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清代头甲中元贺喜箱系榉木制,全包角缀鼓钉,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内存爆竹等贺礼道喜物品,前后各置二白铜圆环,以便系绳可挑可背。所谓头甲乃甲级头名状元,如同当时的一路连科,平升三级,马上封侯,封相拜印等吉祥物语一样,是一种口彩而已。
青灯黄卷,十年寒窗,先要经过院试(地方)、乡试(省级)、会试(全国),俗称上京赶考的严格选拔,层层淘汰,方可成为“人上人”。考生在考试前还必须自报三代,以说明家中清白,无人为娼为奴,再经过多道关防审核、盖印,方能进入考棚,其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今日之高考,然录取率极低,如光绪17年(1891年)江南苏皖有考生2万,取145名,仅达0.7%,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名落孙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科举取士的桎梏下,以致范进中举后导致神经错乱,亦有六十多岁的童生“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提着破篮沿街乞讨,可悲可叹。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始,至清光绪30年也就是1905年颁发新政时废除,其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跋涉,在科举的樊笼中,古代的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重复地演绎着人间辛酸的悲喜剧。
在古代状元贺喜箱里放的是爆竹等喜礼,与中国民间一些地方也有婚礼时新郎新娘的“人情箱”有异曲同工之意,所谓“人情箱”,即放置亲友祝贺新人所给的喜钱红包的小红箱子,其实是一种新人含蓄地接受彩礼的方式。 |
|
来自: 老刘tdrhg > 《四十、建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