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专访阿里体育CEO张大钟:“闯祸者”来了,阿里怎么布局体育

 孤凤 2016-03-24






最近,阿里体育CEO张大钟的手机里多了几张照片。


打开手机,近10张图片一一浏览,图片上是阿里体育的办公地点,刚刚租下来。这是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家体育馆,图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刚安置的办公桌,以及CEO办公室的大概样子。


阿里体育CEO张大钟的新办公室


“阿里体育是一家小公司,”张大钟拿着手机对懒熊体育说,“一开始创业的办公桌必须是租来的,我也不允许员工住到特别好的宿舍,因为一开始的创业环境必须是艰苦的,我建议他们都骑自行车来上班。”


张大钟在低调中前进。在跟懒熊体育专访前,因为飞机晚点10分钟,当他出现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酒店时,背着双肩包,连声说着“抱歉”。


不过,这位带领阿里体育的“奔跑者”,已经开始试探性“高调”。毕竟,作为BAT之一的阿里巴巴真正要布局体育,肯定会是个大场面。



一些细节是,他们在上海刚租下了办公室,现在已经有了20人左右的团队,他们还接触了一些国外赛事资源,甚至也在考虑收购一些赛事团队——张大钟还因此开通了新浪微博,ID是“@大钟情体育”。


要知道,阿里体育才成立不到20天。对于外界来说,阿里体育是一家充满好奇与无限想象力的公司,但这种好奇与新鲜对张大钟也是一样。


在此之前,对于外界来说,张大钟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1968年出生的他,却是体育界的“闯祸者”。张大钟最早创办了专业的体育频道,曾联合20多家地方体育台“对抗”央视,筹建百视通、举办电竞赛事等。


“(他有)不服输的性格,但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觉得他很威严,因为他很会批评人,如果你做得不好,会受到严厉批评,”张大钟的一位老部下这样评价。


但张大钟对“闯祸者”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的角色不仅是破局者,确切说是个‘闯祸者’,‘闯祸者’就意味着要打破常规,重新树立一切机制,” 张大钟对懒熊体育说。


现在,张大钟用“闯祸者”的心态带领阿里体育奔跑。在万达、腾讯、乐视等巨头已经布局的情况下,迟到的“大象”已经掉头转身切入体育。


2014年12月31日,张大钟在百事通年会上发言


为何加入阿里体育


今年5月底,张大钟彻底从上海文广(SMG)办完离职手续。在此之前,2015年初,他也离开了供职10年的百视通。至少,在2015年,对张大钟来说是个意味着与众不同的年份。


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百视通举办了年会,其主题是“心之所喜,十年如一”。实际上,这不仅是百视通的十年,也是张大钟的十年。因为对他来说,十年意味着收获,也意味着结束。所以,在这个年会上,身穿西装的张大钟已经有些动情地向老部下们告别。


“(主要是)道别,场面十分感人,”张大钟的老部下,现在加入阿里体育的刘勇对懒熊体育说,“百视通很有人情味,只要百视通员工生孩子了,百视通奶粉费包了。他(张大钟)没事的时候,事无巨细,跟很多人聊天,精力很旺盛。”


张大钟在今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准备离开,不过,真正跟阿里体育接触,是在3月底。


根据张大钟透露,他最早跟云峰基金的创始人虞锋接触(是老朋友),并开始知道阿里成立体育集团的计划。那时候,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从政,一条加入这家巨头打造的体育集团。随后,他在上海跟阿里集团CEO张勇深聊,这位绰号“逍遥子”的阿里高管,跟张大钟聊到了体育产业的整体情况,以及阿里体育的很多可能性。


“他(张勇)是一个十足的体育迷,所有的体育项目像篮球、足球他都很喜欢,他很懂体育,而且很热爱体育,所以我们很多理念是一致的,”张大钟说,“(但)我其实对淘宝本身并不是特别了解。”


不过,真正让张大钟下定决心的,或许还是一趟杭州之行。


在杭州,张大钟与马云见了面。这位绰号“风清扬”的阿里创始人,在靠近杭州西湖的一家练太极的禅院里,跟张大钟聊起了体育产业。


“他(马云)就是对我表示欢迎,因为我们要共同进入这样的一个体育领域,希望共同把产业做大,他只是谈一个大的方向,”回忆起跟马云聊天的过程,张大钟对懒熊体育说。


按照张大钟的解释,最初阿里对体育的理解也很模糊,但随着深入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想法。


