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これえだ ひろかず 日本电影导演 编剧 制作人

是枝裕和是继小津和成濑之后,最具日式电影风格的代表导演,从步履不停到海街日记,温暖人心。






是枝裕和的作品风格朴实,注重内省,影片中常使用大量的固定镜头。






是枝裕和被人们归为20世纪90年代晚期“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也被评论家们称为“独一无二的导演”和“同辈人中思想最严肃的导演”。是枝裕和“被记忆、丧失、死亡、人们怎样寻求生路和设法幸存等问题苦苦纠缠”,他的电影总是围绕着关于孤独、记忆、认知等母题展开,试图以一种隔离的姿态来探触人的内心世界。是枝裕和的影片大多节奏舒缓平实,叙事极简,靠情感维系单薄的时间线,同时又极力克制感情的表达,极度还原感情的真实困境。






自1995年的《幻之光》以来,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学界和观众的好评,也收获了一系列国际奖项,是枝裕和也因此得以成为当代日本电影排众而出的导演。然而在《幻之光》之前,是枝裕和一直在从事着记录片的拍摄,也正是其纪录片的震撼力量使得是枝裕和得以晋升为导演。而早期的纪录片工作经验对是枝裕和之后的故事片拍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62年6月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清濑市。 
1987年,是枝裕和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之后加盟TV MAN UION制作公司,主要拍摄电视纪录片。 
1991年,《但是……在这个扔弃福祉的时代》(纪录片)/《还有一种教育 - 关于伊那小学的纪录》(纪录片) 1992年,《我曾经想成为日本人》(纪录片) 1993年,是枝裕和拍摄关于台湾导演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 
1994年,《他不在的八月:爱滋患者平田丰临终前的两年生活纪录》(纪录片) 
1995年,拍摄由江角真纪子、内藤刚志合作主演的爱情片《幻之光》。凭借《幻之光》获得威尼斯影展的竞赛入围以及其他影展奖项。
1996年,《当记忆失去了》(纪录片) 
1998年,执导由井浦新、小田绘梨花主演的剧情片《下一站,天国》。
2001年,拍摄以探索生命为主题的剧情片《距离》,该片由浅野忠信、夏川结衣、伊势谷友介联袂主演。
2004年,执导由柳乐优弥主演的剧情片《无人知晓》,该片拍摄历时一年半,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2006年,执导由冈田准一、宫泽理惠合作主演的动作片《花之武者》,该片根据日本古典小说家藤泽周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2008年,拍摄由阿部宽、夏川结衣合作主演的家庭片《步伐不停》,获得第5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导演奖和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讲述了某个普通家庭中的次子回到久别的老家团聚的故事。
同年,执导由真喜志智子主演的音乐纪录片《祝你平安:Cocco的无尽之旅》。
2009年,拍摄由裴斗娜、井浦新、板尾创路联袂主演的以空气人偶为故事中心的爱情科幻片《空气人偶》,获得第5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10年,是枝裕和与冢本晋也、落合正幸、李相日联合执导恐怖悬疑片《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
2011年,自导自编由前田航基、前田旺志郎和小田切让联袂主演以孩子为主题的励志片《奇迹》,获得第59届圣塞巴斯蒂安影展最佳剧本。
2012年,自编自导电视连续剧《回我的家》
2013年,执导由福山雅治主演的以亲子题材为背景的剧情片《如父如子》,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是是枝裕和在受到记录20世纪70年代日本多起婴儿错抱事件的报告文学启发后写下的故事,获得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14年,参演剧情片《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以公路电影的形式走访欧美及日本、泰国、中国、香港的电影人、文化人,并且透过文献和访谈追寻台湾新电影运动一路以来的发展,检视“台湾新电影”对当代台湾人的精神意义。纪录片也访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法国导演Assayas和影评人Frodon等人,述说台湾新电影对各国电影人的深远影响。 
2015年6月13日,执导的剧情电影《海街日记》在日本上映,由绫濑遥、长泽雅美等主演。该片改编自吉田秋生创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三姐妹在父亲去世后接纳同父异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
执导新片《比海更深》并确定将于2016年5月21日日本公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