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见135期:地平线下的乡愁

 释怀斋 2016-03-24


        豫见135期:地平线下的乡愁

 
1/28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坑院建筑。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境内,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图/文:罗浩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28
随着时代变迁,地平线下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上世纪90年代之后,陕州部分人将家搬到了地面,而很多老人不愿改变千百年来祖宗留下的生存方式,留在地下。于是,就有了地上地下两个相互割裂而又紧密联系的世界。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3/28
地坑院传承的,不仅是历代老百姓的智慧、风俗,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存哲学。而如今,不少地坑被荒废,任其坍塌,甚至成为村民倾倒垃圾之所,坑里那些记忆与乡愁早已消散。据陕州区文化馆馆长张琦介绍,陕州每年有数百个这样的院落正在逐个消失,地坑院逐渐退出居住舞台。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4/28
住在地坑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陕州人知道,地坑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红白喜事乃是各家大事,依旧是要在地坑里操办的。但在平时,地坑依旧寂寞而冷清。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5/28
陕州西张村镇南沟村,任梦仓、贠月英夫妇是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收藏。他们依旧选择生活在地平线下,这里存着他们的儿时梦,也有着他们的夕阳红。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6/28
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据任老先生讲,他家的坑院从他父亲那一辈开始建造,之前仅有四孔,随着人口的增多,挖到现在的九孔。夫妇二人育有三儿一女,儿女们都不愿住在这里,选择去城里打工,挖好的窑洞就空了下来。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7/28
见有人来,老人赶忙张罗着把各种剪纸和获奖证书铺满床铺,一张张精美的剪纸饱含老人的心血和对传统剪纸的热爱。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8/28
淳朴善良的夫妇俩坦言,现在很多人选择购买机器印制的剪纸,他们是纯手工,出工慢,再加上拮据的家庭情况根本不允许他们增加成本包装后再出售剪纸,只能盼着有人登门购买。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9/28
“正月里来无有花儿采,唯只有那迎春花儿开……”,咿咿呀呀的民间小调,在院内回旋荡漾。嘴中哼唱着《剪纸歌》“纸随剪动,剪落曲终。”边剪边唱是南沟村剪纸的独到之处。一曲《十二月花》从“正月迎春”唱到“腊月寒梅”,“唱到哪个月,就剪哪个花”。边剪边唱,再加上特有的民间小调旋律,好看之余,又让人心生亲切。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0/28
《陕州洞房剪纸》,一套剪下来需要4天的时间,老人回忆上次有人要这种剪纸已是10年前,南沟村的黑色剪纸“始于夏”。崇尚黑色的习俗是否随夏朝流传下来,已无法考证,大方、庄重。不管是平常家用,或是装饰新房,黑色剪纸一直被广泛应用。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1/28
老人房间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受邀活动的证件,其中老人最骄傲的是,受邀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说起奥运会,老人兴奋的讲到:“看见姚明啦”。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2/28
自来水安装在出坑院通道的一个拐角处,老人说:“比以前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方便多了”。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3/28
地坑院冬暖夏凉,挡风隔音,老两口住了一辈子,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是老人不愿离开这里的原因。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4/28
卢苏亮,今年63岁,家住陕州曲村,家里边的坑院是上世纪80年代自己修建的。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5/28
政府给曲村村民一些补贴进行原生态保护,并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地坑院”牌匾,鼓励保护、守候地坑院。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6/28
夫妇二人所住的主窑洞内,灶台、电视,土坑、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7/28
老人的孩子都在县里工作,他们也希望孩子们能留在身边,但年轻人嫌这土气,进出不便,都不愿意住,没有办法。大部分时光都是二人相互陪伴度过。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8/28
“现在还走的动,担心老了,腿脚不好,出坑就难了,想住在坑里也住不成喽”老人无奈的说道。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19/28
在坑院的上房老人建了一间面积不大的平房,等老了,就和老伴住在这间平房里,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归宿。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0/28
家里有6亩地,种了各种果树,苹果树居多,老人说今年灵宝苹果滞销了,不过他家出手得早,全卖出去了,1年有1万左右的收入,够他们两口生活,很知足。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1/28
穿山灶,火头炒,紧接着炖、焖、蒸四大工序,后面的其它灶头主要用于保温,多余的热量就这样沿着斜坡上去并充分利用,地坑院里较有特色的饮食为“八大碗”与“十大碗”,是当地群众操办红白喜事、娶媳嫁人、招待到访贵客或时令节庆准备的特别吃食。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2/28
如今随着大量的人口外迁,地坑院已不再有过往的热闹,在曲村能看到很多农家乐地坑院,原本是在婚丧嫁娶时才用到的穿山灶,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讲究”,现在多用来接待游玩的客人。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3/28
王跃泽,陕州马寨村人,现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州澄泥砚第六代传承人。多年来潜心收藏澄泥砚、陶泥砚、瓦当、石雕、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遗产,将自家旧宅改建成“研山草堂·陶泥研艺术馆”,藏砚500余方,免费供游客参观学习。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4/28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家人也纷纷加入到制作陕州澄泥砚、陕州剪纸、陕州布艺的行列中,既丰富了馆中的藏品,又增加了收入,也使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很好地保护。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5/2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这里游玩的人逐年增多。在北营村头能见到在这里卖土特产的村民。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6/28
村子里多为老人,偶尔能见到几个年幼的孩子,他们就像初春抽芽的小草,给本已萧条的黄土地赋予新的生命和希望。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7/28
三门峡陕州区政府将一些地坑院进行翻新,这样的院子,干净、美观、大气,但这样的地坑院由于无人居住,因此也就少了一份传统地坑院特有的韵味。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28/28
如何保护地坑院,陕州区政府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已在北营村打造了陕州地坑院景区,还将附近的南营村、曲村等有原住民的地坑村落规划为观光线路。三门峡市政府将其列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并于今年启动了智慧景区建设计划。目前“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已基本建成,而地坑宾馆、游客服务中心和小吃一条街等也临近竣工,预计今年五一前投入运营。地平线下的乡愁,在历史的变迁中,终会归于一缕烟尘,只愿世人,不要遗忘这片黄土地。图/文:罗浩
2016年03月23日11:03腾讯大豫网图/文:罗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