“主要是大家对中国体育的现状和未来谈谈想法,如果大家的想法都比较一致,那未来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张大钟说。


除了马云,后来在杭州的一家酒店里,张大钟还跟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深聊过一次。


最终,张大钟选择了阿里体育。


“对我来说就是一刻之间决定的,因为体育的反应要很快,一个球飞来我马上要接得住,我这24年(工作)变化很多,也都能接受,”对于自己的选择,喜爱体育的张大钟说,“我不喜欢做我不喜欢做的事,这就跟人的性格一样,没有什么对和错,只是适合不适合、喜欢与不喜欢。”


当然,既然做了这个决定,摆在张大钟的面前就只有一条路。这条路意味着新鲜,也伴随着刺激。想必,喜欢排球与自行车的张大钟,也能感受到体育行业的变化。2014年,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大公司们已经快速布局体育,到目前为止,万达、腾讯、乐视都已布局,而已经多达6家的A股上市公司成立了体育基金。


作为“后来者”的阿里,尽管去年就注资12亿元获得恒大50%的股权,但其真正布局体育产业是从张大钟的加盟才算开始。



跟其他巨头相比,阿里布局体育的逻辑是什么?


对张大钟来说,他9月6日才开始真正上班,也意味着新的开始。9月8日,阿里悄悄成立了“体育集团”,一天后的9月9日,阿里对外宣布自己的体育集团成立。


在阿里的公开资料中,除了CEO是张大钟外,还公布了董事长是张勇,这将是阿里集团控股、新浪与云峰基金共同出资的体育集团。


“体育运动是能够带给全民快乐和健康的事业,阿里体育集团不仅仅是为体育产业提供一个互联网入口,阿里希望做的,是利用今天互联网变成新经济基础设施的客观现实,以阿里的数字经济生态,帮助整个体育产业升级,为这个行业带来新价值,让消费者、运动者、体育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阿里集团CEO张勇在官方新闻稿中说。


从阿里最早公布的资料来看,阿里体育的布局会以淘宝为平台,然后切入体育产业。这个思路也得到了张大钟的印证,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他反复提及的一句话是“阿里让运动变得更简单”。


这是一个目标式的口号,但具体理解起来阿里体育分为几个部门:媒体部门、赛事运营、赛事营销、衍生产品、体育经纪等。也就是说,阿里体育将围绕淘宝平台,涉及其他各个业务,比如最近看到的拜仁、皇马等足球俱乐部入驻天猫,球迷不仅可以买到球星的球衣,还可以买到球队吉祥物、耳机等周边衍生产品。


体育经纪这块,将是阿里体育的重点。


“阿里有资源,所以会做得大一点,因为互联网基础已经都做完了,也有很大的底子,都可以搭载,”张大钟对体育经纪的业务这样理解,“构建一个体育经纪的平台,阿里是把做生意变得很简单,我们是要把运动变得很简单。比如说可以搞一个众筹,想看哪些球队来比赛,众筹买哪个球员,这都是可以实现的,不只是俱乐部在操作而已。”


之前负责赛事版权的刘勇,也向懒熊体育透露,最近他们开始接触一些国外赛事资源,但目前只是接触阶段。


其实,从阿里体育未来想要引进一些原创赛事的思路可以看出,他们会基于淘宝平台,然后类似《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从荷兰引入版权,《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从韩国引入版权——最后把这种节目转化成本土特色。


这种思路其他公司也在做,包括新浪体育之前也曾有这个想法,只是阿里背靠淘宝平台,有了更多的想象力。


“现在国家对于体育产业的态度改变了,当初核心的资源就是IP。而如果能创造一些价值岂不是会更好,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是不是会在未来的一百年里向欧美国家一样,为世界体育创造出一点东西呢,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去探索的,所以要用新的竞技的方式去做,”张大钟说。


但张大钟也透露,阿里体育不会收购足球或篮球俱乐部。“阿里有投资恒大,但阿里体育不会,主要精力还是建立体育经纪平台。管俱乐部我早就管过,不是那么好玩的,时间与精力耗费都很大,人际关系的沟通都很多。主要是赛事和运动员的价值,不是说提高他们的身价,是他们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让他们做的事情能够更多。”


