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旦还是龙蛋,大家来找茬。

 蚌之沙 2016-03-24

一、关于文旦

今人所谓的“文旦壶”,较之西施壶,身筒略为收紧些,也略高些,其他如:倒把、短椎流、截盖、乳头形的壶扭等造型要素和西施基本一致,文旦是出自对一种水果-文旦柚的模拟。

文旦还是龙蛋,大家来找茬。

文旦壶: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相近,后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

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清代朱泥壶另有“文九”“文远”等陶工款,可为“文旦”乃陶工之旁证。文旦则成此类壶式专称。总观龙蛋形制有明代遗风,追求自然、硬朗、朴拙,大开大合。整壶观去,身桶、流和钮之设计于圆润中皆寓以三角造型,耳把大而垂,把势与壶体趁势,尤其壶嘴为三角圆锥,根部粗,至流口大幅收缩,爽利简劲。

清中期之文旦则渐趋含蓄优雅,文气稍重。其身桶变矮并圆润饱满,壶嘴不复三角漏斗状,一变为圆形包嘴,壶钮则呈扁珠状,壶把亦丰美,出现倒把现象。

文旦还是龙蛋,大家来找茬。

二、关于龙蛋

“龙蛋壶,明时大彬清康熙·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此即为龙蛋壶式最早的记载。

文旦还是龙蛋,大家来找茬。

龙蛋壶明季古式,殊为可爱,以椭圆线构成基本轮廓,造型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由于此壶形大开大阖,豪放潇洒,一直被壶家评之为优秀的紫砂艺术品,故伪品皆是,也多为时大彬本朝同时人。

此壶为清仿制时大彬之龙蛋壶,通体状似蛋形,截盖,笠形三角状壶钮,直锥嘴,大圈把势与壶体趁势,壶体下部过渡平缓。壶嘴短而粗,出水流畅。耳把大而垂,手握舒适。全器平添一种拙味和稚气的亲切感。

此壶为清初粗砂胎,表面颗粒隐现,泥色朱红微深,为调砂泥所致。壶身与盖有明显“打身筒”手痕与泥条相接之痕。紫砂老壶,光泽温和,砂质越强,越显朴静幽远。

……………………………………………………………………

愿意和我交朋友的紫砂壶爱好者,加我的微信zhaoxinace

……………………………………………………………………

最后,壶哥给大家看一张对比照,壶友们,分清楚文旦和龙旦的区别了吗?

文旦还是龙蛋,大家来找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