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孤驼 2016-03-24

作为一个在都市生活久的人,已经渐渐遗忘了人生的原本,就如同古诗所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为了追求乡野间的一份恬静,也去过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民宿,有感到温馨的,有感到惊艳的,有感到热情的。但这次让我有提笔冲动的是这其中最最不同的,就是让我感动的-莫干山江南碧坞的栖食號。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一个羊肠小道侧翼你会看到一桩与众不同的建筑,她的外围由不规则的巨石拼接砌成的高高的围墙,无序中又带着庄严,感觉像中世纪欧洲的古城墙。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走到门口推开小院的门,一个优雅的玄关挡住了视线,转过玄关,一个巨大正气的花园跃入眼帘,在面前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大花园平台,足有200平米以上的面积,中间放着长桌足够10多人畅谈聊天。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地面用室外木质地板铺设,显得干净利落。整个别墅是二层建筑,属于新中式简约风格。以粗旷的木质结构为主,勾勒出了整个建筑的骨架,而砖墙和现代风格的大落地窗、移门又给了建筑以不落俗套的现代感和韵律。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客厅的功能区域分布非常齐全,从餐厅、起居、酒吧、小憩等区域都用建筑原有立柱巧妙的区分开。几根立柱的沧桑似乎在讲述着这个老宅的历史与未来。在客厅的正中间主人特意设计了一个美式壁炉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真正感动我的是这个别墅与众不同的人文情怀。到这里要着重推出我们的老板娘lydia。这是个有着知性美的江南女子,初见就给人一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她还有个可爱的弟弟“毛毛”做她的助手,那可是个典型的80后大男孩,帅帅的他有着健硕的体格,由他带着你在后山没有路的竹林里驰骋,能见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里有一个细节,虽然每晚我们都邀请姐弟俩一起用餐,但是他们总是亲自忙碌着给我们做各类美食,整理、点火壁炉等一切工作,结束后再和我们围坐一起喝酒聊天,谈天说地,一点都不会怠慢我们半分。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让我们即感动又不忍,总希望她们早早加入饭局,因为我们已经把她们当成了家人一般。这是不同的人文感受,不同的民宿情节,它不是冷冷的宾主关系,而是发自内心的朋友友情。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最后我还是要借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探庐·莫干山] 栖食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地址:莫干山风景区碧坞村70号

欢迎关注探庐者公众号(yuanlutanluzhe)带你一起探寻远方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