当然,在提到跟其他巨头布局的不同时,张大钟承认阿里不会参与上游版权的直接竞争。


不过,一个现实是,“迟到者”阿里,在上游赛事版权已经面临无优质版权可拿的境地。NBA属于腾讯,英超属于腾讯、乐视、新浪(一起参与阿里体育),西甲属于PPTV,在这种情况下,阿里体育必须得有新的思路。


阿里体育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是买买买,一个是创(造),中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比如说自创的许多IP会出现,自创的体育赛事自己来做,这不是一件好事么?自己的赛事自己的服装,印出来制作,”张大钟说出了阿里体育的不同。


不过,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除去电商资源之外,阿里布局体育或许最大的优势在于资金链的充裕以及后续资本运作的空间。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交易至少筹集217.6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最大规模的IPO。上市首日,阿里巴巴股票开盘价达到92.2美元,较此前的发行价大涨36.32%。


在主营电商系统相对成熟的情况下,2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进入任何全新的领域,这或许都是马云和王健林以及马化腾较量中的最大优势。


具体来看,阿里入局电影也未占得市场的先机,但在完成公司的架构之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实现公司的延展和溢价。2014年,马云在港借壳文化中国上市,并将影业资产顺利装入,更名为“阿里影业”。


由此可以看出,阿里体育未来的运作方式似乎也一目了然。完成公司业务链条布局之后,阿里体育或许有很大可能被推向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再反哺公司的运营和生产。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体育未来更可能的方向,是同健康、影业以及音乐一起,构成马云布局大文化的生态圈,并在资本市场形成矩阵。



巨头转身,阿里体育何时发力?


最近这段时间,作为阿里体育的CEO,张大钟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就在跟懒熊体育采访时,他刚刚下飞机,而中午他会跟一帮朋友吃饭,晚上飞到上海后是10点左右,那里还有一个会议等着他。


摆在张大钟面前的是几个方向:公司梳理、招聘、收购其他体育赛事公司、引进赛事等。他向懒熊体育透露,阿里体育的员工数未来会在几百人到上千人之间。


这是一个庞大的员工数字,可以对比的信号是,这是中国体育产业未来不能忽视的一家体育公司。而对于阿里体育何时才能真正奔跑起来,张大钟并没有直接回应。


“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要慢慢建立规则,这不是说一下子就能起来的,不是说你有我有就开始砸钱吧,当然阿里也有这部分资源,创造性的可能并没有带来,不过运动性的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张大钟对懒熊体育说。


具体地说,阿里集团CEO张勇也没有给张大钟具体的指标。“我们还会在后面探讨,因为现在刚开始,他(张勇)没有给我太多的压力。


与此同时,张勇希望体育集团可以跟阿里集团本身更多互动。“他希望我们的这个创业团队自己设立个目标,那么阿里的资源可以利用和支持,”张大钟说。


但张大钟透露,2016年,他会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今年主要目标是招聘、收购、公司整体架构的搭建与梳理。


不过,互联网的风格就是变化、快速与奔跑,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尽管张大钟承认阿里体育前期在梳理阶段,但在任何时候,这家公司都可能发生变化,甚至是快速跑起来。而且,根据张大钟之前的经历,在很多时候都是未知与多变的。


“互联网就是‘闯祸’闯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未知先做了再说,但是其实都是有底线的,规则都是在变化的,你要作为引领者,一定要学会改变规则,你才能成为引领者,”张大钟对懒熊体育说,“当然在规则中你也可以取得成功,但是我可能就喜欢去创造一些规则,创则规则对我来说不难,(在我)之前24年的职业生涯中,基本都是在创造新的规则。”


提起未来的挑战,张大钟笃定一个词:坚持。


“24年的(工作经历)每一步要说顺利谈不上,但是每一步都很坚持。1991年到2001年做有线电视,然后做新媒体一下做了14年,我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要做成一件事是要花很长时间的,做事要持之以恒,”张大钟说。


此外,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张大钟还提到了“运动家”这个概念。这位上海大学社会学毕业的CEO,认为“运动家”的精神就是要挑战自己。


“你什么时候成为‘运动家’的?”懒熊体育问。


“是在百视通上市以后,到了这个阶段,面临很多挑战。”张大钟回答。


文_懒熊体育记者 韩牧 刘溪若 实习记者 岳坤朋 惠志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