了部分油脂的珠子又被抛光,棕眼进一步变细和被封堵。
【木材圈】 5、继续干手盘珠子,到珠子又接触到微汗,又一轮珠子吸收体液、被细致盘磨的过程开始。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珠子“睡觉”的时间,就是放进袋中“醒珠”,不要一接触到汗就赶紧擦干,那珠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当然也不要用可以洗脸的汗手和珠子“玩命”,那样珠子就给你玩完了。 按照这样的步骤盘玩珠子,就算是上过蜡、上过油的珠子,在这种反复摩擦盘玩的情况下,也将慢慢掉去,显露出佛珠本来的棕眼。
【木材圈】 |
|
来自: 老刘tdrhg > 《7、文房雅器/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